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
    赛雪,何兴,潘卫庆
    2013, 13(8): 915-9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稳定、高效的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体外灌注、11.5% Optiprep 密度梯度离心、CD11b 磁珠阴性分选方法相结合分离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星状细胞。结果11.5%Optiprep 密度梯度离心后细胞得率可达到(7.66±2.43)×106 个/ 鼠,存活率为96%~98%。CD11b 磁珠阴性分选后肝星状细胞得率可达到(3.9±1.33)×106 个/ 鼠,CD11b、F4/80 双阴性细胞纯度为90.8%~95.8%。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星状细胞分离方法稳定、高效,能够有效去除kupffer 细胞的污染,为进一步研究HSC 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功能提供基础。
  • 论著
  • 论著
    陈枝岚,王晶,宋成文,谢守珍
    2013, 13(8): 918-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HPV 检测对无EC/TZS 成分、涂片阴性的妇女中进行疾病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我们对2009 年1 月和2012 年1 月44192 例宫颈液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年龄和有无EC/TZ 成分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进行分组,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DNA 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共44192 份子宫颈涂片标本,有EC/TZ 及无EC/TZ 所占比例分别为62.87%、37.13%;整体LSIL 检出率为0.78%,HSIL 检出率为0.32%。在44192 份样本中,总体比较,有EC/TZ 组LSIL(P<0.001)、HSIL(P<0.001)检出率高于无EC/TZ 组,差异显著;在LSIL 组,各年龄段间,以及总体比较,有EC/TZ 组HPV 检出率与无EC/TZ 组无显著差异(P=0.125)。在HSIL 组,总体比较,有EC/TZ 组HPV 检出率与无EC/TZ 组无显著差异(P=0.438)。即LSILs 和HSILs 妇女按照EC/TZS 进行分组后,hrHPV 检出率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hrHPV DNA 检测对有或无EC/TZS 妇女可进行客观有效的分层,是对无EC/TZS 成分、涂片阴性的妇女进行疾病风险评估的有用的辅助工具。
  • 论著
    周淑萍,郭敏,蒋湘玲,郭骏成,许晨耘,陈峰,刘涛,吴多育
    2013, 13(8): 922-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初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8、TNF-α 及血浆皮质醇含量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0 例PTSD 患者和50 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的方法对PTSD 患者血清IL-2、IL-6、IL-8、TNF-α 及血浆皮质醇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TSD 组血清IL-2、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皮质醇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PTSD 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异常,IL-2、IL-6、IL-8、TNF-α 及血清皮质醇可能在PTSD 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 论著
    王敬忠,刘涛*,房师松,王昕,程小雯,张仁利,程锦泉
    2013, 13(8): 925-9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单碱基延伸终止结合荧光偏振技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快速检测B 型流感By(B/Yamagata)和Bv(B/Victoria)亚系的新方法。方法从GenBank 下载By 和Bv 血凝素(HA)基因各50 条序列, 通过MEGA 软件进行分析,利用Primer Premier 5.0 设计B 型流感病毒亚系特异性引物和单标记延伸引物,建立单碱 基延伸终止法与荧光偏振检测方法。结果40 株Bv 和40 株By 病毒用单碱基延伸终止法与荧光偏振检测,与传统的基因测序结果一致性达10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判读结果直观明确、检测费用低,适合于流感监测实验室对流感病毒的快速分子诊断。
  • 论著
    郑晶,谢富生
    2013, 13(8): 928-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金属蛋白酶(vvp)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性。方法采用pET-32a 质粒构建vvp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BL21(DE3)宿主菌中用异丙基-β-D- 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目的重组金属蛋白酶蛋白rvvp 表达,采用His-Ni 亲和层析法提纯rVvp,SDS-PAGE 检测表达和提纯效果。采用兔抗Vv 全菌抗体的Western Blot 鉴定其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结果在1mmol/L IPTG 诱导下,rvvp 产量较高。提纯的rvvp 经SDS-PAGE 后仅显示分子量为86KD 的单一蛋白条带。重组蛋白rvvp 能与兔抗Vv 全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创伤弧菌vvp 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rvvp 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可作为Vv 免疫检测试剂盒及疫苗的抗原。
  • 论著
    程庆,邓湘东,曹卉,王顺兰,张应爱,李金东,刘振湘,白志明
    2013, 13(8): 931-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培养高纯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取雄性6~8 周龄SPF 级S-D 大鼠,采用改良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细胞整体融合度达70%~80%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贴壁性能,在P2 代时以流式细胞仪鉴定检测细胞表型。结果P1 后镜下无圆形细胞,细胞形态逐渐趋于完全一致。细胞均表现典型之贴壁特性;首次达到80%融合度时间为9~11d,P1 至P2 为7~8d,P2 至P3 为5~6d。至P3 时后,每只大鼠约可得MSCs 3~5×106个细胞。细胞表型CD29 阳性率为99.6%,CD90 阳性率为94.9%,CD44 阳性率为68.1%;CD34 阴性率为98.6%,CD45阴性率为99.9%。结论应用改良贴壁法较为简单、易行,不需要离心等操作,基本排除了非目标细胞的污染,降低对细胞的损害,生物学特性完整,获得纯度较高的MSCs。
