过刊目录

  • 全选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靳妍, 孙定炜, 罗会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登革热流行范围逐渐扩大、感染发病多、危害大。在我国,登革热仍是输入性病例为主或因输入导致本地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尚无证据表明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影响登革热流行的因素与媒介分布变迁、气候变化及人口流动有关。预防控制登革热最关键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环境综合治理,控制蚊媒,清除蚊媒孳生地。登革热是一种环境病、社区病,应以“全健康(One Health)”为理念,需要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动员全社会,人人动手,清除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是可行的,但要消除危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任东升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登革热防控是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控的现实需求,控制策略需要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因为城市环境中蚊虫生境的多态性,白纹伊蚊在城市环境中不均一存在,这种不均一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蚊密度不均一,不同生境蚊密度高低不同;二是媒介效能不均一,即使同一个城市,不同生境的白纹伊蚊媒介效能具有明显差异。媒介效能高的白纹伊蚊在城市中的分布就像是海中小岛,称之为“蚊虫岛”。识别这些“蚊虫岛”的分布和范围,在登革热暴发时,结合媒介伊蚊日活动节律和创新超低容量喷雾技术,针对“蚊虫岛”采取重点区域灭蚊策略,可在减少杀虫剂喷洒的同时,提高灭蚊效率,快速控制登革热疫情。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欧阳晗淇, 赵紫玉, 洪丽, 白丽, 孟纬纬, 林卓航, 杨国静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中国成人和儿童重症登革热(severe dengue, SD)的变化趋势,并比较2类人群间临床表现差异,为优化登革热防控策略和减少重症病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copus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登革热临床或感染相关文献,根据预设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 4.2.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7 148条记录,最终纳入成人30项研究和儿童12项研究,涉及8个省份。成人登革热重症合并率从1978—1995年的6.6%降至2014—2023年的0.9%,儿童从1980—1995年的15.8%大幅降至2014—2019年的0.5%。成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率为发热99.2%、肌肉疼痛55.6%、头痛52.0%、皮疹45.5%、疲乏34.4%;儿童主要临床表现合并率为发热97.6%、头痛38.8%、纳差31.9%、皮疹30.5%、淋巴结肿大20.5%。结论 近年来,成人和儿童登革热重症合并率均显著下降,表明我国登革热防控策略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人突出临床表现为器官损害,儿童突出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未来应加强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以进一步降低登革热的临床危害。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覃燕春, 李莹, 胡欢, 周璐, 黄贞植, 吴家红, 商正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体外探究白纹伊蚊唾液蛋白rAlb-34k2-1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对2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type 2, DENV-2)感染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BMDM)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分析rAlb-34k2-1蛋白对免疫/未免疫小鼠脾细胞的特异性增殖反应;制备荷载蚊唾液蛋白rAlb-34k2-1、rAalb_CTL1蛋白(蚊唾液C型凝集素蛋白)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与免疫/未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取细胞培养上清处理DENV-2感染的BMDM细胞,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qRT-PCR)检测DENV-2的核酸变化,分析rAlb-34k2-1蛋白诱导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对BMDM内DENV-2复制的影响。将免疫/未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与rAlb-34k2-1蛋白预处理的感染BMDM进行共培养,通过qRT-PCR检测培养48、72 h后DENV-2 E基因的表达,分析免疫/未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对预处理的BMDM中DENV-2复制的影响。结果 小鼠脾细胞体外特异性增殖实验显示,与未免疫组比较,rAlb-34k2-1蛋白能导致免疫小鼠脾细胞特异性增殖,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 SI)>2,P<0.000 1;荷载rAalb_CTL1蛋白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未影响BMDM细胞中DENV-2的复制,荷载rAlb-34k2-1蛋白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可抑制BMDM中DENV-2复制(2-ΔΔCT<0.5,P<0.05);与免疫/未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rAlb-34k2-1预处理的BMDM中DENV-2复制无差异。