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刘照生, 伏晓庆, 罗春蕊, 赵晓南, 张美玲, 孙艳红, 陈瑶瑶, 韩晓宇, 倪瑞泽, 毛泽波, 周洁楠
目的 深入研究2023年云南地区活禽市场中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演化趋势,为制定云南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23年云南省活禽市场的环境标本进行H9N2亚型核酸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鸡胚病毒分离实验,对获得的8株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并对其基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株禽流感分离株的血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HA)裂解位点为PSRSSRGLF,为非连续性碱性氨基酸序列,符合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特征。HA蛋白左侧臂中发生Q234L、H191N突变,增强了与α-2,6唾液酸受体的亲和力,提示这些病毒可能具有感染人类的潜力。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蛋白颈部62-64位点发生TEI缺失,表现出高致病性分子特征。HA和NA基因中存在潜在糖基化位点的增加或缺失;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NS)l未发生D92E突变,C-端缺失13氨基酸,表明其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播至人类的风险较低。部分分离株的M1蛋白中发生T37A、R95K、S224N和K242N突变,增加了感染的风险,1株分离株的M2蛋白发生V27A或S31N突变,对M2离子通道抑制剂有耐药性。聚合酶碱性蛋白(polymerase basic protein, PB)1发生M317I、S678N突变,可能增强对小鼠的致病性,并具备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力;PB2蛋白发生I292V突变,表现出对哺乳动物更强的侵染能力。遗传进化分析发现,HA、NA、 PB2基因片段属于Y280支系,核蛋白(nuclear protein, NP)、PB1基因片段属于F98支系,NH013分离株M基因片段属于F98,其他分离株的M基因、NS、聚合酶酸性蛋白(polymerase acidic protein, PA)基因均属于G1支系。结论 8株禽流感分离株表现出低致病性特征,但同时具备潜在的感染人类的风险。尽管HA蛋白的裂解位点和NS1蛋白突变表明其为低致病性病毒,但HA蛋白中的Q234L和H191N突变增强了对人源受体的亲和力,提示这些病毒具有潜在的感染人类能力。NA蛋白的TEI缺失、M1蛋白的突变以及M2蛋白的耐药性突变进一步增加了感染人的风险。PB1和PB2蛋白的突变提高了这8株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或哺乳动物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