  • 论著
    朱嵩,闫歌,刘相萍,甄天民,张昕,王怀位,赵玉强,孙传红, 程鹏,王海防
    2013, 13(8): 935-9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转苏云金杆菌CrylVD 基因蓝藻实验室对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不同龄期幼虫杀灭效果。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工程藻,分别作用于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敏感品系III 龄幼虫,以及它们不同龄期的幼虫,并设计阴性及空白对照,分别于24H、48H 计数死亡率,从而分析基因蓝藻的杀蚊幼毒效。结果工程藻对三种蚊种III 龄幼虫均具有杀灭作用,对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幼虫杀灭效果较高,对中华按蚊幼虫效果较差。48H对以上三种蚊虫III 龄幼虫的杀灭率分别为100%、100%和42%;工程藻对低龄幼虫的杀灭效果高于高龄幼虫,即龄期越低对工程藻的敏感性越高,杀蚊毒效与龄期呈负相关。结论转苏云金杆菌CrylVD 基因蓝藻具有明显杀蚊幼效果,为今后蚊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
  • 论著
    胡志洪,王玲 ,国春龙,宋新灵
    2013, 13(8): 938-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CXCR4 shRNA 对胶质瘤细胞U251 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为CXCR4 shRNA 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imineTM2000 将CXCR4-shRNA 转染U251 细胞,MTT 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Transwell 侵袭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转染非特异的pGPU6/GFP/NC 组和未转染组比较,转染CXCR4-shRNA 载体pGPU6/GFP/Rac1-421 组的U251 细胞CXCR4 mRNA 显著降低(P<0.05),并且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减弱(P<0.05),侵袭到滤膜底面的细胞数为36.67±9.76,分别低于对应的pGPU6/GFP/NC 组和未转染组(P<0.05)。结论CXCR4 shRNA 载体pGPU6/GFP/Rac1-421 可下调U251 细胞CXCR4 的表达,抑制U251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提示CXCR4 在胶质瘤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论著
    莫菁莲
    2013, 13(8): 941-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的抗脓毒症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黄芪甲苷分别于小鼠CLP 术前、术后1 h 两次灌胃给药。结果黄芪甲苷显著提高实验性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肺湿、干重比,降低血清MPO、NO、LDH、AST、ALT 水平,降低肝脏组织中iNOS 和IL-1β mRNA 表达。黄芪甲苷还能提高肝脏组织中蛋白C(PC)mRNA 和内皮细胞蛋白C 受体(EPCR)mRNA 表达,恢复受损的PC 系统。结论黄芪甲苷对脓毒症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炎及上调PC 系统有关。
  • 论著
    杨安岚,王兴立,牛牧
    2013, 13(8): 944-9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他卡西醇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迁移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作用。方法由青少年的包皮中分离黑素细胞,用不同浓度他卡西醇完全培养基培养的黑素细胞,采用Transwell 微孔膜法研究黑素细胞迁移,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结果他卡西醇可促使黑素细胞迁移,并诱导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 高。结论他卡西醇可能通过诱导黑素细胞钙离子升高从而促进黑素细胞的迁移
  • 论著
    吴成杰,潘正斐
    2013, 13(8): 947-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1- 溴-3 氯丙烷在磷酸哌喹中的GC 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采用DMF 萃取。色谱系统采用DB-1(30m×0.320mm,3.0μm)气相色谱柱,柱温为程序升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分流比为5:1。结果1-溴-3 氯丙烷在1~15μg/ml 内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 为1.67%(n=9)。精密度RSD 为0.47%(n=6)。最低检测浓度为0.2272μg/ml,可检出样品中含有0.002%的1- 溴-3 氯丙烷。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且专属性强。
  • 论著
    刘桂荣,曲梅,张新,吴晓娜,李锡太,贾蕾,严寒秋,梁志超,王全意
    2013, 13(8): 950-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宋内志贺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检测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等方法对北京地区2001~2009 年50 株志贺菌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50 株中,ipaH、set1、sen 三种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98%,18%和78%。选取19 株流行病学和遗传背景无关的菌株,进行MLST、MLVA 与PFGE 分型方法的比较,MLST 为1 个序列型ST152 complex:adk(11)、fumC(63)、gyrB(7)、icd(1)、mdh(14)、purA(7)、recA(7);MLVA 被分成15 个型别,D 值为0.9708;PFGE 分成12 个型别,D 值为0.9532。MLVA 初筛得到的8 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位点用于扩大菌株分析,发现50 株志贺菌被分为21 个MLVA 的型别,TS002 和TS001 为主要型别。结论北京地区近年来流行的宋内志贺菌存在毒力基因的丢失,MLVA 分子型别复杂,存在多克隆来源,提示需要进行连续系统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 论著
