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2—2020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高利华*, 张月泉, 师佳佳, 吕明洁, 赵雪蕾, 袁中良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7
*通信作者:高利华,E-mail: logal944@126.com

作者简介:高利华(1983—),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寄生虫病防治。

摘要
目的 分析郑州市2012—2020年报告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做好郑州市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2012—2020年郑州市报告疟疾确诊病例个案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消除前(2012—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0年)疟疾报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0年郑州市报告疟疾病例594例,均为输入性,恶性疟为主79.5%(472/594);报告病例前三位年份为2014年(85例)、2013年(84例)、2016年(84例),2020年最低(18例);男性585例,女性9例;报告外地病例403例(67.8%);恶性疟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96.7%(59/61)下降到2020年的66.7%(12/18),卵形疟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1.6%(1/61)上升到2020年的27.80%(5/18)( χ2=0.001, P<0.05);初诊在医疗机构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73.8%(45/61)上升到2020年的100.0%(18/18),初诊在疾控机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9.7%(12/61)下降到2020年的0%(0/18)( χ2=36.625, P<0.05),初诊阳性率为54.0%(321/594);消除前报告病例376例,消除后报告病例218例,初诊单位和报告单位:医疗机构比例消除后均高于消除前,疾控机构比例消除后均低于消除前;初诊在医疗机构的阳性诊断率:消除后阳性比例高于消除前。结论 输入性恶性疟为主和不断增加的卵形疟是郑州市疟疾防控的主要挑战,应发挥好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各自优势,做好消除后疟疾防控工作。
关键词: 疟疾; 输入性; 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R5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727(2022)02-165-06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imported malaria in Zhengzhou, 2012-2020
GAO Li-hua*, ZHANG Yue-quan, SHI Jia-jia, LYU Ming-jie, ZHAO Xue-lei, YUAN Zhong-liang
Zheng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AO Li-hua, E-mail: logal944@126.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ported imported malaria in Zhengzhou from 2012 to 2020, and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effort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imported malaria in Zhengzhou.Methods The individual information of malaria cases reported in Zhengzhou from 2012 to 2020 by "China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Parasitic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nd pre elimination (2012-2016) and post elimination (2017-2020) malaria report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Results From 2012 to 2020, a total of 594 confirmed malaria cases were reported in Zhengzhou, all of which were imported cases, dominated by Plasmodium falciparum (472 cases, 79.5%).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reporting cases were 2014 (85 cases), 2013 (84 cases), 2016 (84 cases), and the lowest was 2020 (18 cases); There were 585 males and 9 females; A total of 403 domestically imported cases (67.8%) were reported;The proportio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96.7% (59/61) in 2012 to 66.7% (12/18) in 2020, The proportion of Plasmodium oval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1.6% (1/61) in 2012 to 27.80% (5/18) in 2020 ( χ2=0.001, P<0.05); The proportion of initial diagnosi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creased from 73.8% (45/61) in 2012 to 100.0% (18/18) in 2020. The proportion of initial diagnosis in CDC decreased from 19.7% (12/61) in 2012 to 0% (0/18) in 2020 ( χ2=36.625,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initial diagnosis was 54.0% (321/594); 376 cases were reported before elimination and 218 cases after elimination. The ratios of the initial diagnosis unit and the reporting unit: medical institution after elimination were all higher than before elimination, and the ratios of the disease control unit after elimination were lower than before elimination ( P<0.05); The rate of positive diagnoses at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at initial diagnosis: the proportion of positives after elimination was higher than before elimination ( P<0.05).Conclusions Imported falciparum malaria predominant and increasing ovoid malaria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mala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Zhengzhou. All the advantages disease control agencies, medical institutes, and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institutions should be realized, so that post elimination malaria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an be done.

