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高致病性传染病研究专题
牛靖蓉, 刘益萍, 程红兵, 任飞, 赵超, 崔佳, 白育瓒, 赵雨馨, 栗冬梅, 于娟, 饶华祥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中部及南部地区鼠类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莫氏立克次体和恙虫病东方体的携带情况,为当地鼠传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4年7月,采用夹夜法在山西省晋中市、阳泉市及运城市的7个镇(乡)捕获鼠类,无菌收集其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4种病原体进行检测。以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鼠种、性别、组织、生境和采样点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 结果 捕获黑线姬鼠、苛岚绒鼠、中华姬鼠、小家鼠、北社鼠、长尾仓鼠、黄胸鼠和大仓鼠8种鼠类共301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301只鼠的肝、脾和肾脏标本进行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莫氏立克次体和恙虫病东方体检测。结果显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检出率分别为16.94%(51/301)、3.99%(12/301),莫氏立克次体和恙虫病东方体未检出。伯氏疏螺旋体的检出率高于问号钩端螺旋体(χ2=117.430,P<0.01)。伯氏疏螺旋体在中华姬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北社鼠4种鼠类检出,问号钩端螺旋体在黑线姬鼠、岢岚绒鼠、小家鼠和北社鼠4种鼠类检出,伯氏疏螺旋体在肾脏组织中检出率最高,为13.62%,高于肝脏和脾脏中的检出率(χ2=35.999,P<0.01);问号钩端螺旋体三种组织中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26,P=0.180)。伯氏疏螺旋体和问号钩端螺旋体在村庄生境捕获的2只鼠中未检出,在林区、田地及退耕林地捕获鼠均被检出。伯氏疏螺旋体在退耕林地检出率最高(21.28%),问号钩端螺旋体在田地中检出率居首(7.50%)。 结论 山西省中部及南部地区鼠类存在伯氏疏螺旋体和问号钩端螺旋体感染,提示应开展人群感染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