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 著
  • 论 著
    魏波,祝兆波,向旻,康银辉,林颢,曾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体外在IL-1β诱导的炎症环境中,滑膜细胞中Ι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活性在受到干预时,细胞中炎症因子及11β-HSD1表达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原代滑膜细胞为研究对象,以IL-1β作为滑膜细胞炎症诱导因素。实验分为空白组;IL-1β组; IL-1β+皮质酮组;IL-1β+皮质酮+PF915275组;观察各组TNF-α、IL-1β、11β-HSD1表达变化,并分析培养基中活性皮质醇的含量,分析各指标间是否存在的调节关系。结果 应用IL-1β诱导后滑膜细胞TNF-α、IL-1β表达显著升高,活性皮质醇转化小与对照无差异,11β-HSD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同时存在皮质酮时,TNF-α、IL-1β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炎症因子所诱发的11β-HSD1的表达升高也受到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F915275能够逆转皮质酮对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效应,表现为抑制后的TNF-α、IL-1β水平再度升高。11β-HSD1表达 再度回升到单纯IL-1β诱导时的水平。结论 前炎症因子可刺激滑膜细胞11β-HSD1表达上调,与糖皮质激素共存时可有效增强11β-HSD1转换活性,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同时下调炎症诱发的11β-HSD1表达升高,这可能是滑膜细胞内存在维持自稳的反馈性调节机制。
  • 论 著
    翟永贞,冯国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IgG Fc段编码基因不同构建方式对乙型脑炎(JE)DNA疫苗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以套式RT-PCR法获取BALB/c鼠IgG Fc编码基因,构建含乙型脑炎病毒(JEV)prME蛋白与IgG Fc编码基因以及单纯IgG Fc编码基因重组质粒,分别命名pJME/IgG Fc 和pIgG Fc,以不同免疫原肌注免疫BALB/c小鼠,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免疫原免疫鼠后脾T淋巴细胞亚群及Th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变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测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活性。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pJME/IgG Fc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66.64±5.84)%,明显高于pJME+pIgG Fc、pJME、JE灭活疫苗和pcDNA3.1(+)组(P<0.05),pJME+pIgG Fc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60.55±2.09)%,高于pJME组(52.86±1.92)%,也高于JE灭活疫苗组(55.77±1.62)%(P<0.05),pcDNA3.1(+)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37.82±4.93)%,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pJME/IgG Fc与pJME+pIgG Fc免疫组CD8+T细胞比例较空载体pcDNA3.1(+)及灭活疫苗组升高(P<0.05)。pJME/IgG Fc免疫组CTL活性为(46.92±1.97)%,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pJME/IgG Fc、pJME+pIgG Fc免疫组IFN-γ+CD4+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37.90±4.79)%、(21.53±4.61)%,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 相对于pJME+pIgG Fc联合免疫组, pJME/IgG Fc融合质粒免疫组能够诱导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
  • 论 著
    程洁萍,谭翰清*,朱颖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地检测奶粉中沙门氏菌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与TaqMan探针,建立并评价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的特异性,制备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株(CMCC 50115)10倍梯度稀释的菌液,检测对纯菌液的灵敏度,制备染菌量分别为1.4×(100~105)CFU/25 g奶粉的样本进行人工染菌量试验,在增菌 0、4、8、12、16、20、24、36 和 48 h 时各取1 mL培养液,提取DNA进行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同步进行传统细菌分离,比较 2种方法对人工染菌标本的最低检测限。结果 建立的沙门氏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仅需40min即可完成检测,与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等非目标细菌无交叉反应,对纯菌检测下限为1.4 CFU/mL,对染菌量为1.4×100 CFU/25 g奶粉的检测下限仅需增菌16h即可检测出来,而要达到这个检测限,传统方法则需要36h。结论 沙门氏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快速、特异、灵敏,可用于婴幼儿奶粉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查,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速度和灵敏度。
  • 论 著
    朱小兵,吴论*,刘志群,王根宝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线粒体ATP敏感性钾(mito-KATP )通道在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肾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利多卡因组(L组)、mito-KATP 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组(5-HD组)和mito-KATP 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 L组(5-HD+ L组)。夹闭双侧肾动脉60 min、恢复灌注4 h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再灌注4 h时,取心脏血样,测定血清Cr和BUN浓度,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取心肌组织,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L组、5-HD组和5-HD+ L组血清Cr、BUN浓度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cTnI浓度升高(P<0.05);与I/R组比较,L组和5-HD+ L组血清Cr、BUN浓度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cTnI浓度降低(P<0.05),5-HD组血清Cr、BUN浓度和MDA含量,SOD活性、cTnI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5-HD+ L组血清Cr、BUN浓度和肾组织MDA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cTnI浓度升高(P<0.05);L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和5-HD+ L组减轻。结论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参与了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肌损伤的过程。