结论 rAlb-34k2-1蛋白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应答上清可抑制BMDM细胞中DENV-2的复制,为探究蚊唾液蛋白诱导免疫效应在蚊媒病毒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前期实验基础。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张也, 臧传慧, 潘晓, 公茂庆, 刘宏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白纹伊蚊是中国登革热的本土主要传播媒介,了解白纹伊蚊的种群空间遗传结构、迁移和基因流动,对于有效防控病媒传播疾病至关重要。方法 于2023年6—9月在中国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8个不同地理地点采集蚊虫并进行形态学鉴定。从单只雌蚊中提取基因组DNA,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使用BioEdit、DnaSP version 6、Arlequin 3.5、Mega 11等软件评估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相关种群特征。结果 3个气候区的8个白纹伊蚊种群共成功测序233个样本,获得了632 bp的基因片段序列,有19个可变位点,无插入和缺失突变。共检测到21个单倍型,H4是3种气候类型的优势共享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 Hd)为0.191(北京种群)~0.887(西双版纳种群),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 Pi)为0.000 51(北京种群)~0.002 98(西双版纳种群),提示白纹伊蚊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遗传分化指数为0.026~0.641,其中,温带地区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遗传分化较高。分子变异分析支持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60.45%)。结论 热带地区的生态和气候环境使白纹伊蚊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人类活动加剧了不同气候区传播登革热的风险。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赵锦, 周银柱, 陈水连, 邱劲松, 杨学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资料,分析中国登革热发病趋势与时空分布特征,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3年中国登革热发病率和月发病数信息,按疫情严重程度及媒介伊蚊分布状况对各省份进行分类,对中国登革热发病趋势、季节性分布、空间聚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23年平均每年发病率排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云南(6.16/10万)、广东(1.70/10万)、海南(1.13/10万)、福建(1.13/10万)和重庆(0.74/10万)。2015—2019年中国登革热发病率平均每年升高70.79%[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70.79,P=0.045]。Ⅰ类地区中,广西、海南发病率具有线性回归趋势,平均每年升高844.73%(AAPC=844.73,P=0.021)、516.51%(AAPC=516.51,P=0.013)。Ⅱ类地区中,除上海外,其他省份发病率均具备线性回归趋势,其中江西平均每年上升幅度最高(610.16%)(AAPC=610.16,P=0.021),其次为重庆(345.12%)(AAPC=345.12,P=0.038)。Ⅲ类地区中,河北、山西、辽宁发病率具有线性回归趋势,平均每年升高80.67%(AAPC=80.67,P=0.028)、202.31%(AAPC=202.31,P=0.001)、70.19%(AAPC=70.19,P=0.031)。登革热的流行在2021年无明显季节性,2022年表现为严格的季节性,其余年份均表现为很强的季节性。流行高峰日多集中于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流行高峰期主要集中于8—11月。2015—2018年发病率在全国范围无空间聚集性,2019年发病率在全国具有空间聚集性。2015—2019年、2023年全国无高—低聚集区,2018年(福建、海南)、2019年(广西)出现高—高聚集区。结论 我国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登革热高风险流行区将不再局限于Ⅰ类省份,高流行地区将有向Ⅱ类省份扩张的风险。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李卓威, 黄晓霞, 田婷婷, 李阿茜, 杜珊珊, 何广学, 李建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2019—2023年登革热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Joinpoint回归、SaTScan及ArcGIS等软件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NNDRS)中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时间、空间和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2019—2023年共报告病例43 095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61/10万,年报告发病率波动显著(AAPC=-3.16%,95% CI:-54.16%~91.47%),主要集中在2019年和2023年,约占近5年总报告病例数的96.83%。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30~<40岁年龄组病例占22.6%。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月份开始快速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10月份,为34 780例(RR=12.44,LLR=29 262.52,P<0.05)。疫情特征以输入引发本地传播为主,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地区(占86.56%),其中柬埔寨3 284例(占46.11%)、缅甸1 851例(占25.99%)为病例主要来源国家。不同年份有显著不同,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发生本地传播疫情风险高,高发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广东,疫情高峰期持续时间受本地传播疫情早期及时性发现影响,疫情峰值与有防控措施落实有效性有关,疫情规模受境外输入压力和本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能力影响。