Key words: Malaria; imported; Zhengzhou City

河南省曾是疟疾流行区, 新中国成立后有3次疟疾流行, 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 河南省的疟疾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 河南省自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郑州市于2017年6月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考核认证, 达到消除疟疾标准。但随着我国国际交流合作的加强, 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旅游、工作、劳务输出人员不断增多, 输入性疟疾防控压力仍然很大[2, 3, 4]。本研究对2012— 2020年郑州市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及郑州市消除疟疾前(2012— 2016年)和消除后(2017— 2020年)疟疾病例报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 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和“ 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 对2012— 2020年郑州市报告的所有疟疾确诊病例个案信息, 按照发病时间统计的终审病例, 删除重复卡片, 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河南省疾控中心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

1.2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 2010和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对病例一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 采用χ 2检验对不同年份和疟疾消除前后的病例分型、初诊和报告单位类型、初诊阳性率、转诊率等进行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对不同年份和疟疾消除前后病例的年龄, 发病-初诊、初诊-确诊、发病-确诊时间进行分析, 两样本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3组及以上样本比较采用Kruska-Wallis检验, 检验水准α =0.05。多组数据之间两两比较, 其修正后的检验水准为0.05/N, [N=n(n-1)/2, n为参加检验的组数]。

2 结果
2.1 病例概况

2012— 2020年郑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94例, 均为输入性确诊病例(其中11例为输入性复发病例); 无死亡病例报告; 报告病例前三位年份为2014年(85例)、2013年(84例)、2016年(84例), 2020年最低(18例); 中国国籍589例, 外籍5例。

594例病例中, 年龄最大71岁, 最小17岁, 平均38岁; 男性585例, 女性9例, 男女性别比65∶ 1; 现住址为郑州市辖区32.2%(191/594), 河南省其他地市64.1%(381/594)(前五位地区为新乡市80例, 开封市31例, 周口市30例, 许昌市27例, 驻马店20例), 河南省省外3.7%(22/594)(前五位地区为江苏省3例, 山东省3例, 湖北省、陕西省、四川省各2例), 各年份报告病例现住址比例无差别(χ 2=18.941, P=0.272)。

病例输入国共41个, 其中非洲35个国家581例(97.8%), 前三位为安哥拉99例, 尼日利亚83例, 加纳41例; 亚洲6个国家11例(1.9%), 前三位为巴基斯坦6例、缅甸2例、印度尼西亚2例。

2.2 2012— 2020年郑州市报告疟疾病例特征

2.2.1 病例发病、报告月份 除2020年外, 其余年度每月均有发病和报告, 发病和报告均无明显季节性; 发病月份最多的是5月和12月, 分别为66例和63例, 最低为11月32例; 报告病例最多的月份是5月和1月, 分别为68例和61例, 最少的为10月份, 37例。

2.2.2 病例分型 报告恶性疟472例, 卵形疟79例, 三日疟14例, 间日疟26例, 混合感染3例(恶性疟+卵形疟2例, 卵形疟+三日疟1例); 2012— 2020年, 恶性疟比例呈下降趋势, 由2012年的96.7%(59/61)下降到2020年的66.7%(12/18)。卵形疟比例呈上升趋势, 由2012年的1.6%(1/61)上升到2020年的27.80%(5/18)。三日疟和间日疟比例变化较小, 混合感染报告较少(2016年报告2例, 2018年报告1例), 各年份虫种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卡方值=0.001)。

2.2.3 初诊单位 初诊单位主要为医疗机构86.7%(515/594)、疾控机构10.9%(65/594)、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2.4%(14/594), 2012— 2020年, 初诊在医疗机构比例呈上升趋势, 由2012年的73.8%(45/61)上升到2020年的100.0%(18/18), 初诊在疾控机构比例呈下降趋势, 由2012年的19.7%(12/61)下降到2020年的0%(0/18), 各年份初诊单位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6.625, P=0.002)。

初诊的医疗机构中, 县以下、县级、地市级、省级分别为31.7%(163/515)、11.3%(58/515)、15.5%(80/515)、41.6%(214/515), 2012— 2020年, 县以下医疗机构比例先上升后下降, 2012年为26.7%(12/45), 到2015年比例最高为42.9%(24/56), 2020年比例最低, 为18.2%(2/11), 省级医疗机构比例呈上升趋势, 由2012年的37.8%(17/45)上升到2020年的66.7%(12/18), 各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055, P=0.006)。

2.2.4 初诊阳性率 初诊阳性率为54.0%(321/594), 2012— 2020年, 各年度初诊阳性率先下降后上升, 初诊阳性率较高的年份有2019年73.0%(54/74)和2012年70.5%(43/61), 最低年份为2015年33.9%(21/62), 各年度初诊阳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0.223, P< 0.05)。