    琚雄飞,方巧云,许岸高,梁立环,丘文清
    2013, 13(8): 953-9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惠州市甲型H1N1 流感流行状况,为有效防控甲型H1N1 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2 年惠州市甲型H1N1 流感流行状况;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惠州市人群甲型H1N1 流感病毒的感染水平。结果2009~2012 年惠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平均ILI 就诊百分比(ILI%)为7.88%,共报告甲型H1N1 流感279 例。采集鼻咽拭子2 230 份,甲型H1N1 流感核酸检测阳性219 份,阳性率为9.82%,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5~ 岁组(24.45%),最低的年龄组为0~岁组(3.43%)。三次横断面调查共抽取调查对象480 人,甲型H1N1 流感病毒抗体阳性人数121 人,阳性率为25.21%。三次调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0%,36.25%和9.38%,人群甲型H1N1 流感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及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过甲型H1N1 流感疫苗和未接种过甲型H1N1 流感疫苗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6,P<0.05)。结论惠州市甲型H1N1 流感疫情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得到有效防控,今后应定期在人群中开展流感病毒抗体监测,以便了解人群对流感流行株的免疫保护和病毒抗原变化,为防控流感提供重要依据。
  • 论著
    符祥俊,姚红霞,吴从明,陈文婷,史鹏程,孙竞,刘启发
    2013, 13(8): 957-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15 例(6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 例慢性髓系白血病和1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allo-HSCT。预处理方案包括:4 例氟达拉滨(Flu)+ 阿糖胞苷(Ara-c)+ 全身放疗(TBI)+ 环磷酰胺(CY)、5 例TBI+ CY+ 依托泊苷(VP-16)、2 例TBI+ CY、4 例白消安(Bu)+CY。以环孢素A、霉酚酸酯、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加短程甲氨蝶呤预防aGVHD。结果15 例患者发生肠道aGVHD 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9(19-143)d,Ⅲ度aGVHD 8 例,Ⅳ度aGVHD7 例。经治疗,7 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 例部分缓解,5 例疗效欠佳,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结论肠道aGVHD 是allo-HSCT 后常见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 论著
    王学东,陈新峰,黄峰,袁飞,汤能颖 ,吴锋,朱振球,胡一河
    2013, 13(8): 960-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评估长江江滩钉螺能否通过长江水流扩散进入长江河口段苏南区域。方法开展长江流速和流向测定,潮位和涨潮速度观察;进行不同流速下钉螺从漂浮物上脱落试验;对白水滩高程测定,计算江水淹没芦苇滩天数。结果江阴鹅鼻嘴段的流速均在2m/s 以上, 钉螺在1.951m/s 以上脱落比较明显;长江河口段苏南区域流速在1.9m/s 以下;在最低潮位流速最大,长江水顺流而下,涨潮时流速减小,流向与与主流向形成夹角,直至成为反方向逆流;张家港闸观察点2007 年度潮位最高值5.98m,平均2m 以上,潮位差最大3.31m,平均2m 以上;低潮位时,潮水在坡度0.0042~0.0014。江滩上的涨潮速度为25m/h,在高潮位时,潮水在坡度0.0085~0.0086。江滩上的涨潮速度为88m/h;全年高潮位超过白水滩淹没芦苇滩的时间330d,低潮位超过白水滩7d(其中淹到芦苇滩2d)。结论江阴鹅鼻嘴段的高速水流是长江下游拦截钉螺的天然屏障;潮水顶托可能将残存的钉螺卷入江水;持续的大水可能会成为上游钉螺进入长江苏州段的最大隐患。
  • 论著
    钟庆洪,李静媚,陈应坚,徐亚军
    2013, 13(8): 964-9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现况,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2 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龙岗区801 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的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和人偏肺病毒等7 种病毒共15 个亚型。结果流感样病例的病毒总阳性率为52.4%(420/801),其中FLU-A 检出率最高(27.8%),其后依次为FLU-B(15.7%)、HRV(3.6%)、ADV(2.2%)、RSV-A(1.0%)、PIV-1 (0.6%)、RSV-B 和CoV-OC43 (0.4%)、CoV-229E 和hMPV-A(0.2%)、hMPV-B(0.1%),而PIV-2、PIV-3、CoV-NL63 和CoV-HKU1 四个亚型未检出。7 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高峰分别在2011 年2 月(69.9%)和2012 年1 月(85.0%)。7 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以春夏季多发,春夏季与秋冬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 以春夏季多发,春夏季与秋冬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 以冬季多发,冬季与春夏秋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PIV、RSV、CoV、hMPV 全年基本为散发分布。不同年龄组的病毒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中0~4 岁组7 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均有检出,5 岁以上组主要以FLU 为主。结论加强常见呼吸道病毒监测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论著
    刘巧,鲁建瑜,许玉军,裴东怒,马岳绒,钟娜,吴伟伟