结论 随着全球登革热传播日益上升的趋势,我国发生登革热本地传播疫情风险增加,宜加强早期疫情主动监测和做好本地传播疫情发生后预防控制方案、人员、技术和物质的准备,因地制宜探索跨境流动人员的管理,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有效降低输入引发本地传播疫情风险。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潘晓, 臧传慧, 张也, 公茂庆, 刘宏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海南省平原、丘陵、山地地区白纹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海南省不同地形区白纹伊蚊种群遗传结构。方法 于海南省三亚和海口的平原地区,儋州和屯昌的丘陵,白沙的山区采集白纹伊蚊,单只蚊子提取DNA,储存于-80 ℃冰箱中备用,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 gene, mtDNA-COⅠ)并测序,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上进行比对,DnaSP v6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PopART 1.7绘制单倍型网络图,Arlequin 3.5计算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值,分析种群间的差异。结果 5个地区白纹伊蚊种群mtDNA-COⅠ测序共获得414条序列,长度均为663 bp,全部序列有5个突变位点,G+C含量为32.86%,A+T含量为 67.14%,符合线粒体DNA的特征,与其他种群相比,平原地区的三亚和丘陵地区的儋州、屯昌种群核苷酸多样性较高,平均核苷酸差异数较高,单倍型分析共获得6个单倍型,单倍型H02为优势单倍型,三亚和屯昌种群单倍型数量最多,平原地区海口和三亚种群有独享的单倍型,丘陵和山地白纹伊蚊种群单倍型数量较少,中性结果和错配分布图显示所有地区白纹伊蚊种群近期均有种群扩张。AMOVA值显示种群间差异大于种群内差异。结论 mtDNA-COⅠ基因可以作为研究白纹伊蚊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志,平原地区的三亚种群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丘陵地区的2个种群遗传多样性也较高,但单倍型数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三亚和丘陵地区的儋州种群较高。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陈菁菁, 孟纬纬, 贾鹏本, 邱丽, 张玲, 罗艳, 谢永慧, 金玉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海南省2008—2023年报告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完善登革热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23年海南省报告登革热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选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本地病例和输入性病例的相关性,运用ArcGIS 10.8和R 4.3.0进行图形的制作,并采用SaTScan 10.1. 3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海南省2008—2023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10例,其中输入性病例164例,本地病例646例。2008—2023年646例本地病例报告于6—12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9—10月为高发月份,主要分布于海口市(41.18%)和乐东黎族自治县(39.32%);2019和2023年发生了2次登革热较大规模暴发,本地病例数分别达到302和328例(共占本地病例总数97.52%);本地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57:1; 25~<65岁年龄组的病例占69.50%;本地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是家务及待业(17.65%)、民工(17.34%)和商业服务(13.78%)。2008—2023 年共报告 164 例输入性病例,各月份均有报告,高发月份为6—11月,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82.32%。共报告境内输入病例66 例,来源于广东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外输入98例,主要来源于泰国和柬埔寨;输入性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1.65:1;25~<55岁年龄组的病例占68.29%;输入性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是商业服务(33.54%)、家务及待业(10.37%)和农民(9.76%)。2008—2013年期间海南省报告境内输入性病例年份为2014年、2018年、2019年和2023年,与2008—2013年海南省本地病例报告年份基本相同,且本地病例与境内输入性病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92,P<0.001),与境外输入性病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时空扫描分析结果共探测出5个聚集区,聚集时间集中在2019年和2023年的9—10月。结论 海南省登革热疫情多发,主要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未形成地方性流行,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境外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于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境内输入性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本地病例主要分布于沿海市县。