不同机构初诊阳性率, 初诊在医疗机构阳性率49.5%(255/515), 疾控机构80.0%(52/65),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100.0%(14/14), 不同机构初诊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3.790, P< 0.05)。

2.2.5 报告单位 医疗机构报告90.1%(535/594)、疾控机构报告6.9%(41/594)、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告3.0%(18/594), 2012— 2020年, 医疗机构报告比例呈上升趋势, 由2012年的78.7%(48/61)上升到2019年的98.6%(73/74), 2020年为94.4%(17/18), 疾控机构报告比例呈下降趋势, 由2012年的16.4%(10/61)下降到2020年的0%(0/18), 各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7.041, P=0.002)。报告单位为医疗机构的以省级为主95.7%(512/535), 各年份省级、地市级、县级、县以下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4.077, P> 0.05)。

2.2.6 病例转诊 有56.6%(336/594)的病例发生转诊, 2012— 2020年转诊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最高年份在2015年75.8%(47/62), 最低在2019年35.1%(26/74), 各年份转诊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7.687, P< 0.05)。

2.2.7 发病-初诊-确诊时间 初诊在疾控、医疗、出入境机构, 其发病-初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三类机构无差别; 初诊-确诊时间和发病-确诊时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低于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P< 0.0167)。见表1

初诊在医疗机构, 其发病-初诊时间省级最长, 县以下最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发病-确诊时间, 县以下大于县级大于地市级大于省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初诊-确诊时间, 县以下大于县级大于地市级大于省级(P< 0.05)。见表1

2.3 郑州市疟疾消除前(2012— 2016年)和消除后(2017— 2020年)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对比

疟疾消除前报告376例, 消除后报告218例。发病月份, 消除前较高的为5月(50例)和12月(40例), 较低月份为11月(19例), 消除后1月份最高(31例); 报告月份, 消除前较高的为5月(48例)、6月(40例), 较低月为11月份(16例), 消除后1月份最高(30例)。

消除前和消除后初诊机构类型, 医疗、疾控、出入境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消除后医疗机构比例高于消除前, 疾控机构比例低于消除前(P< 0.05); 初诊在医疗机构, 省级、地市级、县级、县以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消除后省级比例高于消除前, 县以下比例低于消除前(P< 0.05); 初诊在医疗机构阳性诊断率:消除后阳性比例高于消除前(P< 0.05); 报告机构类型, 医疗、疾控、出入境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消除后医疗机构比例高于消除前, 疾控机构比例低于消除前(P< 0.05)。见表2

表1 2012— 2020年疟疾病例发病-初诊-确诊时间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onset-initial diagnosis-confirmed diagnosis time among malaria cases, 2012-2020
表2 郑州市疟疾消除前和消除后病例流行特征 Table 2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of pre and post malaria elimination case in Zhengzhou
3 讨 论

2012— 2020年郑州市报告疟疾均为输入性, 以恶性疟为主, 非洲为主要输入地, 与文献报道一致[5]。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 我国与非洲的联系也较为紧密, 外出到非洲务工人员不断增加, 且多从事野外工作, 当地居住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6], 加上防蚊措施使用不到位[7], 感染风险较高, 2012— 2020年每年均有病例报告, 受新冠疫情影响, 自2020年初开始, 国家对境外航班进行管制, 导致从非洲归国人员减少, 使得2020年报告病例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减少。

郑州市报告疟疾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发病和报告月份无明显季节性, 输入性疟疾的发病与本地疟疾媒介活动的高峰期无关, 与境外人员归国时间关系较为密切[8], 本次研究发现2012— 2020年发病和报告高峰期均为麦收季节和春节期间, 与河南省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这与出国人员职业主要为务工人员有关[9], 应继续关注非洲归国人员高峰期, 在归国人员较多时期有针对性加强疟疾宣传工作, 出现发热症状时及时就医, 明确诊断。