    2013, 13(8): 967-9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7~2012 年胎传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梅毒母婴传播策略提供参考根据。方法对2007~2012 年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胎传梅毒卡片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海南省2007~2012 年共报告胎传梅毒614 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1.39:1。确诊年龄以出生后一岁内为主,占总发病例数的90.39%。胎传梅毒报告数前五位的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海口市、文昌市、三亚市、儋州市、琼海市。结论胎传梅毒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政府应增加胎传梅毒防治经费投入,加强婚检和产前梅毒检测,扩大孕产妇和育龄妇女梅毒筛查的覆盖面,特别应加强早期妊娠妇女梅毒的筛查和规范治疗。
  • 论著
    邓萍,王丹妹
    2013, 13(8): 969-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海南省事业单位干部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海南省事业单位干部共18 311 人体检结果;了解该群体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情况。结果受检人员代谢性疾病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为脂肪肝(32.23%),依次为高胆固醇血症(28.82%)、高甘油三酯(25.06%)、超重(21.12%)、高尿酸 血症(14.71%)、高血糖(8.93%)、高血压(4.50%)、肥胖(2.26%)。男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全省事业单位干部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有关部门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
  • 论著
    李顺祥,李再友,张洪军,赵金仙,高良敏
    2013, 13(8): 971-9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称为“新农合”)下法定传染病在玉溪市农村居民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经济负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了2005~2012 年新农合9 344 例住院病例的住院费用、补偿情况等进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005~2012 年,玉溪市9 344 例保销新农合的法定传染病住院直接经济负担为1 139.7 元/ 例,维持在1 000 元/ 例;补偿比为47.8%/ 例,中位实际补偿比逐年增加,由2005 年的19.7%上升到2012 年的72.6%。多因素分析显示:年度、年龄两个因素与实际补偿比呈正相关,就诊医疗机构级别、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实际补偿比呈负相关(P 均<0.001)。结论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农村居民法定传染病经济负担的作用,探索适当提高重大、慢性传染病补偿比可成为减低负担有效途径之一。
  • 论著
    袁月明,袁梦,陈辉,俞慕华
    2013, 13(8): 975-9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了解其病人分离株(下称 病人株)与环境分离株(下称环境株)的耐药特点。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从医院 病人标本及环境标本中分离的85 株SA 菌进行耐药性试验及分析研究。结果85 株SA 菌对15 种抗生素的总耐 药率为38.4%,其中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均耐药,对奎奴普汀/ 达福普丁、呋喃妥因均敏感;病人株与环境株对15 种抗 生素总耐药率差异较小,但对庆大霉素等7 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则是病人株明显高于环境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检出率为14.1%(12/85),全为病人株中检出,环境株中未发 现。结论SA 菌特别是MRSA 菌存在多重耐药性,病人株中MRSA 检出率明显高于环境株。同时环境株存在较高 耐药水平,对某些药物耐药性甚至高于病人株,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论著
    陈晓,庞武贵,罗凯,朱和斌
    2013, 13(8): 978-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评价玉林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 年)实施效果,为玉林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2 年以来玉林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初诊患者登记本、结核患者登记本、季报表、月报表、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和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对玉林市10 年期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2~2010 年全市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 950 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12 159 例,新涂阳患者治愈率87.51%以上。共有10 918 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恢复了健康,避免了9862 名健康人患上肺结核病,挽回了671.82 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和7.16 亿元的社会总价值。结论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良好,DOTS 覆盖率、新涂阳患者发现率、新涂阳患者治愈率、转诊率都达到了规划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论著
    张森淼,彭华,陈访梅,黄小雄
