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
    周茜,邢辉,方志明,陈彬,王铮,邵一鸣,廖玲洁,黄汉菊
    2013, 13(6): 65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T215Y和L210W等TAM类突变在B’亚型pol区遗传背景下对HIV病毒的耐药程度和复制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血浆样本来自我国中部地区1名已接受抗病毒治疗且耐药的患者,利用SGA方法获得其3个病毒准种的含TAM突变的pol基因片段,采用PCR引入点突变分别将T215Y和L210W回复突变为野生型密码子,将突变前后的pol区片段替换pNL4-3-BstII感染性克隆的相应片段,构建重组感染性克隆,利用荧光素酶和P24抗原检测分别评价重组病毒的耐药程度和复制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了3个重组感染性克隆pNL-PAT-1、pNL-PAT-2、pNL-PAT-3,TAM类突变分别为:T215Y、M41L/L210W/T215Y和M41L/L210W/T215Y,回复突变后的重组感染性克隆分别为pNL-PAT-1-T215Y(-)、pNL-PAT-2-L210W(-)和pNL-PAT-3-L210W(-);与原始重组病毒比较,T215Y和L210W回复突变后的重组病毒对AZT的IC50分别下降4.9、8.1和2.7倍,感染pNL-PAT-1-T215Y(-)的培养上清中P24含量较原始毒株pNL-PAT-1高,而两株含M41L/T215Y的病毒与含M41L/L210W/T215Y突变病毒的复制能力比较结果并不一致,其中pNL-PAT-2-L210W(-)感染上清的P24含量较原始毒株略有降低,而pNL-PAT1-3-L210W(-)的P24含量则较原始毒株明显升高。结论 在B’亚型pol区遗传背景下,T215Y和L210W均可引起HIV病毒对AZT的耐药程度升高,T215Y还可造成病毒复制能力的下降,但是L210W对复制能力的影响不一,基因多态性可能对病毒的耐药和复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 实验研究
    胡园园,朱雷,赵春红,郝金娟,任莉,邵一鸣,洪坤学
    2013, 13(6): 659-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假病毒感染实验快速筛选可用于HIV-1中和抗体测定的功能性膜蛋白基因。方法 从HIV感染样品中扩増全长膜蛋白基因gp160,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其基因亚型,将HIV-1gp160阳性克隆与pSG3△Env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假病毒并对其感染能力进行分析,筛选功能性膜蛋白基因。结果 克隆和鉴定了我国HIV-1流行毒株的9个功能性膜蛋白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中包括4个CRF07_BC、2个CRF01_AE和3个B亚型毒株,这些gp160膜蛋白基因所制备的假病毒具有良好的感染性。结论 不同亚型HIV-1功能性膜蛋白gp160克隆为选择HIV-1中和抗体测定毒株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 实验研究
    陈佳玉,赵子通,刘远洋,戴玲珊,陈佳琪
    2013, 13(6): 662-6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带有丙肝病毒NS3与CD40L胞外段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球菌表达载体,并探讨其电转乳酸球菌后的免疫原性。方法 在乳酸球菌表达质粒pMG36e的基础上,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G36e-NS3-CD40L。该载体电转乳酸球菌MG1363,口服的方式免疫雄性ICR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抗NS3蛋白抗体,流式法检测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型,CTL杀伤实验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构建了乳酸球菌表达载体pMG36e-NS3-CD40L,该载体成功电转入乳酸球菌MG1363。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后,能诱发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NS3抗原的抗体。流式结果证实,该菌能上调小鼠CD8+ T淋巴细胞和CD4+ T淋巴细胞比率,且以CD8+ T淋巴细胞增加更为显著。CTL杀伤结果显示,该重组乳酸菌能上调小鼠CTL杀伤能力。结论 成功制备了乳酸球菌表达载体pMG36e-NS3-CD40L,该载体转入乳酸球菌并经口服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发高水平的细胞杀伤活性。
  • 实验研究
    张帆,刘守江,魏巍,覃林珍,闫敬,王三清,王健
    2013, 13(6): 664-6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iRNA144-3p和miRNA146a-5p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住院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潜伏感染者和健康对照各30例。采集外周血提取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144-3p和miRNA146a-5p在各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组miRNA144-3p表达显著低于结核潜伏感染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组( P < 0.05),而结核潜伏感染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NA146a-5p表达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miRNA144-3p可能参与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发展,且可能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实验研究
    叶玲,祝胜郎,陈结慧,朱恒梅
    2013, 13(6): 667-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模型中,加入TGF-β1(10ng/ml)预刺激,研究RP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体外转染Smad7至RPMC后,研究其对TGF-β1(10 ng/ml)刺激后RPMCs 中TNF-α和p38表达的影响。p38抑制剂SB203580(10umol/L)预处理RPMCs后,加入TGF-β1(10 ng/ml)刺激,研究抑制p38信号通路后对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0h对照组相比,3 h 、6 h 、12 h TGF-β1刺激组TNF-α表达明显增加(P<0.05)。上调表达Smad7抑制TGF-β1刺激RPMC产生TNF-α的作用,p38抑制剂SB203580亦能抑制TGF-β1刺激RPMC表达TNF-α的作用。TGF-β1参与p38磷酸化的活化,Smad7可抑制TGF-β1对它的激活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组磷酸化(p)- p38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Smad7治疗组p- p38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结论 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中,TGF-β1能促进TNF-α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依赖活化p38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 实验研究
