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云南省孟连县鼠疫宿主媒介的种群组成和数量变化,监测调查鼠疫疫情动态,评估鼠疫流行风险,为云南省边境地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开展动物鼠疫监测,收集2016-2020年孟连县鼠疫监测资料,并于2020年11月在孟连县2个边境乡镇开展鼠疫调查,采集居民区、农耕区和林区宿主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样本,采集边境居民和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对宿主动物脏器和蚤类样本进行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分离培养,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血清样本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 2016—2020年孟连县动物鼠疫监测共捕获宿主动物3目4科7属11种793只,室内和室外分别捕获358只和435,其中均以黄胸鼠为优势种,构成比分别为93.58%和83.91%,臭鼩、大足鼠、北树鼩和黑缘齿鼠为常见种,室内和室外平均鼠密度分别为1.33%(358/27 014)和1.65%(435/26 442)。2020年孟连县边境地区专项调查捕获宿主动物3目4科9属15种313只,以黄胸鼠、黑缘齿鼠和臭鼩为优势种,构成比分别为47.60%、20.13%和10.86%,室内和室外宿主动物捕获率分别为3.25%(39/1 200)和18.81%(274/1 457)。常规监测与专项调查的室内与室外宿主动物捕获率以及室内与室外黄胸鼠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682,1641.931,32.690,320.415,P<0.01)。2016—2020年动物鼠疫监测黄胸鼠鼠体印鼠客蚤染蚤率为30.97%,黄胸鼠体表印鼠客蚤指数为0.79。2020年孟连县边境地区专项调查检获蚤类4科7属7种99匹,宿主动物体表寄生蚤优势种为印鼠客蚤和偏远古蚤,构成比分别为69.70%和20.20%,染蚤率为9.90%,其中黄胸鼠体表印鼠客蚤染蚤率为12.08%(18/149),黄胸鼠体表印鼠客蚤指数为0.46。常规监测与专项调查黄胸鼠体表印鼠客蚤染蚤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73,P<0.01)。常规监测和专项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孟连县鼠疫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优势种突出,室外环境鼠密度相对较高,监测调查未发现近年居民和动物感染情况,鉴于周边地区存在鼠疫局部低度流行,需持续加强基层鼠防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加强边境地区鼠疫等鼠传疾病的监测调查力度,有效提高监测质量和敏感性,适时开展预防性防控措施,有效发现疫情并降低流行风险。
目的 明确云南省3县(市)鼠类动物伯氏疏螺旋体携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能科学有效防控人类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 2019年7—8月,在云南省弥勒市、芒市和梁河县16个自然村,采用夹夜法捕鼠,收集鼠脾脏组织并提取DNA。采用巢式PCR扩增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基因目的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作同源性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在R软件下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鼠类动物在不同地区、生境、鼠种、鼠类性别、年龄及带蚤情况下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情况。结果 检测491份鼠类脾脏样本,11份扩增出伯氏疏螺旋体目的基因片段,携带率为2.24%,其中芒市1.58%,梁河县3.43%,弥勒市未检出。在3目3科3属4种鼠类动物中检测出伯氏疏螺旋体阳性,分别是灰麝鼩9.09%(1/11)、黄胸鼠3.27%(8/245)、大足鼠16.67%(1/6)和北树鼩7.69%(1/13)。不同生境鼠类动物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来自灌木丛的鼠类动物携带率最高(7.29%),但不同地区、鼠种、鼠类性别、年龄及带蚤情况对鼠类动物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列比对分析显示11份阳性样本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部分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100%,进化分析显示与法雷斯疏螺旋体(Borrelia valaisiana)处在同一分支。结论 云南省芒市和梁河县鼠类动物法雷斯疏螺旋体携带率不高,但对人有致病的风险,弥勒市鼠类动物本次未检出伯氏疏螺旋体。
目的 分析甘肃省棘球蚴病变化趋势,为甘肃省综合防治棘球蚴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5—2023年甘肃省棘球蚴病患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患病情况、三间分布、诊断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23年甘肃省14个市(州)83个县(区)累计报告棘球蚴病6 275例。每年均有病例报告,2011年报告672例达到最高峰(占10.71%),各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94.014,P<0.05)。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各月分布不均。12月份报告病例最多,2月份报告病例最少。武威市1 445例、白银市1 150例、庆阳市859例的报告病例数排前三位,男女性别比例为1∶1.19,职业以农民为主,共报告4 693例,其次为牧民,报告723例。病例年龄2~97岁,40~<70岁报告病例数最多(4 016例)。发病当年诊断为棘球蚴病占84.10%,≥2年诊断的病例占15.90%。病例报告以临床诊断为主,但报告病例均未进行影像学分型。报告单位以医院为主,其次为疾控中心。结论 甘肃省棘球蚴病网报病例数从2005年开始逐渐增多,至2011年达到高峰,再逐渐下降,可能存在网报病例漏报重报现象,应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加强流行区影像学专业人员的理论及技能培训,扩大重点地区筛查覆盖面以及重视非流行区棘球蚴病防治工作。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08—2023年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对2024年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为制定海南省恙虫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23年海南省报告的恙虫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海南省恙虫病的三间分布,采用简单移动平均、季节性分解和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模型对海南省2008—2023年恙虫病的流行规律进行逐步拆解分析并预测其2024年的发病趋势。