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谢忠杭, 吴生根, 祝寒松, 黄文龙, 林嘉威, 李玲芳, 欧剑鸣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09—2023年福建省登革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索高发人群和热点区域,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9—2023年福建省登革热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各县(区)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09—2023年福建省登革热共报告发病 3 586例,年均发病率为0.61/10万,疫情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Z=18.35,P<0.001)。其中本地病例2 362例、输入病例1 224例,本地/输入比为1.93:1(2 362:1 224)。本地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市、莆田市和南平市,合计占87.81%(2 074/ 2 362);输入病例主要分布在泉州市、福州市和厦门市,合计占72.55%(888/1 224)。本地/输入比,福州市、南平市和莆田市分别为6.20:1(1 557:251)、3.92:1(145:37)、3.32:1(372:11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本地疫情空间分布呈聚类模式,有12个发病热点区域,均为福州市所辖县区。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境外输入以7—9月(占45.73%,519/1 135)为主,省外输入以8—11月(占93.25%,83/89)为主,本地病例以8—10月(占97.50%,2 303/2 362)为主。本地病例男女性别比0.88:1,输入病例3.04:1;本地病例发病年龄MP25P75)为48(32,62)岁,输入病例发病年龄MP25P75)为35(28,44)岁。结论 2009—2023年福建省登革热疫情呈持续上升态势,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在高发季节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加强防控措施。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陆晶晶, 林怡, 李卫霞, 李慧慧, 李艳, 陈学文, 符方德, 王妹, 刘莹, 刘璞瑜, 吴群, 曾雪霞, 曹莉, 孙定炜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海南省海口市气象因素对伊蚊幼虫密度的影响,研究其滞后效应,为登革热病媒监测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口市2017—2022年伊蚊幼虫监测数据和气象因子数据,采用X11模型分解分析伊蚊幼虫密度时间序列呈现的季节性及趋势性基本特征,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法分析伊蚊幼虫密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象因素对伊蚊幼虫密度的滞后非线性效应,利用最长滞后时间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的显著性检验和赤池信息准则最小原则以确定模型最佳参数。结果 伊蚊幼虫密度的时间序列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及下降趋势。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与降雨量中位数120 mm相比,随着月平均降雨量的增加,伊蚊幼虫密度的相对危险度先增后减,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平均降雨量最长滞后时间为1个月,降雨量为119.89~562.14 mm对伊蚊密度有滞后效应(P<0.05),在397.98 mm时相对危险度值最高(RR=1.57,95%CI:1.11~2.20)。与气温中位数25.35 ℃相比,随月平均气温上升对伊蚊幼虫密度相对危险度增加,呈“J”型。平均气温最长滞后时间为1个月,在25.35~30.10 ℃之间对伊蚊幼虫密度有滞后效应(P<0.05),在30.10 ℃时达到峰值(RR=2.24,95%CI:1.24~4.05)。结论 高降雨量和高温均对伊蚊幼虫密度具有危险效应,且存在1个月的滞后效应。及时掌握气象因素对伊蚊幼虫密度的影响,可为登革热媒介防控和登革热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张微, 刘文辉, 甄若楠, 鲁影, 代伯峰, 冉睿, 廖鑫龙, 罗雷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9—2023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报告地为广东省广州市的登革热病例资料,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描述三间分布,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9—2023年,广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 518例,其中本地3 101例(88.15%),输入417例(11.85%),年均发病率在0.09/10万~17.59/10万之间。各月份均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其中5—11月为报告高峰(374例,占89.69%)。本地病例最早出现在5月,末例病例报告时间为12月,发病高峰集中在8—11月(2 960例,占95.45%)。全市11个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数前3位的为白云区、越秀区和荔湾区。男性病例占53.52%,女性占46.48%。年龄主要集中于20~<60岁(2 547例,占72.40%)。职业居前3位的分别为商业服务(784例)、家务及待业(738例)和离退人员(596例)。本地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为4.06 d,输入病例为4.60 d。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占88.10%(311/353),其中柬埔寨输入最多。省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云南省,省内其他地区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佛山市。结论 近年来广州市登革热发病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输入性和季节性,相关部门应关注重点防控人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蚊媒密度,严防疫情扩散。

  • 登革热防控研究专栏