  • 论 著
    任珊珊,田小军,齐志群,安亦军,范东瀛,王爱东*,任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常规PCR、巢式PCR(Nest PCR,nPCR)和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调查非肺孢子菌肺炎(Non-Pneumocystis pneumonia,non-PC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的检出情况。方法 入选non-PCP患者50例留取BALF,分别以线粒体大亚基rRNA(Mitochondrial large subunit rRNA,mtLSUrRNA)为靶基因进行常规PCR(Mt-PCR)和巢氏PCR(Mt-nPCR),以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Msg)为靶基因进行常规PCR(Msg-PCR),检测Mt-PCR,Mt-nPCR和Msg-PCR三种方法的Pj特异性核酸片段检出率,并对PCR检出为阳性的样本分别用以mtLSU rRNA和Msg为靶基因的qPCR来检测相应Pj核酸片段拷贝数。结果 50例BALF中,Mt-nPCR、Mt-PCR及Msg-PCR的检出率分别为56%(28/50)、36%(18/50)和26%(13/50),其中三种检测方法同时阳性5例(10%),任意两种方法阳性13例(26%),任意一种方法阳性18例(36%),三种方法均为阴性14例(28%)。36例PCR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分别进行mtLSU rRNA定量PCR(Mt-qPCR)和Msg定量PCR(Msg-qPCR)检测,其中Mt-qPCR检测结果为:1 000拷贝/μL~9 999拷贝/μL有36例(100%);Msg-qPCR检测结果为:100拷贝/μL~999拷贝/μL有3例(8.3%),1 000拷贝/μL~9 999拷贝/μL有16例(44.4%),10 000拷贝/μL~99 999拷贝/μL有9例(25%),105拷贝/μL以上8例(22.2%)。36例配对检测qPCR样本中,Msg-qPCR拷贝数大于Mt-qPCR拷贝数样本28例(77.8%)。结论 在non-PCP患者BALF中,Pj核酸扩增方法的检出率为72%,Mt-qPCR拷贝数主要位于103拷贝/μL数量级,Msg-qPCR拷贝数主要分布于103至105拷贝/μL。用核酸扩增方法在BALF中检测出Pj时,临床意义解读需要谨慎。
  • 论 著
    潘良凤,纪必磊*,孙延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膀胱癌的预防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塞替哌阳性对照组(STP),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DST1、DST2、DST3),每组10只。以膀胱灌注N-甲基-N-亚硝基脲(MNU)诱发SD大鼠膀胱癌模型,其中塞替哌组给药剂量为1.5 g.kg-1,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 mg.kg-1,4 mg.kg-1,8 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注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10周后,以病理方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膀胱癌的预防作用及对膀胱组织CD31、Bax、Bcl-2、p53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塞替哌阳性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膀胱湿重分别减少21.3%、38.5%、41.0%、47.3%(P<0.01),癌细胞对粘膜固有层及肌肉层的浸润减少,下调CD31、Bcl-2和survivin表达(P<0.05),上调Bax和p53表达(P<0.05),而且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呈剂量依赖性。与塞替哌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丹参酮ⅡA组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0.05)。结论 丹参酮ⅡA通过促癌细胞凋亡机制,对大鼠膀胱癌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 疾病监控
  • 疾病监控
    沈平 ,苏齐鉴* ,黄毅毅, 蒋丽萍,张达燕,郭继昌 ,徐鸿庄,韦建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原发性耐药特征。方法 在钦州市钦南区抽取10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提取病毒R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pol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用MEGA以及斯坦福大学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等工具对序列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97份合格样本,78份成功扩增并测序,CRF01_AE毒株占67.9 %(53/78),CRF08_BC毒株占15.4 %(12/78),CRF07_BC毒株占11.5 %(9/78),另有C亚型毒株3例,G亚型毒株1例。78份样本中,29份样本检出耐药性突变,突变率为37.2 %。发生突变的29例样本中,有2例可对常用抗病毒药产生低度耐药,耐药率为2.6 %(2/78)。主要亚型CRF01_AE、CRF08_BC以及CRF07_BC耐药性突变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5,P=0.009)。性别、CD4+细胞计数以及感染时长在突变组与未突变组间无差异。结论 当前钦州市钦南区原发性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HIV-1亚型可影响耐药性突变。
  • 疾病监控
    尹家祥*,程晓藕,王秀芳,赵秋芳,魏兆飞,何叶,李潇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滇西地区室内鼠形动物活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滇西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区域,选取10个县40个自然村为研究范围,随机抽取800户家庭(每个自然村20户)作为研究单位,应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鼠形动物活动证据及其潜在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鼠形动物活动的因素。结果 在800户家庭中,405户(50.6%)近两周在家里观察到鼠形动物活动。与汉族家庭相比,傣族、纳西族和藏族家庭室内鼠形动物活动的概率降低55%~78%;养猫的家庭减少28%的鼠形动物活动概率,而养猪家庭却增加83%鼠形动物活动的概率;土木结构房屋和瓦砾屋顶的家庭,室内鼠形动物活动的概率增加约60%,木头地面的家庭鼠形动物活动的概率增加1.75倍。结论 室内鼠形动物活动与不同民族家庭、人为干扰因素以及周围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为有效控制室内鼠形动物丰盛度,降低鼠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农村灭鼠时应综合考虑影响鼠形动物活动的相关因素。