    叶海湄,王铤,林秀云,关清,林丹,李烨,容敏婷
    2013, 13(6): 671-6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水质检测106项中9种卤代烃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应用Hp-5毛细管柱和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 顶空气相色谱法对9种卤代烃混合标准溶液系列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平均回收为90.6%~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1.01%-5.58%, 结论 研究方法一次性完成饮用水中9中卤代烃的分离和测定,简单、快速和灵敏,同时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疾病监控
  • 疾病监控
    林明和,温亮,翁少文,李承毅,陶忠,朱德诚,曾文,黄少玲,张立新,陈雄
    2013, 13(6): 674-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评价和分析万宁市原疟疾高流行地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效果,揭示海南山区消除疟疾的过程和规律,为海南消除疟疾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地区4个乡镇和4个国营农场近10年来疟疾发病率监测、居民疟原虫率监测、外来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和媒介按蚊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显示10年来4个乡镇和4个农场均达到较高的发热病人年血检率(15%~25%),其疟疾发病率变化趋势相一致,疟疾发病率自2010年下降至零、居民疟原虫率和外来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率也下降至零,当地两种主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种群密度已下降至很低的水平。结论 传疟媒介密度大幅度降低,加之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是疟疾得以稳定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当地已步入消除疟疾阶段。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加速了当地消除疟疾的进程。
  • 疾病监控
    赵丁源,杨成凤,王鸣秋,罗军民,王小靖,周丽平,刘勋,皮琦,汪小黎,叶建君
    2013, 13(6): 67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疗机构医生对肺结核患者转诊效果的影响,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低的两个县作为干预县和对照县,干预县由责任医生对需转诊的肺结核患者按项目设计要求进行转诊前的健康教育,对照县维持原工作模式不变;分别对两个县医疗机构报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县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由干预前的23.8 %提高到66.7%(χ2=83.7,P<0.05),亦显著高于对照县转诊到位率41.3% (χ2=19.38,P<0.05)。干预县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基础知识有81.3%来源于转诊医生转诊前的健康教育,显著高于对照县(χ2=53.7,P<0.05);转诊未到位患者中,干预县和对照县分别有46.9%和51.3%是因为不了解结防机构,有40.8%和30.6%是因为转诊医生没解释清楚而未到位。结论 转诊医生对肺结核患者转诊前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转诊到位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转诊医生的健康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疾病监控
    赖永珲,蔡于茂,宋亚娟,洪福昌
    2013, 13(6): 680-6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既往提供过商业性性服务的男男性行为者高危行为特征及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知情同意原则下,对2009~2011年深圳市MSM人群资料应用SAS8.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2 943例MSM中,393例(13.4%)最近半年内提供过商业性性服务,梅毒感染率为24.7%,HIV感染率为9.2%,梅毒合并HIV感染率为5.6%。与既往无商业性性服务的MSM人群相比,既往提供过商业性性服务的MSM人群普遍多性伴;与男性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与男性口交时从不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梅毒感染率、HIV感染率较高。结论 深圳市既往提供过商业性性服务的MSM人群为艾滋病性病易感人群,应对这一亚群引起足够重视。
  • 疾病监控
    幸彩梅,朱秀云,赵丹,张兴树,张洁云,顾美红,张明霞,钱起丰
    2013, 13(6): 684-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早期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技术,以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评价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结核菌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pot技术检测1 242例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 IFN-γ水平,同时平行进行PPD皮试。结果 Elispot在密切接触者以及接触者中家属,朋友的阳性率分别是30%,34.25%和22.1%,PPD相应的结果是13.2%,15.57%和8.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opt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均高于PPD,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47例确诊肺结核患者(发病率达3.78%)中,其中Elispot阳性34例(72.34%),PPD强阳性12例(25.53%);两者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PPD比较利用Elispot诊断结核潜伏感染有较高辅助诊断价值。利用Elispot监测结核密切接触者,有利于早期发现结核病人。
  • 疾病监控