报告病例以恶性疟为主, 但其比例呈下降趋势, 卵形疟呈上升趋势, 与全国和全省疟疾虫种分型变化趋势一致[10, 11], 随着疟疾病原学诊断技术不断进步和新型检测技术广泛应用[4, 10], 使得卵形疟的检出率有了较大提高, 且有研究表明[11], 恶性疟和卵形疟的感染来源国家均相同, 在恶性疟流行的国家, 其卵形疟也有一定的比例, 检测技术的进步和病例的输入使得卵形疟数量不断上升。恶性疟发病急, 病情变化快, 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 可能会出现死亡病例[9], 近年来, 卵形疟报告比例不断增加, 虽卵形疟在河南省无传播媒介[12], 无继续传播风险, 但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13], 除治疗病人外, 还需在第二年流行季节前进行休止期治疗, 防止出现复发病例。恶性疟和不断增加的卵形疟给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消除后疟疾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 2020年, 郑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初诊和报告医疗机构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疾控机构比例呈下降趋势, 这与全国研究结果较为相似[10], 在疟疾防控工作中, 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根据其特点, 各有不同的职责。医疗机构数量多, 与群众联系较为紧密, 经多次培训和考核后, 对疟疾的诊断能力提升, 是发现、诊断、治疗病例的主要场所[14]。而疾控机构数量少, 主要承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复核、疫点处置等工作。根据各自重点工作的不同, 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应做到优势互补, 提高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作为疟疾防控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5], 与出国人员关系较为紧密, 虽然初诊的病人较少, 但疟疾的检出率较高, 其初诊阳性率达到了100%, 且初诊-确诊时间和发病-确诊时间均短于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 其对疟疾诊断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发病-初诊时间反映病例对自身患病的敏感性,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疟疾宣传效果, 其在2016年(消除前一年)最低, 在消除疟疾考核前, 经过多年的疟疾宣传工作, 取得了一定效果, 而消除考核后, 疟疾的宣传力度可能略有松懈, 使得发病-初诊时间呈现上升趋势; 初诊-确诊时间反映接诊单位对疟疾诊断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由于初诊在省级医疗机构比例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 县以下医疗机构比例逐渐下降, 而省级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和速度均优于县以下医疗机构, 使得医疗机构总体对疟疾诊断的敏感性逐渐提高, 初诊-确诊时间在2016年后逐渐缩短, 在2019年降到最低,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出于对就诊时交叉感染的担忧, 使得病例发病后就医意愿下降, 同时由于医疗资源重新组合及发热就诊模式变化, 医疗机构对发热病人首先排除新冠, 而对其他疾病的诊断及时性造成了一定影响[16], 导致2020年发病-初诊-确诊时间较2019年均有所延长。

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存在春节效应[16], 本次研究发现郑州市消除疟疾考核后, 春节期间报告疟疾病例数高于其他月份, 初诊-确诊时间长于其他月份,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有研究表明[9], 春节期间疟疾报告病例数也较其他月份偏高, 病例报告可能存在春节效应。与其他传染病在春节期间报告病例数较低不同[17, 18], 疟疾在春节期间报告病例数较多, 提示有关部门, 在节假日尤其要注意做好发热门诊值班工作, 对疟疾诊断不放松。

消除疟疾考核后, 在继续做好疟疾“ 1-3-7” 工作基础上, 联合有关部门, 对外出到非洲等重点人群进行疟疾防控专项宣传教育, 提高其对疟疾的重视程度, 医疗机构要做好节假日尤其是国庆和春节等重要节日的值班工作, 保证节日期间疟疾诊断的阳性率和及时性。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编辑:陈景丽 谢永慧