结果 2008—2023年海南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4 3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5/10万,年度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Z=0.517,P=0.006)。人群分布特征以50~<70岁、农林渔牧业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时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4—11月,峰值在10月;地区分布上,累积报告数排在前4位的市县分别是琼海市(826例)、文昌市(558例)、澄迈县(486例)和海口市(452例),占总病例数的54.00%,不同市县累计报告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 755.55,P<0.01)。SARIMA(1, 0, 2)(0, 1, 1)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2008—2023年海南省恙虫病的发病规律,并预测了2024年发病数为364例,基本与2023年持平。结论 海南省恙虫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50~<70岁、农林渔牧业人群为高危人群,发病高峰时间持续较长,预测2024年发病例数将与2023年持平。发病高峰来临之前对高危人群进行科学干预以提高恙虫病的防控效果。
目的 了解河北省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防治策略与措施。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河北省报告的布病个案数据,描述总体疫情概况,对布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县级布病发病率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布病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8—2023年河北省共报告布病新发病例21 718例,死亡病例1例(2021年)。年发病率为3.91/10万~6.26/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4/10万。布病发病高峰期在4—7月,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81∶1。发病年龄集中在30~<70岁,占总发病数的85.33%。发病人群主要职业为农民,占88.59%。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地市是张家口市、承德市和衡水市,共报告7 801例,占全省总发病数的35.92%。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3年间河北省布病发病均呈聚集性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存在热点地区,6年间河北省布病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北部的张家口市(13.651 3/10万)和承德市(13.116 7/10万);“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唐山市、石家庄市和邯郸市;低-高聚集区主要围绕在高-高聚集区周边,位于张家口、承德市部分县(区)。结论 河北省人间布鲁菌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加大布鲁菌病监测力度,重点开展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针对热点地区加大防控力度。
目的 了解湖北省并殖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2023年在湖北省选取12个县(市、区)作为并殖吸虫病监测点,开展主动监测。在每个监测点采集6岁以上常住居民静脉血清样本不少于30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对血清中并殖吸虫IgG和IgM抗体进行检测,血清学抗体阳性者收集痰液,浓集后进行病原学检测。在监测点内的小河沟、小山溪中采集溪蟹,捣碎水洗沉淀后在生物解剖镜下检测囊蚴感染情况。对采集血样的所有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和并殖吸虫病感染相关健康行为。结果 2021—2023年在12个并殖吸虫病监测点共采集人群血清样本3 670份,检出血清学抗体阳性者135例,血清学抗体总阳性率为3.68%,采用痰检法未检出并殖吸虫虫卵。12个监测点间血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73,P<0.01)。共调查溪蟹488只,囊蚴感染率为10.25%(50/488),平均感染度为4.74个/只,蟹组织携带囊蚴数为0.25个/g。其中,五峰县溪蟹感染率最高,为84.38%(27/32)。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血检阳性率分别为3.22%(60/1 864)和4.15%(75/1 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8,P>0.05)。汉族人群,年龄段为6~<10岁的青少年及餐饮食品从业者血检阳性率较高,不同民族、年龄段和职业的调查对象间,血检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1、25.761、210.535,P<0.01)。本次调查中不同教育程度人群间的血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154,P>0.05)。饮用不同水源的人群中,饮用溪水者血检阳性率最高,为10.00%(15/150),不同饮用水类型的血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78,P<0.01)。是否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是否喝生水的人群间,血检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9、11.891,P<0.01)。结论 湖北省部分地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囊蚴感染率较高,并殖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应持续开展监测防控工作,并在流行区内加强并殖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宣传。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蜱类种群分布、季节消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明晰上海市黄浦区蜱虫的流行种类、优势种,为蜱及蜱传病的综合监测、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2023年1—12月,在黄浦区人民公园采用布旗法2次/月开展游离蜱季节消长调查;2023年5月,在黄浦区所有公园绿地各开展1次游离蜱横断面调查,同时做好现场环境气象因素的记录。结果 2023年共进行25次蜱调查,总拖行6 810 m,共捕获蜱1 019只,经形态学鉴定均为褐黄血蜱(Haemaphysalis flava)。季节消长分析发现蜱总密度呈双峰分布,分别在2023年6月26日及2023年9月21日,蜱密度分别为216.00、 67.33只/(布旗·100 m)。草地处监测点蜱总密度较枯叶处监测点低,蜱密度分别为3.11、23.22只/(布旗·100 m)。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蜱总密度与地表测量温度(rs=0.88)、当日低温(rs=0.80)、月均低温(rs=0.79)、当日高温(rs=0.77)、月均高温(rs=0.81)、地表测量相对湿度(rs=0.86)、月降雨日(rs=0.43)、月均日照时间(rs=0.58)、月均风速(rs=0.53)呈正相关;蜱总密度与当日气压呈负相关(rs=-0.65,P<0.05)。黄浦区横断面调查仅在南京东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发现了蜱活动,密度分别为0.05、0.14只/(布旗·100 m)。结论 上海市黄浦区城市公园的优势蜱种为褐黄血蜱,蜱密度在6月份最高,枯叶处蜱密度比草地处高,在蜱活跃高峰时期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灭蜱措施。
