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十三五”期间芜湖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效果,为下一阶段调整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十三五”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要求,结合《芜湖市“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对全市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的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及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部门血防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所有调查表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同时收集2016—2020年芜湖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表。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纵向比较5年间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结果 到2020年底,芜湖市现有病人数432例,全部为临床诊断晚期病例,5年间无新发现粪检阳性病例报告。人群患病率、血检阳性率为0.027%、0.49%,分别较2016年下降了41.30%( χ2=74.001, P<0.01)和58.82%( χ2=618.351, P<0.01)。耕牛存栏数1 490头,较2016年下降了21.83%,5年间无粪检阳性病牛报告。现有钉螺面积4 320.51 hm2,较2016年(4 521.77 hm2)略有下降,有螺框出现率下降了17.84%( χ2=620.392, P<0.01),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48.67%,5年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十三五”末,全市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1个区新达血吸虫病消除,7个县(市、区)新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个县维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 “十三五”期间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到“十三五”末全市范围内已基本阻断血吸虫病传播;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ng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in Wuhu City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adjusting and formulating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in the next stage.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Final Evaluating Plan About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Plan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in Anhui Province,and The Programm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histosomiasis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in Wuhu city, investigations were completed in 9 endemic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of the city, and departments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water conservancy, health and so on. Th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Excel 2010 software;Meanwhile the data of the annual report on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in the city from 2016 to 2020 were collected, and the longitudin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schistosomiasis epidemic situation in five years with the SPSS 23.0 statistical software.Results By the end of 2020, there were 432 cases of schistosomiasis in Wuhu City, all of whom were advanced schistosomiasis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no new egg-positive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5 years. The prevalence rate in people and seropositive rate were 0.027%, 0.49%, with a decline of 41.30% ( χ2=74.001, P<0.01) and 58.82% ( χ2=618.351, P<0.01)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2016. There are 1 490 bovines in endemic villages, with a decline of 21.83%, compared to 2016. No egg-positive bovin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5 years. There were 4 320.51 hm2 areas with snails, which was reduced slightly , compared to 2016 (4 521.77 hm2). The occurrence rate of frames with snails was decreased by 17.84% ( χ2= 620.392, P<0.01). The means density of living snails was decreased by 48.67%. No infected snails were found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mong the 9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endemic for schistosomiasis in Wuhu City,one newly achieved schistosomiasis elimination, seven newly achieved the standard of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and one maintained transmission control by the end of the 13th Five-Year.Conclusions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schistosomiasis further decreased in Wuhu City. The endemic for schistosomiasis has been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basically in the whole city by the end of the 13th Five-Year.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chistosomiasis is remarkable.