  • 疾病监控
    张世勇,郭建花*,李静,张欣, 孙印旗,齐顺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2012—2014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的流行特征、病原谱与临床诊断符合程度,为该症候群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在所辖22个区县中随机抽取13个区县(市)为监测县,监测县中6所医院为试点医院,其他为非试点医院。对试点医院报告的急性脑炎/脑膜炎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血液、脑脊液(CSF)标本由该医院与市、省、国家疾控中心监测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病原学检测。非试点医院病例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由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结果 石家庄市2012—2014年共报告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4 072例,年均发病率21.73/10万,其中死亡7例,年均病死率为0.17%;2014年发病率最高,为31.67/10万,病死率为0.27%。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39:1,年龄最小为1月龄,最大为84岁,平均年龄为10.55岁。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6.64%,其中0~岁组占5.01%,1~岁组占36.52%,5~岁组占34.90%。有明显的季节性,以7~9月为发病高峰;病例居住地城乡之比为1:2.20,均为散居;乙脑、流脑、Hib疫苗免疫史分别为41.60%、45.18%、16.25%。采集892例病例的血液/CSF标本,采集率为21.91%,阳性128例,阳性率为14.35%。阳性标本病原体分类,排前三位的依次为肠道病毒53.91%、肺炎链球菌13.28%、乙脑病毒13.28%。临床诊断复核乙脑病例中误诊率为55.56%;流脑病例中临床诊断正确率88.89%。结论 石家庄市2012—2014年急性脑炎/脑膜炎发病强度较高,病死率低。急性脑炎/脑膜炎多为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提高针对疾病的疫苗接种率可大幅度降低发病率。

  • 疾病监控
    蒋立新,杨梅,李玥,刘俊玲,周洁,丘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市售食品镉污染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同时为深圳市居民镉的膳食暴露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随机采集深圳市售的4 360份食品样品,用ICP-MS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镉,检测结果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进行评价。结果 粮食中米及米制品镉含量的超标率为2.30%;水产品镉污染最严重,超标率为9.49%(不含藻类);水产品中贝类的镉含量最高,中位数含量为0.570 mg/kg,超标率为29.82%;肉及肉制品镉含量的总超标率为3.06%,畜肉、畜肉肝脏和畜肉肾脏镉含量显著高于禽肉、禽肉肝脏和禽肉肾脏的镉含量;蔬菜及菌类食品中镉含量的超标率为1.23%;藻类食品镉污染检出率为92.31%,仅次于贝类重金属镉的检出率,镉最高含量为4.002 mg/kg,中位数为0.100 mg/kg。结论 深圳各类食品的重金属镉污染不容乐观,应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控制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同时应尽快将藻类食品镉限量指标明确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
  • 疾病监控
    黄伟忠,张莉,张扬,唐景云, 张鲍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加德纳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免疫荧光法、唾液酸酶法的诊断效能。方法 取68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加德纳菌,同时进行唾液酸酶测定,以Amsel法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680例受检妇女中,检出GV阳性285例,20~30岁年龄组阳性率明显高于31~40、41~50、>50岁年龄组(P<0.05、0.01);31~4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50年龄组(P<0.01);不孕不育、不良怀孕、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67%、23.30%、55.87%;免疫荧光法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略高于唾液酸酶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44% vs 89.47%, 91.90% vs 90.63%, 93.38% vs 91.90%, 89.47% vs 87.33%, 96.54% vs 92.27%)(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与加德纳菌感染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免疫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 疾病监控
    王剑,孙晓东*,周红宁,杨捷,邓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缅边境缅甸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的抗性现状,指导恶性疟治疗用药。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1月,选择缅甸拉咱市单纯恶性疟现症患者,用青蒿琥酯片(每片含青蒿琥酯50g)7d疗法治疗,口服总剂量16 mg/kg体重,每天顿服2 mg/kg体重,连服7d,首剂加倍。用WHO 28天体内法观察并评价其疗效。无性体原虫密度为 1 000~80 000个/ μL血纳入病例,服药前采集血样,用WHO体外微量试验测定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结果 共纳入65例,49例完成全程观察,完全临床原虫治疗成功率95.9%,服药后第3d 25.4%的病例和第4d 3.45%的病例血中恶性疟无性体原虫阳性。体外微量试验有效测定27例,测得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的抗性率为22.2%,其50%、90%和99%抑制浓度(IC50、IC90和IC99)分别为(24.3±3.5)、(121.0±4.4)和(696.2±5.6)nmol/L。结论 青蒿琥酯治疗中缅边境缅甸恶性疟疗效不理想,当地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有一定程度的抗性。
  • 疾病监控
    陈水连,陈田木,李亚曼,谢知,赵锦,刘如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05—2014年长沙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对10年间长沙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14年长沙市丙肝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1.02 /10 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r = 0.95,P< 0.001);丙肝发病全年呈散发状态,无明显的季节性;内五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和雨花区)丙肝报告发病率高于四县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县),其χ2=1677.011,P< 0.001;男性的丙肝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χ2=91.239,P<0.001);χ2检验分析发现各年龄组丙肝报告发病率不同(χ2= 2118.329,P<0.001),且高年龄组发病率>中年龄组>低年龄组;农民构成比最高(23.7%),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8%)、离退人员(12.9%)和工人(8.1%)。 结论 长沙市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防控措施要加强。