    郑磊, 谷素英, 倪秀贤, 彭清琴, 何启裕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深圳市一起建筑工地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控制措施效果,探讨适合当地建筑工地的登革热防控策略。方法 对疫情期间的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双层叠帐法监测蚊媒密度,并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共报告病例85例,均为本土病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76例,占89.41%,临床诊断病例9例,占10.59%;实验室诊断病例均为登革病毒1型;男性64例,女性21例,无危重和死亡病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4岁,30~<5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共43例,占总发病数50.59%;职业人群以建筑工人为主,共报告38例,占44.71%;病例主要集中在宝安区福海街道桥头社区,为69例,占81.18%;病例发病-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 P75)为3(2, 5) d,建筑工人发病-就诊时间间隔比其他居民短;采取病例搜索、隔离治疗、消杀灭蚊、清理蚊媒孳生地、健康教育等控制措施后,日平均布雷图指数从最初的12下降到3以下水平,成蚊指数保持在0只/(人·时)。结论 本次疫情为建筑工地引发的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病例搜索,采取消杀灭蚊、清理蚊媒孳生地、环境卫生巡查、宣传教育等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临床医生对登革热的诊断水平,登革热抗原初筛试剂(NS1抗原试剂)的推广,可能对疫情的早期发现起到关键作用。

  • 论著
  • 论著
    覃秋珍, 蔡丹昭, 温奇龙, 刘洁, 叶力, 李雪花, 梁浩, 刘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扶芳藤提取物(Euonymus fortunei extract)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HIV-1)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研究与开发传统中草药资源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HIV-1bal细胞模型,通过CellTiter-Glo法检测扶芳藤提取物对PBMCs的细胞活性影响,通过HIV-1p24抗原检测测定提取物对HIV-1bal的抑制活性;通过time-of-addition实验及HIV-1关键酶活性抑制实验,探究扶芳藤提取物的抗HIV-1作用机制。结果 在PBMCs-HIV-1bal细胞模型中,扶芳藤提取物在最高实验浓度下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半数中毒浓度(median 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40 μg/mL,在无细胞毒性浓度范围内,随着扶芳藤提取物浓度升高HIV-1 p24水平降低,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0.084 μg/mL,选择指数(selection index, SI)>476.19。Time-of-addition实验发现扶芳藤提取物在与病毒同时加入细胞时对HIV-1IIB活性的抑制率最高,在第2小时对HIV-1活性的抑制率下降,在第18~24小时逐渐失去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与已知HIV进入抑制剂恩夫韦肽(enfuvirtid, T-20)具有类似的抑制模式。HIV-1关键酶活性实验发现扶芳藤提取物对HIV-1逆转录酶活性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为剂量依赖性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升高,HIV-1整合酶活性下降(IC50=0.18 μg/mL);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可抑制HIV-1蛋白酶活性(IC50=39.18 μg/mL)。结论 本研究发现扶芳藤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HIV-1活性,可能通过作用于病毒进入细胞和抑制整合酶活性发挥抗HIV-1作用,在抗HIV-1多靶点新药研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论著
    陈艳, 罗云燕, 伏蓉, 郭双玲, 何萍, 刘平果, 罗依, 尹家祥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云南省芒市、梁河县、弥勒市3个家鼠鼠疫疫源地16个自然村320户家庭,采用水盘法捕获地面游离蚤,在室内每户布放10个水盘,连续布放2夜。采用自制问卷收集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潜在影响因素。在R4.3.0软件下,采用跨栏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因素。结果 320户家庭2夜共布放水盘6 400盘/夜,44户捕获地面游离蚤,感染率为13.75%(44/320),捕获地面游离蚤136只,蚤指数为0.021(136/6 400),优势蚤种为猫栉首蚤指名亚种,占61.76%(84/136),印鼠客蚤和人蚤各占19.12%(26/136)。经多因素跨栏Poisson回归分析,其他地面类型、垃圾倒在户外、养猫、有鼠类和蚤类活动痕迹的家庭,室内地面游离蚤捕获概率分别是相应参考组的4.39、3.16、3.09、3.08和2.29倍,傣族家庭室内地面游离蚤捕获概率是汉族家庭的0.30倍;弥勒市、傣族、养鸡和周围有房屋的家庭,室内地面游离蚤捕获数量分别是相应参考组的3.84、2.95、7.58和5.37倍,外出务工、其它地面类型、有灭鼠行为的家庭,室内地面游离蚤捕获数量分别是相应参考组的0.32倍、0.45倍和0.28倍。结论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受家庭基本情况、室内外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为避免蚤传疾病传播给人,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降低室内地面游离蚤的丰盛度。

  • 论著