目的 通过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恙虫病合并脓毒症的最佳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23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恙虫病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8例恙虫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作为实验组,97例未合并脓毒症的恙虫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建立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进行2种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比较,判断其预测能力。结果 235例患者中,汉族占比91.1%,农民占比66.8%,居住地在郊县的占比57.4%,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畏寒为主,焦痂发生率为100.0%,2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包括年龄、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1β)、IL-2、IL-17、干扰素(interferon, IF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TNF-α)。将以上因素分别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logistic回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9,95%CI:1.017~1.061)和IFN-γ(OR=1.009,95%CI:0.999~1.018)是恙虫病合并脓毒症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69(95%CI:0.599~0.738,P<0.001),模型的准确度为63.8%,灵敏度为71.1%,特异度为57.2% 。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根节点为IL-1β,子节点为年龄和IL-2,AUC为0.714(95%CI:0.646~0.782,P<0.001),模型的准确度为68.9%,灵敏度为58.8%,特异度为76.1% 。2种模型之间比较,AUC差值为0.045,标准误为0.042,Z=1.074,P=0.283,95%CI:-0.037~0.128。在治疗和预后中,使用多西环素的治疗频率最高(78.3% ),联合用药中多西环素联合莫西沙星的频率最高(87.7%),联合用药与用药时间呈强正相关(τ=0.119,P=0.021),住院时间与用药时间呈强正相关(τ=0.725,P<0.001),临床诊断率为94.5%,死亡率为1.7% 。结论 2种模型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决策树模型预测能力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对四川省绵阳市3例重症恙虫病(scrub typhus)患者的致病原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征,为该地区恙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集四川省绵阳市3例重症恙虫病患者的血液标本和临床数据。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史的调查,对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集患者入院时的急性期全血、血清和2周后的恢复期血清样本,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滴度;提取全血样本的总DNA,使用巢式PCR的方法扩增立克次氏体目病原菌的标志性基因,运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该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基因型。结果 此3例患者一般的症状与其他感染性发热疾病极其相似,其中2例查体可见明显焦痂,3例均引起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均有野生动物接触史或野外劳作史;恙虫病东方体IgG抗体实验显示患者恢复期血清相较于急性期血清抗体均有4倍及以上升高;PCR扩增获得了TSA56基因序列片段,使用BLASTN在NCBI网站上比对结果显示,这些序列与恙虫病东方体TA763基因型和Karp基因型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此3例重症患者确为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结论 对3例临床诊断的重症恙虫病患者进行了实验室确诊,提供了确切的病原学依据,为绵阳市首次报道病原学确诊的恙虫病病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基因型,对该地区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对西藏自治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病原体、传播途径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西藏自治区自然疫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对西藏自治区包括包虫病、鼠疫、贾第虫病和布鲁菌病等主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了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分布、主要传播途径和防控策略。文献展现西藏自治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多样化且流行情况复杂,人畜共患病在农牧区广泛流行。因此,针对西藏自治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应加强病原体的监测与控制,改善环境与个人卫生,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及预防知识。同时,需健全预警机制并建立早期预防控制策略。有效的综合措施将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病率,保障当地人民的健康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 报道西藏拉萨地区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治疗的肝棘球蚴病患者,探讨ERCP在该地区肝棘球蚴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2019年6月—2023年8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RCP操作的肝棘球蚴病患者,依据行肝棘球蚴手术与否及时间分为术前ERCP组(2例)、术后ERCP组(3例)和非手术组(11例,12次),评估ERCP在肝棘球蚴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行ERCP操作的肝棘球蚴病患者16例(17次),囊型∶泡型=12∶4,年龄(54.38±21.93)岁,男女比例为1∶1.67,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56.25%),合并胆管狭窄5例(31.25%)。