  • 疾病监控
    曾小妹,王召乾,聂绍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海南省2011—2013年艾滋病监测哨点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做好海南省艾滋病疫情估计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要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南省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共调查暗娼4 850人,艾滋病总体知识知晓率为81.55%,其中2011、2012和2013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7.52%、80.82%和86.3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80.45%,其中2011、2012和2013年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76.94%、79.06%和85.10%;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为62.49%;其中2011、2012和2013年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56.43%、61.56%和69.09%;HIV、梅毒、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6%、2.21%和0.35%。结论 海南省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安全套使用率均逐年提高,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但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还较低;艾滋病和丙肝抗体阳性率低,梅毒抗体阳性率高,今后应继续加强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干预和安全套的推广使用,控制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
  • 疾病监控
    洪艳丽,李顺祥*,李再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玉溪市农村居民疾病直接经济负担情况,为提高新农合政策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减轻农村居民疾病直接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玉溪市2005—2012年新农合329 636例住院病例资料信息,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玉溪市329 636例新农合报销的住院直接经济负担平均1 819.7元/例。在医疗机构上:中位人均直接经济负担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省级,市级、民营、县级、乡镇级;中位人均补偿比为49.1%,补偿比从大到小分别为:乡镇级医疗机构、民营、县级、市级、省级,经济负担和补偿情况排名在医疗机构上基本呈反向分布。在不同疾病类型上:中位人均直接经济负担从大到小排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损伤及中毒、神经系病、心脏病、消化系病、呼吸系病、传染病及其他。不同疾病就诊农村居民住院直接经济负担补偿中,中位补偿比从小到大分别为恶性肿瘤、泌尿生殖系病、损伤及中毒、传染病、神经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呼吸系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及其他。结论 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居民疾病直接经济负担,在有限的卫生资源条件下,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及不同疾病的补偿应该综合考虑,探索更加合理的补偿制度。
  • 疾病监控
    周聪,黄克,王晓慧,刘苗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影响阳春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对阳春市全部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26名艾滋病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服药知情和药物漏服原因。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95%的患者为59.5%(75/126)。不同配偶检测情况、是否与子女同住、服药后身体自我感觉和服药前后CD4情况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治疗时间和服药时病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漏服药物的主要原因有忘记吃药(43.5%)和不愿别人知道自己吃药(15.7%)。结论 阳春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服药依从性仅为59.5%,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和服药后效果。应当加强病人和家人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的宣传,告知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通过对病人和家人的随访、提醒,提高他们的服药知识,从而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邓丹琼,黄妮,陈贤飞,刘旭东,张业雨,王小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MRI-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乳腺肿块性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0例进行对照。所有受试者均予以常规MRI序列及DWI,测量乳腺良恶性肿块及正常腺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析乳腺肿块病变的DWI和ADC图像表现,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乳腺肿块诊断阈值等情况。结果 不同b值下的乳腺恶性肿块ADC值水平均显著低于良性肿块及正常腺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性肿块的ADC值水平与正常腺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800s/mm2的DWI图像呈现的乳腺病变信号略高于b=1 000 s/mm2。不同b值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诊断阈值分别为1.202×10-3 s/mm2(b=800 s/mm2)以及1.117×10-3 s/mm2(b=1 000 s/mm2)。结论 在常规MRI序列的基础上,DW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 临床研究