    王万海,任春锋,梅园丁,郭小兵,张世杰,秦东春,贺付成,明亮
    2013, 13(6): 687-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大医院住院患者中HIV抗体初筛阳性率及其变化和科室分布情况。方法 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住院的部分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 共对244 63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HIV抗体初筛试验,其中HIV抗体初筛阳性共291例,总阳性率为0.119%。其中2010年6月~2011年5月检测113 514例,筛查阳性样本89例,阳性率为0.078%;2011年6月~2012年5月检测131 122例,筛查阳性样本202例,阳性率为0.154%,两年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1例初筛阳性患者分布于22个科室,其中高发科室有呼吸内科、感染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皮肤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急诊内科、肿瘤科和肾病风湿科。这些科室发现的HIV抗体初筛阳性者占到总筛查阳性的81.44%,而且呼吸内科、感染科、神经内科和血液科筛查的HIV抗体阳性者则占到总筛查阳性的一半以上(55.33%)。结论 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的HIV抗体初筛阳性率、年度间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科室分布广泛。故应对住院患者实施HIV抗体普遍筛查,及时发现HIV感染者,避免HIV医源性感染。
  • 疾病监控
    李荣健,董柏青,韩彦彬,蓝光华,黄玉满,刘伟
    2013, 13(6): 690-6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吸毒人员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家庭社会支持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广西21家MMT门诊, 对新入组自愿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41.6%未婚且单身、49.7%已婚或同居,12人(1.1%)处于分居状态。对目前婚姻状态,15.2%的调查对象不满意,28.5%感到无所谓。最近3年中,62.0%的被调查者与父母居住在一起,6.8%自己单独居住。13.8%和16.9%的调查对象与有酗酒和吸毒问题的人生活在一起。最近30天,调查对象曾与母亲、父亲发生过严重冲突的比例分别是36.4%、35.5%。在空闲的时候,20.8%的调查对象喜欢与喝酒吸毒的朋友在一起,9.8%自己一个人独过。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接受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咨询对他们非常重要。结论 自愿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与家庭社会的问题是多方面存在的,在给予美沙酮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和家庭支持等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 疾病监控
    廖和壮,林玫,权怡,周凌云
    2013, 13(6): 693-6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9~2012年广西14个地级市公共场所301份集中式中央空调冷却塔水进行嗜肺军团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共检出嗜肺军团菌95株,阳性率31.56%(95/301),LP1型占54.74%(52/95),LP2-15型占45.26%(43/95)。中央空调系统使用单位(酒店、宾馆、超市和医院)该菌阳性率40.29%(83/206)。45株嗜肺军团菌1型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获得了41 种基因型别,带型比较分散,未发现绝对优势带型。结论 广西公共场所水体嗜肺军团菌污染普遍存在且较严重,对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需要引起重视, 以防军团菌病的暴发流行。
  • 疾病监控
    刘小敏,刘莹,周杰,梁静,段利娜
    2013, 13(6): 695-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1994~2012年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福田区1994~2012年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4~2012累计报告HIV/AIDS 956例。男/女:5.05/1; 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78.66%,暂住人口占68.62%,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5.48%,而其中52.46%是经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结论 该区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应加强对男男同性恋者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 疾病监控
    刘莹,刘小敏,舒彬,庄厚雄,郭聪锐
    2013, 13(6): 697-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指标分析深圳市2011年艾滋病(AIDS)的疾病负担,确定AIDS防治工作重点,为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2011年深圳市AIDS疾病DALY,并进行各年龄组、性别的比较。结果 2011年深圳市AIDS疾病DALY为7458.42人年,其中,YLL为5234.42人年,占70.18%,YLD为2224.00人年,占29.82%。负担强度为0.71人年/千人,YLL/YLD为2.35:1。DALY主要集中在20~44岁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降低疾病的间接经济负担。
  • 疾病监控
    凌峰,李少凡,潘利花
    2013, 13(6): 700-7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1997~2012年的疟疾监测结果,为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南宁市1997~2012年疟疾监测和疫情报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2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其中常驻人口血检 270 580人,阳性2人,阳性率为0.07/万;流动人口血检18 163人,阳性230人,阳性率为1.27 %;共报告疟疾病例256例,无本地感染病例,男性高于女性,以农民工发病最多,年平均发病率为0.08/万。结论 输入性疟疾对巩固防治成果构成了潜在威胁,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仍是当前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 疾病监控
    崔岩,周月姣,杨莉