术前ERCP组均因急性胆管炎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ENBD)。术后ERCP组1例因肝棘球蚴术后胆漏行ENBD,2例因肝棘球蚴术后复发伴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非手术组6例(7次)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3例因胆管狭窄行胆管引流,1例因肝棘球蚴囊腔破入胆道伴胆总管结石行ERCP清理胆道,1例因急性胆管炎行ERCP于胆道内取出乳白色扁平膜样物。ERCP相关并发症1例(5.88%),为胆道出血,保守治疗缓解。经手术及ERCP治疗,治愈8例(50.00%),显效5例(31.25%),有效3例(18.75%)。随访(28.56±17.11)个月,13例转归良好,3例分别于术后29、31及44个月死亡。囊型棘球蚴病患者疗效优于泡型棘球蚴病患者(P<0.05)。结论 ERCP可用于肝棘球蚴病患者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漏、胆管狭窄、胆总管结石及肝棘球蚴囊腔破入胆道的处置,安全且有效。
通过对少见临床病例的分析及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免疫功能正常肺隐球菌病特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本文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核酸弱阳性的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病例,其肺部CT表现为罕见的类似肺间质改变的特点,通过查阅文献对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转归进行探讨复习。该患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需尽快手术治疗,继发肺部感染,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初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及时完善检查明确病原体主要为新型隐球菌,给予抗真菌治疗,为手术争取了机会,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查阅文献,罕见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患者肺部CT表现为类似肺间质改变的特点。肺隐球菌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易混合感染,需引起高度重视;本例患者免疫功能正常,肺部CT却表现为类似免疫缺陷患者肺隐球菌病影像改变的特点,其致病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目的 了解耐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子特征,探讨合并糖尿病是否影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共病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22—2023年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经痰液或肺泡灌洗液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诊为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17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单纯耐利福平肺结核组(RR-TB)102例和耐利福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RR-TB+DM)68例。采用微阵列芯片法对所有患者的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样本进行利福平rpoB基因位点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利福平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特征和差异。结果 男性、复治、涂阳、40~<60岁年龄段人群发生利福平耐药比例较高,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40岁年龄段患者在RR-TB+DM组的比例(11.8%, 8/68)显著低于RR-TB组(24.5%, 25/102)(χ2=4.237, P<0.05);两组患者rpoB基因突变位点均以531、526和511位点为主,但位点突变频率的排序略有不同。RR-TB+DM组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依次为531(57.4%, 39/68)、526(19.1%, 13/68)和511(8.9%, 6/68),而RR-TB组则为 531(51.9%, 53/102)、526(18.6%, 19/102)和511(14.8%, 15/102),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1突变主要以TCG→TTG为主,526主要有4种突变类型,其中CAC→TAC为主要突变类型,RR-TB组526主要突变型为CAC→GAC,而在RR-TB+DM组中526位点无CAC→GAC突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1主要以CTG→CCG突变为主,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肺结核rpoB526CAC→GAC突变率及20~<40岁利福平耐药占比明显低于单纯肺结核,提示糖尿病可能影响该位点的基因突变。
目的 以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 cells, HK-2)细胞/中性粒细胞共培养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糖高脂及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 HBP)处理对共培养体系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中性粒细胞,HK-2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悬液均以1×105/mL的浓度混匀建立共培养细胞体系。