    宋春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及5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ISS-1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宫颈癌组、CIN组和正常宫颈组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74.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宫颈癌组、CIN组及正常宫颈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48.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 KISS-1的低表达及VEGF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 临床研究
    张晓俞,冯涛,席日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孤独症儿童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血清肉毒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是否与胃肠道反应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5月间于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37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于同时间段内选取与其相匹配的院内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清中肉毒碱水平,比较所得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孤独症儿童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肉毒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ω-6/ω-3比值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孤独症儿童肉毒碱降低和ω-6/ω-3比值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5);儿童孤独症等级评定表评测结果显示16例儿童属轻-中度孤独症,21例属重度孤独症。重度孤独症儿童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肉毒碱水平低于轻-中度孤独症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例(54.1%)孤独症儿童出现胃肠道反应,表现包含周期性难以解释的上腹部疼痛、慢性便秘、腹胀及反复发作的腹泻等。与无胃肠道反应的患儿相比,有胃肠道反应的孤独症患儿肉毒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降低,同时ω-6/ω-3比值明显升高。结论 血浆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血清中肉毒碱水平下降可能与孤独症儿童病程进展有关,同时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临床研究
    王斐,全会标,刘海蔚,陈开宁,陈道雄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药敏结果和危险因素,指导治疗。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2014年10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泌尿系感染87例,分为多重耐药组和非多重耐药组,比较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复杂因素和药敏结果。结果 87例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74.71%为女性,二组的性别构成、年龄、BMI、腰围、病程和HbA1c无明显差异(P >0.05),多重耐药组中合并复杂因素者占67.57%,非多重耐药组为28.00%;多重耐药组中产EBSLs菌株检出率为72.97%,非多重耐药组中检出率为20.00%;多重耐药组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敏感性高达90%以上,对β内酰胺类、庆大霉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高度耐药,非多重耐药组的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等耐药率则低于多重耐药组。结论 合并复杂因素的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泌尿系感染高危人群,且为多重耐药菌可能,这部分人群发生泌尿系感染需尽早选用能覆盖大肠埃希菌的敏感药物,积极复查尿常规,结合病情和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组抗菌疗程长,两次尿培养阴性后才考虑停药,以避免复发。
  • 临床研究
    王晓敏,杨东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缬沙坦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FMD)、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H型高血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叶酸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Hcy、FMD、IMT和NO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两组的FMD和NO水平较治疗前出现明显升高(P<0.01),而FMD和NO升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的Hcy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出现明显降低(P<0.01)。结论 叶酸联合缬沙坦H型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能与降低机体的Hcy水平,降低动脉内膜厚度,改善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联系。
  • 临床研究
    蒋伟明,王敏,熊安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儿童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CMV组)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转归,并与同期46例确诊EB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例患儿(CMV组)首诊准确14例,首诊准确率为43.7%,其中18例首诊为其他疾病。CMV组患儿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的临床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电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肝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确诊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后痊愈。结论 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症临床表现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似,易累及系统损害,在临床上应尽早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检查以及外周血象、肝功能、心肌酶谱等实验室检查,防止误诊,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 临床研究