参考文献
[1] GUO W S, ZHAO D Y, ZHANG H W,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aria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50 to 2019[J]. Chin J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2021, 33(1): 62-65. (in Chinese)
郭万申, 赵东阳, 张红卫, . 1950—2019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 33(1): 62-65. [本文引用:1]
[2] CAO C L, GUO J G. Challenge and strateg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mportant parasitic disease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Chin J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2018, 30(2): 111-116. (in Chinese)
曹淳力, 郭家钢. “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寄生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2): 111-116. [本文引用:1]
[3] ZHU G D, CAO J.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global malaria elimination[J]. Chin J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2019, 31(1): 19-22, 52. (in Chinese)
朱国鼎, 曹俊. 全球消除疟疾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1): 19-22, 52. [本文引用:1]
[4] PI L, SU P C, YANG Z Q. Current status of imported malaria and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J Trop Med, 2020, 20(10): 1386-1389. (in Chinese)
皮良, 苏品璨, 杨照青. 我国输入性疟疾现状及防控研究进展[J]. 热带医学杂志, 2020, 20(10): 1386-1389. [本文引用:2]
[5] YANG C Y, QIAN D, LU D L,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alaria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2016-2018[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 2019, 37(5): 619-622. (in Chinese)
杨成运, 钱丹, 鲁德领, . 2016—2018年河南省疟疾疫情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5): 619-622. [本文引用:1]
[6] JIANG J J, SHEN D R, WANG D Q, et al. Analysis on the risk factors for malaria infection in migrant laborers returned to Anhui from Africa[J]. J Trop Dis Parasitol, 2020, 18(3): 159-164. (in Chinese)
姜静静, 沈东荣, 王多全, . 安徽省赴非洲务工人员疟疾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0, 18(3): 159-164. [本文引用:1]
[7] BO S S. A study on the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and infection of mala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mong China’s labor workers in Africa[D]. Beijing: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0. (in Chinese)
薄珊珊. 我国赴非劳务人员疟疾防控知识、态度、行为及感染现况研究[D].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本文引用:1]
[8] WANG B, LU Q, YANG F T. Analysis on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ed malaria from 2013 to 2018 in Hefei City[J]. Mod Prev Med, 2019, 46(22): 4037-4039. (in Chinese)
王波, 陆群, 仰凤桃. 2013—2018年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22): 4037-4039. [本文引用:1]
[9] YANG C Y, QIAN D, LU D L, et al. Malaria situation in Henan, 2011—2019[J]. Mod Prev Med, 2021, 48(3): 393-397. (in Chinese)
杨成运, 钱丹, 鲁德领, . 2011—2019年河南省疟疾疫情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1, 48(3): 393-397. [本文引用:3]
[10] FENG J, ZHANG L, TU H, et al. From elimination to post-eli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challenges and re-transmission preventing strategy of imported malaria in China[J]. China Trop Med, 2021, 21(1): 5-10. (in Chinese)
丰俊, 张丽, 涂宏, . 从消除到消除后: 中国输入性疟疾的疫情特征、挑战及防止再传播策略[J]. 中国热带医学, 2021, 21(1): 5-10. [本文引用:3]
[11] QIAN D, LI S H, LIU Y, et al. Epidemic situation and discussion on countermeasures of imported malaria in He’nan, 2016-2019[J]. China Trop Med, 2021, 21(1): 24-28. (in Chinese)
钱丹, 李素华, 刘颖, . 河南省2016—2019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国热带医学, 2021, 21(1): 24-28. [本文引用:2]
[12] YANG C Y, QIAN D, LU D L,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ed malaria in Henan Province in 2019[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 2021, 39(1): 43-47, 54. (in Chinese)
杨成运, 钱丹, 鲁德领, . 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1): 43-47, 54. [本文引用:1]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抗疟药使用规范: WS/T 485—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本文引用:1]
[14] XU X, JIANG J J, ZHANG T, et al. Analysis on medical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of imported malaria in Anhui, 2016-2019[J]. China Trop Med, 2021, 21(1): 46-50. (in Chinese)
许娴, 姜静静, 张滔, . 安徽省2016—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就诊和诊断情况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21, 21(1): 46-50. [本文引用:1]
[15] SHI S L.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measures of imported malaria control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ers[J]. Chin J Front Heal Quar, 2018, 41(6): 425-426, 432. (in Chinese)
石顺利. 出入境人员输入性疟疾防控现状与措施分析[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8, 41(6): 425-426, 432. [本文引用:1]
[16] YIN J H, ZHANG L, TU H, et al. Analysis of case-based malaria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during the period of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 2021, 39(4): 461-465. (in Chinese)
尹建海, 张丽, 涂宏,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疟疾病例监测与响应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4): 461-465. [本文引用:2]
[17] LV R L. The impact of the Spring Festival effect on the direct network reporting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J]. China Trop Med, 2014, 14(11): 1364-1366. (in Chinese)
吕锐利. 春节效应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影响[J]. 中国热带医学, 2014, 14(11): 1364-1366. [本文引用:1]
[18] YU X H, XIAO W N, LI Y. The thinking of the affect of Brucellosis surveillance analysis of spring festival effect from a epidemic situation briefing[J]. Chin J Control Endem Dis, 2012, 27(5): 349-352. (in Chinese)
余晓花, 肖宛凝, 李晔. 春节效应对布鲁杆菌病监测分析影响的探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2, 27(5): 349-35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