    2013, 13(6): 703-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农村低档场所嫖客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和高危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观察法、个人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103名嫖客的一般情况、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低档场所的嫖客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平均答对题数仅为3.24题(共8题);嫖客人群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占70.87%;嫖客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超过90%;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88%; HIV感染率为1.94%,梅毒感染率为9.71%。结论 农村地区低档场所的嫖客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HIV感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自愿进行HIV检测的比例和性病诊疗获得率都较低。可根据其自身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外展服务,扩大自愿咨询检测和规范化性病诊疗的覆盖面和可及性。
  • 疾病监控
    黄飞,龙海艺,谢海,吴科明
    2013, 13(6): 706-7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防城港市1997~2011年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对艾滋病感染者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传播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防城港市 1997~2011 年累计报告 HIV/AIDS 2299 例,死亡 384 例,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HIV/AIDS分布范围广泛,人数以防城区最多,达984例,感染率以东兴市最高,达357.98/10万。职业以农民为主,且文化程度较低,年龄集中在l6~49岁,累计男女比例为2.52: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尤其是异性传播。结论 1997~2011年艾滋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应以中青年农民和东兴市边境流动人口为重点人群继续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干预力度,遏制艾滋病疫情。
  • 疾病监控
    廖云珍,叶晓光
    2013, 13(6): 709-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85~2012年收治的208例恙虫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草丛接触史;平均年龄为52.7岁,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年龄分布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毒血症症状,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生率如下:发热(100%)、焦痂或溃疡192例(92.3%)、浅表淋巴结肿大117例(56.3%)、皮疹92例(44.2%)、肝脾肿大58例(27.9%),病程中可发生中枢神经、血液、呼吸、消化、肾脏、心脏多个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外斐试验阳性122例(65.6%)。首诊确诊率为51.9%,病死率为6.7%。结论 广州地区恙虫病的季节分布以夏季型和秋季型为主,该疾病表现为发病高龄化,临床表现复杂,多并发症,高误诊率等特点。因此,建议对医务人员进行恙虫病知识的定期培训,提高早期诊断能力。
  • 疾病监控
    李锦辉,杜进发,林康明,毛玮,蒋智华,黎军
    2013, 13(6): 713-7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11年疟疾防治效果和流行动态,为调整疟疾防治对策和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11年疟疾疫情、疟疾调查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广西检出疟疾患者2 406例,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0.91/10万下降至2011年0.21/10万。其中,2001~2008年发病率下降3.30%~43.75%,2009~2011年发病率上升11.11%~61.54%。监测12年,检出本地感染疟疾患者312例,占全自治区疟疾患者总人数12.97%(312/2406);检出输入性疟疾2 094例,占全自治区疟疾病例总人数87.03%(2094/2406)。结论 广西本地感染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增加是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和管理,早期发现治疗传染源是控制输入性疟疾传播,巩固防治成果和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
  • 疾病监控
    孟淑欣,周淑琴,纪经海
    2013, 13(6): 717-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蓬莱市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共发生8种183例,死亡16例,年均发病率为4.54/10万,病死率为8.74%,发病前三位的依次是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发热伴血少板减少综合征(SFTS)、恙虫病等,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偶有散发或输入性传染。大多发生于4~10月之间,占83.06%。病例以35~64岁之间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9.4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66: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1.97%。结论 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重点破坏农村劳动力。因此,应加强疫情监测、免疫接种,提高诊疗技术和疑似病例筛查,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开展防鼠灭鼠、动物疫情监测、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
  • 疾病监控
    杨和仙