    肖学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法对结核病辅助诊断的应用。方法 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法检测558份血清标本,其中观察组279份,包括160份肺结核病患者、119份其它疾病患者,健康体检组279份,并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相比较。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6 %(121/160)、87.2 %(347/398),阳性预测值为70.3%(121/172),阴性预测值为89.9%(347/386)。显著高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检测肺结核病的敏感性(21.9 %,35/160),但后者的特异性100.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病比痰涂片有更高的检出率,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冯晓平,王善青,林世干,刘德全,夏志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方法 研制成功青蒿琥酯涂药板和便于现场使用的培养基后,1986—2007年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在海南省开展了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监测。结果 1986—2007年共监测了8次,检测237例病人,完全抑制疟原虫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浓度,乐东县抱由镇由1986年0.028 pmol/μL血升至2002年0.135 pmol/μL血,升高至4.82倍(P<0.01);≥ 4pmol/μL血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例数所占百分比,由1986年的5.5%升至2002年为21.8%,升高至3.96倍(P<0.01)。三亚市雅亮乡的检测结果与乐东县抱由镇2002年的结果基本相似。结论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敏感性在逐渐下降。
  • 短篇论著
    顾申红,李莹,宋艳玲,麦华德,曾望远,王雅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清瘦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2例为观察组,选取该期间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人员110名为对照组,同时检测血浆瘦素(LP)、血脂水平、hs-CRP、NO和内皮素-1(ET-1),给予AS患者服用辛伐他汀40 mg,1次/d,观察并分析服用前及服药后3个月和6个月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AS组患者除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高外,血清瘦素水平Lp、hs-CRP和ET-1水平均大于正常对照组,而NO水平低于对照组;AS患者在应用辛伐他汀40 mg,1次/d,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瘦素、LDL-C、hs-CRP和ET-1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血清NO浓度明显上升(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降低LDL-C的同时,还可降低血清瘦素、hs-CRP,升高NO浓度,多重机制干预AS的进展。尽早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延缓AS的发展,降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短篇论著
    贝宁,贝筝*,陈怡,李乐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Lokomat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中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给临床康复治疗积累数据。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海南省老年病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中老年首发脑卒中并出现一侧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完全随机区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增加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照组增加康复治疗师徒手辅助步行能力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FAC、BBS、MBI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MA、FAC、BBS、MBI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首发中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结合康复机器人进行下肢功能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 短篇论著
    许志有,李学广,董战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检测,探讨两者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并比较35例JIA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23例JIA疑似病毒感染的患儿和27例JIA活动不伴感染的患儿血清PCT与hs-CRP水平。结果 JIA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PCT与hs-CRP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JIA疑似病毒感染组和JIA活动不伴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IA疑似病毒感染组和JIA活动不伴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IA合并细菌感染组治疗后血清PCT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清PCT与hs-CRP水平可作为诊断JIA合并细菌感染的重要监测指标。
  • 短篇论著
    马吉辉*,罗庆华,陈卫武,鲁建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云南省弥勒市1999—2013年家鼠鼠疫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鼠疫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历次鼠疫疫情处理现场调查资料及工作总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13年,弥勒市共发现鼠疫疫点96个,其中人间鼠疫疫点36个,共发现鼠疫病例60例,分别发生在1999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5年,其他年份无鼠疫疫情。 结论 弥勒市家鼠鼠疫初步得到有效控制,鼠疫疫情进入一个相对静息期,但是家鼠鼠疫疫源地仍然存在,通过加强疫情监测,开展疫区综合治理,有效控制疫情发生。
  • 短篇论著