    2013, 13(8): 981-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惠州市近5 年性病报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当前的性病防治策略。方法对2008~2012 年惠州市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性病病例进行流行性学特征分析。结果5 年来惠州市共报告性病16919 例,报告最多的是梅毒7135 例,占42.17%,其中隐性梅毒占梅毒报告病例的60.49%;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尖锐湿疣逐年增加;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1:1;性病报告数主要集中在20~40 岁性活跃人群,60 岁以上(8.36%)报告病例逐年增多;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家务及待业、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报告病例最多的是惠城区,共报告7929 例,占总报告病例46.86%。结论目前惠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呈现逐年增长,梅毒的增加尤其明显,所以当前性病防治策略应当以控制梅毒作为切入点,依托性病门诊,加大对性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 论著
    吴清芳,谭卫国,吕德良,罗道泉,管红云
    2013, 13(8): 984-9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作用,为改进医防合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 年深圳市疑似肺结核患者网络登记报告信息及报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 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逐年提高,由2005 年的59.4%提高至2012 年90.4%;2005~2012 年登记活动性肺结核中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占86.4%;2009~2012 年网络报告肺结核患到位排除率69.6%。结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有利于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医疗卫生机构是发现肺结核病的主要场所,应加强结核病诊断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 论著
    曾玲荣
    2013, 13(8): 987-9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南山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 年在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 门诊进行自愿咨询检测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 年南山区VCT 门诊求询者共730 人,其中男性占85.62%(625 人),女性占14.38%(105 人);未婚者占64.66%,年龄集中在15~44 岁,占96.99%,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者占88.49%。初筛并确认HIV 抗体阳性者21 例,阳性检出率为2.88%;全部为男性。在不同婚姻状况中,离异或丧偶者的阳性率最高(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 阳性者的感染途径,全部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危险性行为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结论 应加大宣传力度,规范VCT 门诊,开展咨询员培训,提高咨询技能,推动VCT 门诊的普及和发展。
  • 论著
    王琳彬
    2013, 13(8): 990-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城区流动人口中结核病患者诊断延误情况和向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儋州市区2010年9 月1 日~2011 年8 月30 日期间诊治的42 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就诊经历和治疗转归资料,分析该部分结核病患者诊治延误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2 例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 例,女性患者有20例,城区24 例(57.14%),农村18 例(42.86%)。90.48%(39/42)患者的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因症就诊发现病人38例,占病人总数的90.48%,健康检查3 例,占7.3%;其它1 例,占1.2%。误诊时间为3~23d,平均12d。首诊延误(14.17±2.21)d,病人延误(30.19±9.28)d,医生延误(21.46±7.38)d,治疗延误(1.52±0.54)d。执行全程督导化疗(DOTS)治愈40 例患者,治愈率为95.3%,治疗失败2 例,占4.76%。结论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知识缺乏,对专业机构不了解,普遍存在诊治延误情况,不但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可导致传染源扩散。因此,应裁决包括加大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力度,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建活动在内的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便提高结核病发现率和治愈率。
  • 论著
    谢海英,许声文
    2013, 13(8): 992-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县手口足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 年网络直报系统归属为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130.22/10 万;13 个乡镇均有手足口病例发生,发病率最高的是文罗260.30/10 万,不同乡镇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最小为25d,最大25 岁,5 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5%;在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4~6、9~12 月份,两个高峰期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83.8%。结论应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规范手足口病诊治,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
  • 论著
    熊程,钱岚,薛根山
    2013, 13(8): 994-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429 名环卫工人健康体检资料,了解环卫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因素,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结果在429 名受检人员中仅42 人所检项目完全正常,占受检总人数的9.79%,发现各类疾病和指标异常者387 人,占受检总人数的90.21%。指标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由20~29 岁年龄组的77.94%,上升至50~59 岁年龄组的95.83%。男女性异常结果检出率分别为88.62% 和93.24%, 结论环卫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 论著