经过70余年的积极防控,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正从稳步向全面阻断传播和消除阶段迈进[1]。但由于日本血吸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40余种哺乳动物, 导致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多、数量大, 再加上日本血吸虫病传播媒介钉螺孳生环境复杂、难以消灭,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等自然因素, 血吸虫病依然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导致流行区居民“ 因病致贫” 、“ 因病返贫” 的重大疾病之一[2, 3, 4]。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 既是“ 健康安徽” 建设的需要[5], 更是实现“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的重要健康指标之一[6]。
安徽省芜湖市位于长江下游沿岸, 境内水系密布、江滩众多、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年平均气温15~16 ℃, 适合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孳生繁殖。芜湖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 全市下辖9个县(区、市)均有血吸虫病流行, 历史累计有螺面积达138 989 hm2[7]。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来, 坚持“ 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 的工作机制, 狠抓综合治理,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并于2014年全市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8]。为进一步推动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全市制定并实施了《“ 十三五” 芜湖市血吸虫病防治规划》, 现将2016— 2020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分析如下。
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来源于《芜湖市血吸虫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调查表》; 血吸虫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和2016— 2020年芜湖市血吸虫病防治年报表。
人群病情调查中的询检法主要询问末次接触疫水史和末次治疗史, 以及有无发热、腹泻等主要血吸虫病症状; 血清学检查采用间接红细胞凝聚试验; 粪便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送三检)。家畜病情调查采用粪便毛蚴孵化法。螺情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法, 捡获框内全部钉螺, 解剖镜检, 观察死活和感染情况, 计算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
比较2016— 2020年芜湖市螺情、人畜血吸虫病病情以及流行县(市、区)、流行乡(镇)、流行村疫情类别变化, 分析“ 十三五” 芜湖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血吸虫病疫情类别以《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15976-2015)为标准进行分类[9], 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准。
本研究通过芜湖市地方病防治站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 全部查病和治病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动物查病和喂药均符合实验动物管理规范。
使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不同年份间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1 农业血防措施 2016— 2020年, 全市累计完成水改旱58.27 hm2, 沟渠硬化11.885 km, 易感动物替代养殖29 720羽, 沼气池建设15座, 以机代牛72台(套), 养鱼灭螺27.24 hm2; 家畜累计查病20 622头/次, 预防性服药40 111头/次; 家畜存栏数98 355头(只), 圈养81 369头(只)。至2020年底, 血吸虫病流行村无害化厕所使用户数达179 667户。
2.1.2 林业血防措施 2016— 2020年, 全市累计建设抑螺防病林6 766.96 hm2, 修复退化林933.38 hm2, 建设防护林1 600.01 hm2, 退耕还林6 433.37 hm2, 建设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各1个。
2.1.3 水利血防措施 2016— 2020年, 全市累计完成河流湖泊治理214.42 km, 覆盖农村饮水工程 42.59万人, 改造灌区涵闸工程59座, 设立血吸虫病防治安全区38处。
2.1.4 卫生血防措施 2016— 2020年, 全市累计完成询检126.817 5万人次, 血检132.550 7万人次, 粪检13.783 9万人次, 人群化疗18.455 6万人次, 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1 756人次; 累计完成钉螺调查 82 274.45 hm2, 累计药物灭螺11 965.43 hm2; 累计开展健康教育762.78万人次。
2016— 2020年, 全市累计完成询检1 232 335人, 查出阳性8 753人; 血检 1 265 877人, 查出阳性11 995人; 粪检139 313人, 查出阳性0人。2020年, 全市现有病人432例, 全部为晚期病例; 人群患病率为0.027%, 较2016年(0.046%)下降了41.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4.001, P< 0.01); 血检阳性率为0.49%, 较2016年(1.19%)下降了58.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18.351, P< 0.01)。5年间无新发现粪检阳性病例报告, 现有病人全部为临床诊断病例。见表1。耕牛存栏数逐年减少, 到2020年家畜牛存栏数降为1 490头, 较2016年(1 906头)下降了21.83%。5年间无粪检阳性病牛报告。见表2。
![]() | 表1 2016— 2020年芜湖市人群血吸虫病检查情况 Table 1 Examination of residents with schistosomiasis in Wuhu , 2016-2020 |