通过CCK-8试验确定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和肝素钠(heparin sodium, Hep)的处理浓度,分别通过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基于细胞测量珠阵列技术及检测表达Annexin V-FITC荧光的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BP浓度、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6和IL-8]浓度及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CCK-8试验确定LPS和Hep的处理浓度分别为10 μg/mL和50 μmol/L;高糖高脂处理的HBP(4.11±0.07)、SOD(2.67±0.06)、IL-1β(11.28±0.35)、IL-6(2.57±0.10)、IL-8(1.32±0.05)及细胞凋亡发生率(1.08±0.04)相对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LPS处理(刺激HBP的产生)可使HBP(7.09±0.08)、SOD(3.07±0.14)、IL-1β(22.96±0.49)、IL-6(2.79±0.11)、IL-8(1.55±0.07)及细胞凋亡发生率(1.17±0.05)相对值升高;通过Hep处理(降低HBP的产生)可使由LPS引起的HBP(5.43±0.09)、SOD(2.76±0.07)、IL-1β(16.51±0.56)、IL-6(2.64±0.16)、IL-8(1.47±0.06)及细胞凋亡发生率(1.13±0.05)相对值降低。结论 高糖高脂状态及HBP均可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目的 克隆林氏扇头蜱Boophilin-H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Boophilin-H2重组蛋白,并检测其抗凝活性。方法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林氏扇头蜱饱血成蜱RNA反转为cDNA为模板,PCR扩增Boophilin-H2基因片段,克隆、连接到质粒pSmart-I,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Smart-I/Boophilin-H2,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验证重组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低温诱导表达,Ni-NTA Resin纯化重组蛋白,12.5% 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情况,使用3.8%枸橼酸钠采血管收集新西兰大白兔股静脉血,离心分离吸取上层血浆,利用体外凝血四项检测盘检测重组蛋白抗凝活性。结果 扩增并克隆出林氏扇头蜱Boophilin-H2基因片段387 bp,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pSmart-I/Boophilin-H2,双酶切验证载体构建成功,转入大肠埃希菌中经0.8 mmol/L IPTG诱导表达16 h,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蛋白表达在上清液中,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编码的Boophilin-H2重组蛋白大小在35 000左右,纯化Boophilin-H2重组蛋白进行抗凝活性检测表明,重组蛋白能显著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并具有浓度依赖性,重组蛋白对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时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构建Boophilin-H2表达载体,其表达产物具有很强的APTT抗凝活性,揭示了重组蛋白发挥作用在内源凝血途径,可能作用于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Ⅺ、Ⅻ从而阻止血液凝固,为进一步蜱类防控疫苗和抗凝血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目的 探讨银屑病治疗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 NB-UVB)照射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 cells)中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将常规培养后的HaCaT细胞分为2组,第一组HaCaT细胞采用不同剂量的NB-UVB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100、200、 400 mJ/cm2,并分别培养3、12、24 h后进行处理;第二组HaCaT细胞分别经1.0、12.5、25.0 μmol/L浓度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PDTC)预处理后,采用400 mJ/cm2 NB-UVB进行照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细胞培养裂解液中CCL20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aCaT细胞中的CCL20,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20蛋白表达。结果 NB-UVB照射后,HaCaT细胞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20蛋白表达水平随着NB-UVB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B-UVB照射后,HaCaT细胞中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与单纯NB-UVB处理组相比,PDTC预处理的HaCaT细胞中,CCL2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随着PDTC剂量增加,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结论 NB-UVB能够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调节HaCaT细胞趋化因子CCL20的表达和分泌。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情况,评估人群健康风险,为饮水卫生管理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南省2012—2021年14 037份农村饮用水开展硝酸盐监测,采用《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的环境健康风险模型分析硝酸盐含量和评估人群健康风险。结果 海南省2012—2021年共开展监测水样14 037份,硝酸盐浓度中位数为0.70 mg/L,达标率为97.08%,年度间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82,P<0.001)。枯水期、丰水期达标率分别为97.18%、9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3,P>0.05);以地表水为水源、以地下水为水源达标率分别为98.95%、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98,P<0.001);出厂水、末梢水达标率分别为96.81%、97.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9,P>0.05);各市县达标率范围为90.41%~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779,P<0.001)。10年间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部分年龄段人群的最大非致癌风险有出现大于1,其中1~<2岁人群的平均非致癌风险和最大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052和4.022。