    2013, 13(6): 719-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保山市隆阳区2005~2011年疟疾流行态势。方法 收集隆阳区2005~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用Excel2003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隆阳区2005~2011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 580例,占总报告传染病的9.83%,无死亡病例;间日疟1 093例,占69.17%,恶性疟465例,占29.43%;未分型22例,占1.40%。2005~2011年发病以输入病例为主,共1 562例,占总发病数的98.86%。年均发病率较高的是水寨乡、辛街乡和瓦房乡,年均发病率较低的是杨柳乡、永昌办事处和兰城办事处。疟疾季节流行分布呈现“单峰”型。病例绝大多数为男性,共1 452例,以农民为主,共1 506例,年龄段主要为30~49岁,共915例。结论 隆阳区疟疾发病率自2005年以来逐年下降,发病以输入性为主,本地病例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大流动人员管理力度,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水平。
  • 疾病监控
    黄东升,郑维斌,杨家芳,李艳萍
    2013, 13(6): 722-7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1989~2011年保山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情况,为该人群的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8月1日从中国CDC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历史卡片下载”处下载至2011年年底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历史数据库。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HIV/AIDS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死亡病例的生存时间、CD4、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 1989~2011年保山市共报告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4 562例,其中死亡883例, 死亡率为19.36%。在死亡患者中男性占71.0%,21~40岁的占62.2%,已婚有配偶者占61.0%,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68.7%,汉族占77.1%,农民占73.6%,异性传播占59.6%;HIV感染者占50.4%,AIDS病人占49.6%;HIV/AID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在确证后1个月内死亡的占26.3%,一年及以上死亡者占35.1%;CD4≤50、51≤CD4≤100、101≤CD4≤200、201≤CD4≤350、CD4≥351者生存时间≥1年的分别占29.8%,44.8%,46.0%,70.8%,65.5%;在HIV感染者中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的占51.2%,异性传播在AIDS病人中占68.0%;主要死亡原因为艾滋病相关性疾病,占73.6%。结论 保山市既往报告死亡的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以汉族、已婚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其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接触传播;CD4计数越高,其生存期越长;AIDS相关性疾病是导致HIV/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疾病监控
    黄远祥,张少忠,周荣群
    2013, 13(6): 726-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五华县2009~2012年发热出疹病例实验室监测结果,了解五华县麻疹和风疹发病情况。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捕获法(ELISA)检测发热出疹病例的血清标本中麻疹、风疹IgM抗体,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检测发热出疹病例血清标本27例,麻疹IgM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3.70%,风疹IgM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37.04%,发热出疹病例发病高峰在每年3~6月份,仅2011年有1例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发病率为0~0.08/10万。结论 五华县2009~2012年发热出疹病例以风疹为主,麻疹发病率达到1/100万以下的消除麻疹目标,但仍需加强对发热出疹病例进行监测,为消除麻疹、预防控制风疹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数据。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周强,陈波,黄海樱,杨静,夏少梅,邓英钊,李婪,嘉红云,冀天星
    2013, 13(6): 728-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抵抗素联合胰岛素抵抗指数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的筛检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测定广州地区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73例对照的抵抗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TG、CHOL、HDL-CH、LDL-CH。结果 T2D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抵抗素(Resistin)、胰岛素抵抗指数和HDL-CH有显著性差异(P<0.05);抵抗素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CHOL、HDL、LDL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抵抗素联合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灵敏度为81.41%、特异度为72.83%。结论 抵抗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抵抗素联合胰岛素抵抗指数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 临床研究
    梁晓,陈国兰
    2013, 13(6): 732-7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踝血管指数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3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病史的采集,监测患者血糖生化指标,同时进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踝血管指数(CAVI)测定,分析CAVI同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以CAVI为因变量,年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AVI值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I同受试者的IMT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CAVI同年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值,HbA1C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CAVI同糖尿病患者的IMT呈正相关,早期进行CAVI的测定可以预测大血管的病变。