![]() | 表2 2016— 2020年芜湖市耕牛血吸虫病检查情况 Table 2 Examination of bovines with schistosomiasis in Wuhu, 2016-2020 |
2020年全市实有钉螺面积 4 320.50 hm2, 较2016年(4 521.76 hm2)下降了4.45%。5年间, 钉螺面积回升824.06 hm2(其中新发现 535.21 hm2, 复现288.85 hm2), 湖沼型钉螺面积回升占96.74%, 年份集中在2016年和2017年。5年间累计消灭钉螺面积305.51 hm2, 其中湖沼型303.48 hm2, 占99.34%, 山丘型2.03 hm2, 仅占0.66%。见表3。
![]() | 表3 2016— 2020年芜湖市钉螺面积变化情况 Table 3 Changes of snail habitats areas in Wuhu, 2016-2020 |
2016— 2020年, 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图1)。2020年有螺框出现率15.68%, 较2016年(19.08%)下降了17.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20.392, P< 0.01)。2020年活螺平均密度0.522只/0.11 m2, 较2016年(1.017只/0.11 m2)下降了48.67%。5年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2016年, 全市共9个县(市、区)54个乡镇441个村流行血吸虫病, 其中1个区18个乡镇263个村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8个县(市、区)36个乡镇178个村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因行政区划调整, 到2020年共有9个县(区、市)54个乡镇427个村流行血吸虫病, 其中1个区4个乡镇7个村新达血吸虫病消除, 7个县(市、区)50个乡镇420个村新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1个县未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仍维持传播控制标准。见表4。
![]() | 表4 2016— 2020年芜湖市血吸虫病流行状况 Table 4 Endemic status of schistosomiasis in Wuhu , 2016-2020 |
血吸虫病传播和流行受到多种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实践表明,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特点, 一旦防治工作稍有松懈, 就有可能引发血吸虫病疫情反弹风险。
经过近10年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 芜湖市于201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而后开始向全面阻断传播和消除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迈进。“ 十三五” 期间, 芜湖市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血防工作机制, 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人群血吸虫病筛查率达97.27%, 药物灭螺覆盖率97.46%, 疫点处置率100%, 中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6.87%; 家畜血吸虫病筛查率100%, 家畜圈养率93.50%, 有螺地带禁牧率100%,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7.70%; 有螺河道治理率95.03%; 抑螺防病林覆盖率98.90%。通过5年的综合治理, 全市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进一步下降, 人群患病率降至0.027%, 血检阳性率降至0.49%, 均为历史最低点。连续5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的病人和病牛。实有钉螺面积和有螺框出现率均有所下降, 5年间分别下降了4.45%和17.84%; 活螺平均密度下降明显, 为48.67%。十三五期间, 全市9个县(市、区)中1个新达血吸虫病消除、7个新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这些数据均表明, “ 十三五” 期间芜湖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尽管如此, 芜湖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钉螺面积较大且以湖沼型为主, 钉螺面积压缩困难。湖沼型地区的钉螺易受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造成钉螺向周围及下游扩散[10]。2016年芜湖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仅2016年和2017年两年间回升的钉螺面积(823.20 hm2)就超过了5年间消灭的钉螺面积(305.51 hm2)[11]。近年来随着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灭螺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可能更加大了钉螺控制的难度。(2)家畜牛的淘汰进入瓶颈期。“ 十三五” 期间耕牛存栏数虽有所减少, 但下降速度明显放缓[12], 5年间仅下降了21.83%, 到2020年底, 牛存栏数尚有1 490头, 少数地区仍存在复养、散养现象, 难以杜绝。(3)血吸虫病传染源多, 管理难度大。自2008年以来实施的传染源控制措施针对的是当地主要传染源包括人和家畜中的牛。随着人和牛病情的不断下降, 当地传染源种类将发生变化。林矫矫[13]调查发现, 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畜羊, 以及野生动物中的啮齿类动物血吸虫感染率也较高, 在血吸虫病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4], 但芜湖市相关调查和管控措施甚少。(4)虽然面上防治工作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但通过暗访和风险监测仍发现少量疫点, 提示防治工作尚存在薄弱环节。
综上所述, 目前芜湖市已基本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但防治成果还比较脆弱。主要因为传播阻断和消除达标工作大多集中在近3年内完成, 防治成果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巩固, 加上大面积钉螺的存在, 一旦工作松懈, 存在疫情反弹的风险。因此, 今后仍应继续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扩大传染源监测范围[15], 不断清理残存传染源。注重血吸虫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充分利用血防哨点医院和“ 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平台” 的前哨作用, 及早发现人群中新感染及引起再流行的迹象, 及时采取措施, 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血防成果, 逐步向消除迈进。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编辑:陈景丽 谢永慧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