非致癌风险随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1~<2岁人群达到最高值,后随人群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硝酸盐含量和最大非致癌风险高值主要集中在海口市、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儋州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下文称陵水县)、定安县和昌江黎族自治县(下文称昌江县)的局部乡镇,其中昌江县昌化镇、陵水县新村镇、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昌江县海尾镇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分别达到4.022、3.656、3.148、2.998,对人体存在长期暴露的非致癌风险。结论 海南省2012—2021年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整体较低,但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地区应在管网规模化建设、水处理工艺改造、污染源控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 NP)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谱分布,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N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非NP组患儿进行对比,总结其临床症状、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33例NP患儿,男64例,女69例,中位年龄7岁;61例非NP组患儿,男38例,女23例,中位年龄6岁。NP组患儿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精神反应差、拒食/脱水征、肺外并发症比例均较非NP组升高(P<0.05)。NP患儿住院天数18 d,发热持续时间12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44×109/L,C反应蛋白37.44 mg/L,降钙素原0.207 ng/mL,红细胞沉降率40 mm/h,D二聚体 1.99 μg/mL,乳酸脱氢酶455 U/L,血清铁蛋白233.8 μg/L,以上指标较非NP组均升高(P<0.05)。NP组患儿胸部增强CT检查坏死病灶出现在病程第(17.47±6.56)天,部分合并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肺不张、肺栓塞等,伴随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支气管镜下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黏膜糜烂坏死、痰栓阻塞、米汤样分泌物等改变。NP组患儿129例(97.0%)检出病原体,阳性病原体前5位依次为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腺病毒、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单一病原感染76例(57.1%),混合感染53例(39.8%),混合感染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精神反应差、拒食/脱水征、肺外并发症及应用丙种球蛋白比例高于非混合感染组(P<0.05)。经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良好,个别遗留呼吸系统后遗症。结论 NP患儿病程长,感染指标高,易出现肺内外并发症、肺功能损害,胸部增强CT扫描及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及早识别NP。2023年NP感染病原以耐药肺炎支原体为主,部分患儿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4—2023年农药中毒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海南省农药中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海南省2014—2023年农药中毒病例资料,对所收集病例资料的时间分布、人口学特征、地区分布、中毒农药种类及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2023年海南省共报告农药中毒1 561例,死亡68例,年均发病率为1.60/10万,总病死率为4.36%。中毒类型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1 227例,78.60%);中毒高发年份为2019年(210例,13.45%)、2018年(209例,13.39%)和2016年(204例,13.07%);以第三季度居多(440例,28.19%),生产性中毒高发于7—9月,非生产性中毒高发于5月、1月和8月;中毒病例以男性为主(832例,53.30%),男女标化病例比为1.05∶1;年龄为(42.10±19.81)岁,高发年龄段为35~<45岁组(305例,19.54%)、45~<55岁组(293例,18.77%)和 25~<35岁组(285例,18.26%),总病死率以65~<75岁组(6.84%)最高;总发病率居于前3位的地区为临高县(103.68/10万)、五指山市(71.85/10万)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64.88/10万);导致中毒的农药品种主要为除草剂(590例,37.80%)和杀虫剂(582例,37.28%),农药品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23,P<0.05),中毒病死率居于前3位的农药种类分别为百草枯(16.15%)、甲胺磷(14.29%)和敌敌畏(12.50%);农药中毒病例呈现年度分布不均的特征,10年总病例、生产性中毒及非生产性中毒病例随年度均呈线性发展趋势(Z=5.027、4.654、3.241,均为P<0.05)。结论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海南省现阶段农药中毒防控的重点,建议通过多部门联合采取加强农药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农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及加强基层精神卫生建设等综合措施预防农药中毒的发生。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tuberculosis)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23年6—12月住院患者292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160例(男性81例,女性79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组132例(男性72例,女性60例)。对所纳入的292例患者进行MTB特异性双因子(IFN-γ、IL-2)检测、分枝杆菌培养(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mediated PCR, qRT-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AT-TB)和痰涂片检查,评价MTB特异性双因子的诊断效能,并比较双因子血清学方法、细菌学方法(分枝杆菌培养、痰涂片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qRT-PCR、SAT-TB)对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差异。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MTB特异性双因子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0.63%、80.30%、83.23%、77.37%和0.61。