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王学东,陈新峰,黄峰,袁飞,汤能颖 ,吴锋,朱振球,胡一河
2013, 13(8): 960-963.
目的为了评估长江江滩钉螺能否通过长江水流扩散进入长江河口段苏南区域。方法开展长江流速和流向测定,潮位和涨潮速度观察;进行不同流速下钉螺从漂浮物上脱落试验;对白水滩高程测定,计算江水淹没芦苇滩天数。结果江阴鹅鼻嘴段的流速均在2m/s 以上, 钉螺在1.951m/s 以上脱落比较明显;长江河口段苏南区域流速在1.9m/s 以下;在最低潮位流速最大,长江水顺流而下,涨潮时流速减小,流向与与主流向形成夹角,直至成为反方向逆流;张家港闸观察点2007 年度潮位最高值5.98m,平均2m 以上,潮位差最大3.31m,平均2m 以上;低潮位时,潮水在坡度0.0042~0.0014。江滩上的涨潮速度为25m/h,在高潮位时,潮水在坡度0.0085~0.0086。江滩上的涨潮速度为88m/h;全年高潮位超过白水滩淹没芦苇滩的时间330d,低潮位超过白水滩7d(其中淹到芦苇滩2d)。结论江阴鹅鼻嘴段的高速水流是长江下游拦截钉螺的天然屏障;潮水顶托可能将残存的钉螺卷入江水;持续的大水可能会成为上游钉螺进入长江苏州段的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