  • 临床研究
    刘香萍,郑信华,陈莉萍,张勤,李碧云
    2013, 13(6): 735-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酪氨酸磷酸酶抗体2(IA-2A)在1型糖尿病(T1DM)初发病后不同病程的变化。方法 60例病程2年(每隔3月复诊)和75例病程5~ 10年(中位数6.9年)的T1DM患者于初发病和复诊时采集血清,用放免法检测ZnT8A、 GADA和 IA-2A水平。结果 135例T1DM患者初发病时ZnT8A、GADA和IA-2A的检出率分别为35.6%(48/135),57.0%(77/135)和23.7%(32/135),三抗体联合检测总阳性率为70.4%(95/135)。病程2年的患者ZnT8A和IA-2A的滴度分别在发病后第15、18个月内下降了42.2%和44.8%,变化显著(P<0.001),其后下降不显著(P>0.05);GADA则无显著变化(P>0.05)。75例T1DM患者病程5-10年后,ZnT8A和IA-2A的水平下降了48.2%和54.1%,变化显著(P值均<0.001),而GADA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ZnT8A和 IA-2A水平在T1DM发病早期尤其是发病后18个月内随病程延长而显著降低,GADA则不随病程变化。
  • 临床研究
    郑金鑫,李多云,陈重,邓名贵,刘晓军,邓启文,余治健
    2013, 13(6): 738-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HBV逆转录酶区(reverse transcriptase,RT)自然变异情况,分析与不同阶段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年龄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的三组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27例,肝硬化167例和肝癌121例,采用PCR后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逆转录酶区变异, 同时确定基因型。结果 患者以HBV基因B型为主, 分析全部418例B型患者(慢乙肝, 173例; 肝硬化, 135例; 肝癌, 110例),发现了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 NA)相关耐药变异(rtL80I/V, rtI169T, rtV173L, rtL180M, rtA181T, rtS202C, rtM204I/V, rtN236T);HBV逆转录酶区rtS106C变异在慢乙肝和肝硬化组患者中的阳性率(13.3%和14.8%)高于肝癌组(5.5%)患者(χ2=4.494,P=0.034和χ2=5.598, P=0.018);rtD134E/G/N/S变异在慢乙肝和肝硬化组患者中的阳性率(21.4%和20.7%)高于肝癌组(10.0%)患者(χ2=6.191,P=0.013和χ2=5.224, P=0.022);HBV逆转录酶区A-B 间域的变异频率在慢乙肝和肝硬化组患者中(5.4%和6.0%)高于肝癌组(3.4%)患者(χ2=11.188,P=0.001和χ2=16.325, P<0.001)。结论 不同阶段慢性HBV感染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确实存在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变异。HBV 逆转录酶区的rtS106C变异、rtD134E/G/N/S变异和A-B 间域变异可能与慢性肝病的炎症坏死、免疫反应和纤维化进展有关。
  • 临床研究
    蒲滨,颜善活
    2013, 13(6): 743-7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地处南方沿海地区的钦州市人群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构成比。方法 以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夫妻中,夫妻一方或双方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自愿进行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分析者为研究对象。基因型确诊运用PCR法或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地中海贫血常见突变分析。结果 在4 304例筛查人群中,经基因诊断后,确诊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3 033例,检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1 848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904例,β地中海贫血复合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281例。3种常见α地中海贫血缺失型基因的突变频率是: --SEA占63.22 %; -α3.7占12.45 %, -α4.2占7.14%; 3种常见的α地贫非缺失型基因的突变频率是:ααWS/αα占5.35%、ααCS/αα占 3. 8%,ααQS/αα占1.46%;检出13种β基因突变类型,其中7种常见β基因突变类型的构成比是: 41-42M占44.64%,17M占22.79%,-28M占9.9%,654M占7.85%,βBE占6.92%。71-72M占4.22%,IVS-1-1M占1.56%,其他均在1%以下。此次检测还发现了形式多种的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除α地贫复合β地贫基因携带者外,还有各种缺失型复合非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如-SEA/ααCS,-α4.2/ααWS,-α3.7/ααCS9,-SEA/ααWS,-α3.7/ααWS,-α4.2/ααCS,-α3.7/ααQS等基因型。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地处我国南方沿海的广西钦州市人群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谱的分布特点,为钦州市开展地贫人群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预防计划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 临床研究
    崔婷婷,曹建彪,张莉,郭汉斌,李浩然
    2013, 13(6): 746-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血清胰蛋白酶原-2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及北京市石景山医院2011年6月~2012年2月内、外科发病<12h、未经生长抑素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74例,正常健康人血清85例,采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胰蛋白酶原-2的含量。结果 健康人血清胰蛋白酶原-2含量中位数为:0.9ng/ml,急性胰腺炎组血清胰蛋白酶原-2中位数为:83.70ng/ml。急性胰腺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散点图提示血清胰蛋白酶原-2值与Balthazar CT严重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采用Spearman秩相关提示二者存在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85。结论 血清胰蛋白酶原-2数值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LISA法简便、无创,可用于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