与qRT-PCR、SAT-RNA、痰涂片检查和分枝杆菌培养相比,双因子检测的灵敏度(χ2=66.117、96.008、103.789、76.650,均P<0.001)、约登指数和Kappa值均高于其他4种检测方法,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8、1.865、0.000、0.139,均P>0.05)。方法学比较中,血清学组的阳性率为80.63%,高于细菌学组(31.20%)和分子生物学组(38.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101,74.645;均P<0.001)。结论 MTB特异性双因子检测方法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作为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免疫学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目的 查明成都市2个区聚集性疫情事件发生的原因,快速控制事件发展,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 2020年7月—2021年10月,成都市2个区先后发生3起以发热、咽痛为主要表现的聚集性疫情,通过对工业园区及学校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排查,开展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建立病因假设。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的方法开展分析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现场勘察等方式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情况开展调查,进一步找出可能存在危害环节及危险因素。采集患者呼吸道、肠道生物样本及环境样本对呼吸道和肠道常见致病菌进行快速筛检、细菌培养及PCR检测。结果 3起事件分别搜索到病例65人(罹患率21.5%)、158人(罹患率29.2%)及93人(罹患率1.0%)。临床表现均以发热、咽痛、乏力为主要表现,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皮疹等其他症状。流行曲线均提示为点源暴露模式,空间无聚集,人群无特殊。3起事件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均提示发病前3 d食堂内部分食品可能为危险因素。食品卫生学调查发现,3起事件发病前均存在没有凉菜加工间但提供凉拌菜的情况,事件B在发病前约1周有食堂切配人员手外伤未调离工作岗位。3起事件均从多名病例咽拭子中检出停乳链球菌,其中事件B食堂从业人员中也检出型别一致的停乳链球菌。结论 3起事件均是由停乳链球菌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动物性食品原材料被污染或者从业人员感染后仍从事食品制作,食堂均提供凉拌菜且制作过程不规范等可能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提示今后要高度关注停乳链球菌导致的发热聚集性疫情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23年报告的猴痘确诊病例流行特征和临床特征,为猴痘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借鉴。方法 资料来源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截至2023 年12月31日报告的现住址为四川省的猴痘确诊病例个案信息,以及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采用Excel 202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绘图,SPSS 2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基本特征。结果 四川省于2023年6月30日报告首例猴痘病例,7—8月为报告发病高峰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猴痘病例141例。病例以男性(99.3%)、30~<40岁(49.6%)、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占男性病例的93.0%)为主。35.4%的病例自述有HIV感染史。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为2~90 d,M(P25,P75)为4(6,8) d。病例潜伏期为1~21 d,M(P25,P75)为7(4,10) d。发现方式以主动就诊为主(96.4%)。病例的首发症状以皮疹(70.9%)、发热(31.2%)为主。主要症状为皮疹(95.7%)、发热(55.3%)和淋巴结肿大(35.5%)。结论 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MSM人群中,应充分利用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服务体系进行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及时监测猴痘病毒的变异,尤其加强入境病例的监测;落实病例的早发现早管控,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目的 深入探究云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2005—2022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JRP) 4.9.1.0软件对病例数进行回归统计分析,采用GeoDa1.14.0.0软件对病例分布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云南省2005—2022年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301 08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98/10万;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4.51%);男性发病率(39.47/10万)高于女性(32.23/10万);发病年龄以≤3岁组为主(占70.84%);发病季节趋势显著,呈双峰分布;病原学诊断以病毒感染为主(占99.06%);年均发病率排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昆明市(83.27/10万)、玉溪市(67.70/10万)、西双版纳州(63.31/10万);发病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共探测到17个“热点”地区(分布在昆明市、玉溪市和楚雄州)和22个“冷点”地区(分布在大理州和临沧市);2005—2022年总人群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2022年间男性与女性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发病率在2005—2019年均呈上升趋势,0~<1岁、1~<2岁组在2019—2022年间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保山市、大理州、迪庆州、红河州、丽江市、怒江州、昭通市7个州(市)整体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2005—2022年云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具有明显的人群特征、季节性和空间聚集性,流行趋势变化明显,发病率总体仍呈较高水平,各州(市)应掌握当地疫情发展趋势,探索引起聚集的原因和机制,进一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