    陈远东
    2013, 13(8): 997-9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广西崇左市2005~2012 年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狂犬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 年崇左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崇左市2005~2012 年共报告狂犬病116 例,年均发病率为0.68/10 万,病死率为100%。7 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宁明县43例,其次是龙州县18 例,江州区和扶绥县各16 例,4 县(区)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17%。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7:1,发病主体以农民为主(78.45%),其次是学生(6.90%)和散居儿童(5.17%)。夏秋季为狂犬病高发季节,农村地区养犬数量多,犬只免疫率低,伤口处理不及时和不规范,没有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狂犬病高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控制犬只数量、提高犬只的免疫率,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的治疗率是有效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 论著
    李秀霞,罗燕,胡燕美
    2013, 13(8): 100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宾阳县居民慢性病流行状况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00 个调查户,采用KISH 表法,从600 个调查户中抽取600 名18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2.2%、3.3%,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及超重所占比例分别为32.3%、25.3%、38.0%、72.3%、27.7%和23.7%。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及其危险因素处于高水平状态,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缺乏身体活动、超重和肥胖为宾阳县18 岁及以上的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论著
    潘伟,李香营
    2013, 13(8): 1002-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肝血吸虫病的CT 平扫和增强表现,探讨CT 对慢性肝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原学检查或肝穿刺活检证实的慢性肝吸虫病21 例,其中增强扫描16 例。结果21 例患者中,CT 显示肝硬化19 例,肝内均有不同形态的钙化,以分隔状钙化最多,包括网格状或地图样钙化11 例,线状钙化5 例;合并肝内胆管扩张15 例,结肠壁钙化12 例,胆囊结石2 例,脾大9 例,肝癌4 例。结论肝硬化和肝内钙化为慢性肝血吸虫病的主要CT 征象,CT 检查为慢性肝血吸虫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论著
    江朝娜,范平明
    2013, 13(8): 1005-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46 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 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TACE 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 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VEGF 的表达变化和MVD。ELISA 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 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7d、30d 血浆VEGF 水平(292.34±70.74)pg/ml、(189.49±72.66)pg/ml 与对照组(371.36±81.20)pg/ml、(319.24±70.54)pg/ml 比较呈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149,P<0.05)。术后30d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EGF 表达强度分别为(158.4±38.9)和(60.75±14.0),和MVD 分别为(56.6±15.1)和(21.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2.576、t2=2.328、P 均<0.05)。结论TACE 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明显降低肝癌VEGF 表达和MVD,对肿瘤再生血管有一定抑制的作用,巩固和加强了TACE 的治疗。
  • 论著
    陈忠仁
    2013, 13(8): 1008-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12 年9 月~2013 年3 月住院的COPD 急性加重期的196 例患者下呼吸道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抽取静脉血检测呼吸道九联病原体的IgM; 结果196 位患者分离到148 株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8 株(39%),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12 株(8%),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78 株(53%),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多,占64%。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3 代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呼吸道病原九联检只有4 例肺炎支原体阳性。结论AECOPD 患者的下呼吸 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逐年升高,二重感染增加。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抗革兰阴性杆菌治疗,并注意真菌感染,减少细菌耐药性和减少二重感染。
  • 论著
    徐斌,赵海玲,张勇,潘林奇,欧阳葵,陈路明,陈尼卡
