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纪洵敏, 梁宇恒, 何炽明, 肖微, 彭晓放, 谭丽容, 曾宏强, 唐颜, 柯昌文, 张磊
目的 观察穿心莲内酯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es 71, 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A16)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 CPE)法和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对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human rhabdomyosarcoma cells, RD)的最大无毒剂量和穿心莲内酯对感染细胞后的EV71和CA16体外抑制作用;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穿心莲内酯溶液对EV71和CA16中VP1基因,RD细胞中3种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 在基因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对RD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为78 μg/mL;手足口病毒感染细胞,随后分别经78.00、39.00、19.50、9.75、4.88、2.44 μg/mL的穿心莲内酯溶液处理,感染EV71病毒的细胞存活率增加至(82.41±1.76)%、(79.54±2.91)%、(81.02±1.99)%、(71.81±2.26)%、(52.87±1.51)%和(50.41±0.93)%,感染CA16病毒的细胞存活率增加至(81.00±0.64)%、(79.72±1.38)%、(61.59±3.47)%、(53.37±0.53)%、(52.41±1.37)%和(43.69±0.40)%,表明穿心莲内酯能明显降低EV71和CA16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手足口病毒感染后,用78.00、39.00、19.50、9.75 μg/mL的穿心莲内酯溶液给药,显示EV71和CA16中VP1,RD细胞中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量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结果表明手足口病毒感染后,用穿心莲内酯溶液给药,对手足口病毒的VP1 基因表达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能降低IL-1β、TNF-α、IL-6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明显的体外抗EV71和CA16病毒的效果,其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从而发挥抗EV71和CA16病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