    饶若, 王述文, 吴莉芳, 王照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D85d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CD45/SSC双参数设门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6例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monocyte associ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M-AML)和60例非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non monocyte associ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NM-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上CD85d、CD14、CD64进行流式细胞术免疫分析。结果 正常粒细胞和正常单核细胞中均表达CD85d,并且单核细胞表达荧光强度强于粒细胞。正常淋巴细胞中不表达CD85d。CD85d在 M-AML中表达阳性率为80.4%(37/46),高于在NM-AML中表达阳性率3.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5d和CD64、CD14诊断M-AML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为CD64(87.0%)>CD85d(80.4%)>CD14(34.8%),诊断M-AML的特异度由高到低为CD14(100%)>CD85d(96.7%)>CD64(56.7%),CD85d联合CD64诊断M-AML的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56.7%。;CD85d+AML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53.8%)、融合基因阳性率(26.9%)、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78.3%)与CD85d-AML的异常核型检出率(66.0%)、融合基因阳性率(50.0%)、CR率(7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5d可作为检测幼稚单核细胞新的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表面标志物,有助于提高M-AML的检出率及与NM-AML亚型的鉴别诊断。

  • 论著
    宿昆, 刘恋, 孙军, 银涛, 李洪明, 唐文革, 陈耀凯, 吴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和评估重庆市公共卫生应急人员能力建设现况,分析影响和制约其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重庆市卫生应急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培训演练情况和卫生应急能力4个维度分析重庆市3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0家医疗机构的卫生应急人员能力建设现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自评健康状况与自评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卫生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重庆市卫生应急人员超重及以上(体质量指数≥24 kg/m2)达34.85%,日常开展过健康监测者仅占37.92%,应急状态出现健康问题者占9.19%;年均参加2次及以上培训、2次及以上演练和1次及以上体能考核的比例分别为52.07%、22.76%和31.12%;人员应急能力平均得分为76.11分,其中最低为政策建议能力(48.59分);医学背景专业(β=1.025)、从事应急工作年限越长(β=1.774)、自评身体状况越好(β=3.664)、自评心理状况越好(β=4.362)、年均参加2次及以上演练(β=2.696)的人员,其卫生应急能力得分较高(P<0.05)。结论 重庆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未来应优化卫生应急队伍人员结构,强化应急人员平时体能训练和应急状态下健康监测与管理,持续推进培训演练实战化、情景化和专业化,多方位多途径全面提升卫生应急人员身心素质和专业素养。

  • 论著
    杨颖茵, 张惠华, 陈景良, 张业扬, 郭朋乐, 李凌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磷脂酶A(phospholipase A, PLA)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马尔尼菲篮状菌PLA潜在致病作用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尔尼菲篮状菌PL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其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保守基序及系统进化关系,并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方法分析PLA基因在该菌侵染巨噬细胞时的表达水平。结果 从马尔尼菲篮状菌基因组中鉴定到 8个PLA,不均匀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不存在串联重复和片段复制现象。PLA家族氨基酸数目为577~1 546个,相对分子质量为 65 120~170 690,等电点为4.47~9.28,均为亲水蛋白,除PLA3外的其余PLA成员属于不稳定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马尔尼菲篮状菌PLA可分为PLA2和patatin-like磷脂酶2个亚族,成员数量分别为3和5。同一亚族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基序和结构较为相似,但不同亚族之间具有明显差异。qRT-PCR结果表明,马尔尼菲篮状菌侵染小鼠巨噬细胞时PLA3、PLA6和PLA8表达上调。结论 PLA3、PLA6和PLA8可能与马尔尼菲篮状菌能够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繁殖有关。

  • 论著
    王文娟, 孔维伟, 邵利, 王克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高压氧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free, 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高压氧组(H组)、乌司他丁组(U组)、高压氧联合乌司他丁组(O组),每组10只,对M、H、U、O组采用颈背部皮下累积注射法建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模型,N组不建立该模型,建模成功后,对H组给与高压氧治疗,对U组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万U/kg,对O组给与高压氧联合乌司他丁治疗,N组、M组同期给与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心脏彩超检测大鼠心肌功能,HE染色法及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 