    2013, 13(8): 101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与巴曲酶合用对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疗效和机理及合用的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80 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44 例,对照组36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丹红、疏血通静滴。采用BORN-BE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测定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同时对脑梗死发生后2,7,14d 后的梗塞病灶周围水肿带面积及血液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治疗组梗塞病灶周围水肿带面积较对照组减少(P<0.01),治疗组患侧大脑半球阻抗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中MMP-9 含量在不同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巴曲酶合用可 有效的减少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 论著
    张爱秋,李新华,王会琳,曹春蕊
    2013, 13(8): 1013-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 例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 型患者,分为老年组(≥55 岁)36 例,中青年组(年龄<55岁)32例,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病毒学持续应答(SVR)及生化学应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中,老年组在焦虑、抑郁、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抗病毒治疗虽然不良反应较大,但如果坚持完成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与中青年患者相近。
  • 论著
    张立群,修霞,胡志强
    2013, 13(8): 1015-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2 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6 例给予米诺环素胶囊,100mg,口服,每日两次,10d 为一个疗程。治疗组76 例自拟中药经验方清热通淋排毒汤联合米诺环素胶囊。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停药后1 周和4 周分别取尿道分泌物做PCR 检测,并做出疗效判定和记录副作用。结果对照组76 例中:治愈39 例,显效8 例,有效14 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0.26%;治疗组76 例中:治愈57 例,显效12 例,有效4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6.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07,P<0.01)。结论清热通淋排毒汤配合米诺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论著
    蔡冠虎
    2013, 13(8): 1018-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小剂量131 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160 例有131 碘治疗适应症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 例。实验组采用平均剂量为5 mCi131 碘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平均剂量为10mCi131 碘进行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3、T4、FT3、FT4、TSH 的改变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3、T4、FT3、FT4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6 个月后TSH 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治疗完成后6 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33,P<0.05)。结论小剂量131 碘治疗甲亢有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低。
  • 论著
    王景,李晓玲,张莹
    2013, 13(8): 102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珠池医院2010~2012 年疑似预防接种反应(AEFI)发生特征,了解预防接种安全性,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AEFI 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珠池医院2010~2012 年共报告AEFI 为273 例,发生率为70.47/10 万,3 年分别为132 例(110.20/10 万),67 例(55.24/10 万),74例(50.58/10 万),一般反应有246 例占90.11%,偶合反应24 例,占8.79%,异常反应3 例,占1.10%,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一类疫苗发生AEFI 为205 例,发生率为71.52/10 万,以百白破、白破二联、含麻疹类疫苗、A 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为主,二类疫苗发生AEFI 为68 例,发生率为67.51/10 万,以甲型流感(裂解)疫苗、流感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狂犬疫苗、23 价肺炎疫苗为主。2010 年、2011 年一类疫苗之间、二类疫苗之间AEFI 发生率差别均有显著性。结论认真做好接种前告知、接种规范培训、接种后观察工作,同时开展AEFI 诊断、处理、调查培训,可以有效减少AEFI 和接种事故的发生,同时能提高AEFI 监测的准确性。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付姣,符生苗,马志超
    2013, 13(8): 1023-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儿童锌和维生素D 含量。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锌含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5- 羟基维生素D 含量,用u 检验统计分析阳性组与对照组的锌、25- 羟基维生素D 含量,用χ2 检验统计分析两组的锌和维生素D 缺乏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锌和25- 羟基维生素D 含量分别为(75.33±16.03)μmol/L、(27.08±13.76)ng/ml,缺乏率为17.85%、8.57%;阳性组锌和25- 羟基维生素D 含量分别为(65.06±17.11)μmol/L、(26.64±12.82)ng/ml,缺乏率为35.71%、15.71%,两组的锌含量(u=5.185,P<0.05)和缺乏率都有显著差异(χ2=11.38,P<0.05),25- 羟基维生素D 含量(u=0.276,P>0.05)和缺乏率无差异(χ2=3.35,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及时补充锌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