  • 临床研究
    黄通,赵峰,刘志慧
    2013, 13(6): 749-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降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3组,依那普利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10mg/0.4mg组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10mg/0.8mg组,于治疗前测定血压、Hcy。治疗后4、8周分别复测血压、Hcy,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均能有效降低Hcy水平,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依那普利叶酸片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依那普利类似。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清Hcy水平。
  • 临床研究
    刘静野,陈超
    2013, 13(6): 752-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咪喹莫特联合CO2激光治疗对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71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4组:观察组(A组)43例和对照组1组(B组)41例,对照组2组(C组)42例,对照组3组(D组)45例。A组用CO2激光去除疣体后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并于伤口愈合后予咪喹莫特外用,疗程为3个月。B组用CO2激光去除疣体后仅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C组用CO2激光去除疣体并于伤口愈合后予咪喹莫特外用,疗程为3个月。D组仅使用CO2激光去除疣体。4组观察期均为6个月。结果 4组复发率分别为13.95%、31.70%、33.33%、71.11%,D组复发率最高,B组与C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A组复发率低于其他各组。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和咪喹莫特联合CO2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可以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临床研究
    曾裕镜,黄丽莹,蓝博文,黎昕,代海洋
    2013, 13(6): 754-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肺外神经内分泌癌(NEC)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肺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12例病例,病变分别位于胃、纵隔、胰腺、扁桃体、喉部、肝脏、壶腹部、十二指肠、鼻腔、鼻咽及腹膜后等,呈圆形或不规则形,12例均为单发;10例平扫密度及信号不均匀,中心见不同程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改变不明显,坏死区未见强化;余病灶平扫密度及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均匀性明显强化,未见坏死;5例肿瘤有周围组织浸润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征象。结论 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特征主要为病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晰,平扫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可见坏死,强化明显,结合临床信息行多层螺旋CT及MRI扫描对于肺外NEC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范丽梅,胡春玲,谢琼,徐力堃,邵光
    2013, 13(6): 758-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血糖控制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HbAlc、FINS、HOMA-β、△I30/△G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HbAlc、FINS、HOMA-β、△I30/△G30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与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NS、HOMA-β、△I30/△G30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初发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
  • 短篇论著
    李菊林,曹俊,白亮,周华云,朱国鼎,唐建霞
    2013, 13(6): 761-7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拟除虫菊酯喷洒3种不同吸收材料的表面,观察对中华按蚊的滞留效果。方法 采用GB/T 13917.1-2009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方法,用强迫接触器做滞留喷洒的室内药效测定。结果 15 mg/m2玻璃药板面存放180d,杀虫效果为100%;25 mg/m2漆木药板面存放45d,杀虫效果为79.24%。25 mg/m2水泥药板面存放3d,杀虫效果<50%。结论 不吸收材料的玻璃药板面对中华按蚊残效最长,半吸收材料的油漆木药板面残效次之,全吸收材料的水泥药板面对中华按蚊残效最差。
  • 短篇论著
    朱奕,周小涛,李苑,吴泰顺,马智超,熊田甜,黄振宇
    2013, 13(6): 763-7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30起水痘暴发疫情,其中3月份12起(占40.00%),4月份8起(占26.67%),5月份4起(占13.33%),男性患者共387例(占61.43%),女性患者共243例(占38.57%),罹患率分别为3.54%和2.22%,年龄组中6~11岁共536例(占85.07%),小学生567例(占90.00%)。结论 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水痘暴发疫情逐渐趋于平稳状态,暴发疫情多发生于3~5月份, 6~11岁的中小学生为高发人群。
  • 研究进展
  • 研究进展
    林玫,陈怡,唐振柱