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光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ChAT、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N组相比,M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SD)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DD)均有所扩大,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IVS)厚度增加,左心室劳损(left ventricular strain,LVS)加剧,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Ach与MDA含量均上升(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降低,ChAT与SOD含量均降低(P<0.05);与M组比较,H、U两组大鼠LVSD与LVDD均有所缩小,IVS厚度减少,LVS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Ach与MDA含量均降低(P<0.05),LVEF升高、ChAT与SOD含量升高(P<0.05),U组与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比U组变化明显(P<0.05);N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正常,M组脑组织结构损伤严重,与M组相比,H、U、O组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高压氧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鼠具有显著疗效,可显著升高ChAT含量、降低MDA含量,并有效改善心肌功能。

  • 论著
    高璐, 程思, 李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20—2023年天津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并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2020—202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天津市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时间、地区发生情况及血清分型进行分析;采用χ²检验对疫情发生场所,公立与私立托幼机构的罹患率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发病-报告间隔时间与疫情规模、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2020—2023年天津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 111起,2023年最多,达49.24%,在托幼机构发生疫情的占比最高(47.16%);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3 175例,罹患率为11.49%,发病高峰在9—10月,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场所聚集性疫情发生率分别为5.49%、3.70%、2.68%,各类场所间聚集性疫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3.498, P<0.001)。疫情持续时间1~18 d,中位天数3 d。疫情上报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r=0.609,P<0.05)及发病人数均呈正相关(r=0.515,P<0.05)。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6型(CV-A6)感染引起的聚集615起,占比最高为76.59%,CVA组16型(CV-A16)感染引起的聚集131起,占比为16.31%。结论 天津市手足口病疫情场所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秋季开学是聚集性疫情高发时间,期间重点场所应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做到在早期甄别聚集性疫情,降低疫情规模和持续时间。

  • 论著
    吕纪华, 刘瑛, 王丽, 蓝保强, 黎骊, 朱林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海黄补肺方对矽肺大鼠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海黄补肺方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气管滴注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 SiO2)悬液的方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造模后24 h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海黄补肺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个月。末次给药1 h后处理大鼠,测定大鼠肺指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海黄补肺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肺指数,血清IL-1β,肺组织HYP、MDA含量降低(P<0.05),海黄补肺方高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降低[(238.64±51.80)ng/L]、肺组织SOD含量升高[(55.30±13.77)pg/mL](P<0.05)。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海黄补肺方中、高剂量能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海黄补肺方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8+T细胞百分含量降低(P<0.05),CD4+/CD8+比值升高(1.44±0.19)(P<0.05),CD4+T细胞百分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黄补肺方对矽肺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胶原蛋白含量,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少氧化应激、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 论著