  • 短篇论著
    肖仁飞,杨姝菲,陈星浩,梁小文,姜清明,石玉珍
    2013, 13(8): 1025-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韶关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PCR 法结合琼脂糖电泳方法对378 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和检测,根据PCR 产物大小直接判定HBV 基因型,应用PCR扩增全S 基因序列-DNA 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确定部分样品的亚基因型,并探讨前S 区编码情况。结果在378 例乙型肝炎患者中B 基因型263 例占69.6%,C 基因型113 例占29.9%,BC 混合型2 例占0.5%。B 基因型中HBeAg 阳性患者占66.5%,抗-HBe 阳性占33.5%。结论广东韶关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 基因型以B 型为主,C 型次之,少量BC 混合型,HBV 复制强弱与病毒基因型无关。
  • 短篇论著
    李鸿斌,朱进,车英,刀天友,唐小英
    2013, 13(8): 1027-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槟榔南瓜子治疗绦虫病的疗效。方法将调查的近1 周内排绦虫节片的314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采用槟榔、南瓜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苯达唑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及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2 天内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为一周内有效率为18.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槟榔、南瓜子、硫酸镁治疗绦虫病有一定的疗效。
  • 短篇论著
    马丽娜,李兴,崔晓红,吴和弟
    2013, 13(8): 1029-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全自动呼吸机(Auto-CPAP)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OSAHS 患者血脂及hs-CRP 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合并OSAHS 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Auto-CPAP 治疗组50 例和对照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呼吸机治疗4 周,比较治疗4 周前后血脂及hs-CRP 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血脂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经Auto-CPAP 治疗后4 周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血浆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Auto-CPAP 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合并OSAHS 患者血脂及hs-CRP。
  • 研究进展
  • 研究进展
    曾春桂,吴浩飞,黄仕和
    2013, 13(8): 1031-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的方式。目前全球需要更有效,可接受的,符合成本效益的和可靠的免疫方法来预防许多致命性疾病。通过人用口服疫苗将有助于提供一种有效的疫苗接种策略,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对于大多数的病原体感染黏膜,用于产生粘膜免疫的口服疫苗可以作为强大的第一道防线。阐明口服疫苗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新一代疫苗。本文阐述了目前获得批准生产的预防5 种疾病的口服疫苗。同时,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是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热点,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
  • 研究进展
    李静,梁张 ,宝福凯,柳爱华
    2013, 13(8): 1035-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莱姆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莱姆病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本文主要从莱姆病的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流行 特征等方面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 研究进展
    康延海,郭敏,邓立群,盛莉,蔡俊宏,陈峰,郭骏成
    2013, 13(8): 1039-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突然遭遇强烈的精神应激后出现的延迟发生而又较持久的应激障碍。本文就多巴胺D2 基因(DRD2),多巴胺D2 受体及多巴胺系统与PTSD 疾病发生及其相关特性方面进行了阐述。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云霞
    2013, 13(8): 1043-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2 例输入性恶性疟就诊经过,分析患者被误诊死亡原因。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体征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2 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不典型,确诊前曾被误诊为多种疾病,应关注出现肝、肾、脑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医疗卫生工作者对从高疟区归国发热患者真正的病因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加之病程进展较快,流行病学接触史,加强对疟疾诊断标准的掌握,提高临床医生对疟疾病例的认识,及时做出诊断,尽早应用抗疟药品,防止疟疾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