    2013, 13(6): 765-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女性性工作者已成为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高危人群以及向普通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其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低档女性性工作者。流动人口对性服务的需求、各年龄段尤其是中老年人嫖娼现象大量存在以及女性性工作者自我保护意识低等是导致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重要因素。需加强对女性性工作者这一特殊、高危人群的有效管理和干预,在公安等部门加大“卖淫嫖娼”打击力度的同时,通过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来提高该群体和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对她们实行实名制健康体检以及加强阳性女性性工作者管理等系列综合措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描述并分析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的进展。
  • 研究进展
    张金娜,柳爱华,吴晓磊,宝福凯
    2013, 13(6): 770-7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胃肠道中寄居着庞大复杂的微生物,它们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宏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分析肠道微生物,能在更高层次上揭示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关系,代谢组学相关技术能测量人体肠道生态系统某个时间点或整个时程的代谢动力学或代谢流。本文综述了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相关技术在肠道菌群引起的人类疾病的可能应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美霞,田国刚,田毅,李旭颖,魏晓
    2013, 13(6): 773-7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对体外循环(ECC)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常规ECC预充,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阿魏酸钠8mg/kg,两组分别于手术前(T1),ECC结束(T2)、术后6h(T3)、术后24h(T4)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和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MDA、NSE、S-100β在T2~4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术后SOD水平持续下降,但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魏酸钠对ECC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与清除氧自由基(OFR),减少血清中的NSE、S-100β的表达有关。
  • 经验交流
    何煦芳
    2013, 13(6): 776-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脓毒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2011年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53例为治疗组,另收同期非脓毒症患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水平。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与APACHEⅡ评分数值呈明显正相关,且医治无效的脓毒症死亡组血清CK-MB与较存活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心肌酶学水平显著增高,CK-MB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经验交流
    张文钦,陈武青
    2013, 13(6): 778-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1984~2011年濠江区疟疾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疟疾的发生、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4~2011年濠江区疟疾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7年来,共发病78例,年平均发病数2.89人,全年均可发病, 5~10月份发病较高,占84.62%;男/女比例为5.5/1,性别没有显著性差别;18—50岁的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的93.59%;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共67例,占发病总数85.90%。结论 濠江区疟疾发病率虽处于相对低水平,但仍存在外来输入性病例的危险,需继续采取有效防制措施,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做准备。
  • 经验交流
    郑振旺,庞瑞霞,庞振清,殷海清,刘树林,祁月敏
    2013, 13(6): 780-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你农村地区土源性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监测方案》要求,2009~2011年 连续、系统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人群线虫总体便检阳性率 为0.51%蛔虫感染率为0..29%,3~12岁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2.62%,土壤标本未检出土源性线虫虫卵。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检测点采取药物驱虫,落实改厕等各项综合措施,使土源性线虫病处于低水平流行。
  • 经验交流
    邢清,庞萍,杜锦,吕朝晖
    2013, 13(6): 782-7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胰腺纤维钙化性糖尿病(Fibrocalculous pancreatic diabetes,FCP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FCPD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典型FCPD的诊治经过和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男性,43岁,BMI:14.2kg/m2,以反复腹痛、频繁腹泻、血糖升高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入院随机血糖38.76mmol/L,糖化血红蛋白16.3%,空腹胰岛素0.496mU/L、餐后2小时胰岛素1.30mU/L;腹部CT:胰腺实质内可见弥漫的点状和结节状钙化。结论 临床上对于体型消瘦、胰岛功能差但无酮症倾向、脂肪吸收障碍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筛查FCPD;胰腺CT能清楚的显示胰腺的形态以及钙化程度,可作为常规筛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