    张秀芝, 赵爱兰, 张爱洁, 马聪兴, 徐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 VNTR)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分析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情况,探讨2种基因分型方法在处理学校结核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9年北京市首起学校耐多药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中获得的6株菌株分别进行菌种鉴定、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VNTR以及WGS分析,分析菌株的分型特征,确定传播链。结果 6株阳性培养菌株共涉及2个年级4个班的6名学生,其中1人为首发病例,3人是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另外2人为一般接触者。经菌种鉴定6株菌株均为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显示5株菌株为北京基因型,另1株无结果。VNTR基因分型将6株菌株分成3个簇,菌株成簇率为66.7%,最大的一簇包含4株菌株,基因型相同,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近期传播。其余2株为单一菌株,分别在1~2个位点上与其他4株菌相差1.0~1.6个拷贝。WGS结果显示6株菌株间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差异均>12个SNP,按照本研究分子生物学鉴定标准,6株菌株间异质性较大,不存在同源性。结论 WGS较VNTR基因分型方法在判断结核病近期传播方面有更高的精度和优势。在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尤其是有耐药结核病例时,WGS能更加精准的鉴定结核病近期传播情况,应作为传统流行病学的补充。

  • 论著
    江思力, 崔笛, 张林琳, 石同幸, 冯文如, 步犁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州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掌握其存在的主要健康风险,为保障人群健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 2021—2022年对广州市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理发店、美容店、候车室、沐浴场所、游泳场(馆)、健身房等8类公共场所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进行评价。结果 2021—2022年共抽检广州市8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公共用品用具及水质样品7 125份,合格率93.3%,候车室的合格率最低,为81.5%。室内空气合格率89.0%,游泳场(馆)合格率最低为76.4%,各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湿度、噪声、菌落总数及PM2.5,商场(超市)的噪声合格率最低为0,候车室的湿度、PM2.5、菌落总数合格率均最低,分别为11.1%、50.0%和88.9%;用品用具(公用设施)合格率97.4%,各类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公用设施)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毛巾pH值和部分用品用具(公用设施)的菌落总数,其中商场(超市)收银台菌落总数总的合格率最低,为69.4%;游泳场(馆)水质合格率86.2%,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泳池水pH值、氧化还原电位、消毒剂余量和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其中泳池水氧化还原电位合格率最低,为50.0%。结论 广州市公共场所整体卫生状况较好,但候车室、沐浴场所的室内空气以及游泳场(馆)水质合格率较低等问题不容忽视,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卫生监管,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 论著
    王鲁茜, 王靓洁, 邢英杰, 王子忆, 刘雨桢, 芦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北京市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6—2023年北京市昌平辖区内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对事件级别、类型、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要素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昌平区2006—2023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219起(年均68起),涉及病例2 097例(年均117例),突发事件年发生数呈现整体下降趋势。突发事件以一般级(31起,均为传染病事件)、未分级事件(1 183起,其中一氧化碳中毒1 141起,传染病事件34起)为主;无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比最高,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高发,发生场所以家庭(1 091起,占95.62%)为主。传染病突发事件在2月和6—8月高发,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42起,60.00%)和学校(25起,35.71%),涉及霍乱、水痘、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病种。多数突发事件分布于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回龙观、东小口、北七家、沙河、城北街道等街(镇)。2006—2023年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时间的中位数为0.29 d,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rs=0.429,P<0.01)。结论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传染病疫情为昌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来源和防控工作重点;城乡结合乡镇为此类突发事件高发和防控重点区域。针对霍乱、水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应通过加强疫情监测,扩大疫苗接种范围,提升处置能力等措施提高突发疫情的应对和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