    张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鞍山市猩红热发病特征,为制定猩红热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鞍山市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鞍山市2004—2014年累计报告猩红热2 14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36/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市辖县(χ2=310.24,P<0.01),冬春季高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99.16,P<0.01),4~7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病人群为幼托儿童和学生。结论 学生和幼托儿童是鞍山市猩红热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
  • 短篇论著
    蔡锦凤,宋磊*,刘培元,党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巴彦淖尔市2005—2013年梅毒报告数据,探讨梅毒发生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3年巴彦淖尔市梅毒病例数据,对梅毒病例的性别、年龄及职业分布进行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结果 2005—2013年全市共报告梅毒3 191例,病例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02:1;年龄分布多发于60~79岁年龄组,占38.61%;职业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41.27%。结论 巴彦淖尔市梅毒报告数逐年增加,各部门应协力合作,加强高危人群梅毒监测及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婚外性行为的发生,提高梅毒的诊治水平等综合措施,以控制梅毒的流行,降低发病率。
  • 短篇论著
    袁余,马莹*,王阳,舒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血清囊虫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1 28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囊虫IgG抗体。结果 根据801例有明确诊断的标本的检测结果,得到该检测的灵敏度为86.67%(13/15),特异性为91.48%(719/786),阳性预测值为16.25%,阴性预测值为99.72%。 结论 此血清囊虫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适用于临床初筛,阴性结果基本可排除囊虫病;阳性结果可为临床提供参考,需做进一步检查并结合临床病史诊断及治疗。
  • 短篇论著
    李磊,李刚 ,丛雪芹,曲德鑫,刘福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出国劳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行为现状, 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疟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0名烟台口岸出国劳务人员就疟疾基本知识与基本防护行为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对出国劳务人员的疟疾防控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结果 出国劳务人员对疟疾的传播方式、感染后症状等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7.6%和76.2%),对抗疟药的用法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4.3%和42.8%),防疟行为的执行率调查显示分别有48.8%和52.9%的务工者使用正确的蚊帐和驱避剂。统计学分析显示务工者的工种、出国务工次数对防疟知识行为的影响较大。结论 扩大防疟教育的覆盖面;重点关注防疟意识行为薄弱劳务人员的防疟教育工作;加强对劳务公司的监管;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 短篇论著
    卢杰,冯小英*,孙伟明,解彦红,徐志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继发性肺结核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邢台市结核病防治门诊初治继发性肺结核10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西药2HRZE/4HR化疗方案。治疗组在西药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养阴润肺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肺部阴影吸收、中医证候疗效、药物毒副作用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痰菌阴转率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痰菌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肺结核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高亭,李敏,马玉娟,刘小伟,党焱,朱波,何小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1例支气管放线菌病临床治疗观察分析,提高对支气管放线菌病的临床和诊断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1例支气管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过程,运用组织病理对诊断加以明确,并结合其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50岁男性,20d前突然出现发热、右侧胸痛伴痰中带血。胸部CT提示右下肺实变影,在外院诊断为肺炎,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反复。经支气管镜发现支气管内有一异物(义齿),予钳除,再次活检确诊为支气管放线菌病,予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结论 支气管放线菌可在免疫力正常的人群中感染,组织病理查到菌丝和硫磺颗粒是诊断该疾病最重要证据。
  • 经验交流
    江光荣,赵敏,刘华艳,赵江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鄂州市首起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情况分析。结果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畜群三个环节,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加强牲畜检疫,加强人间布病监测,加强卫生和农业部门在管理的各个阶段紧密合作是布鲁氏菌病防控的关键。
  • 经验交流
    杨汝松,吴强,徐闻,普俊波,李文,倪兆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云南通海县发生的H5N1禽流感农场暴发疫情的流行情况,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对养殖场的禽类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密切接触人员隔离和医学观察,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主动搜索,加强暴露人员防护,采集流感样病例和暴露者的咽拭子标本,通过荧光RT-PCR方法检测。结果 有效控制此次禽间H5N1禽流感疫情,标本检测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密切接触人员无流感样临床症状。结论 此次H5N1禽流感动物暴发疫情,通过卫生和农业两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疫情得到控制,方法有效,未发生人感染病例。
  • 经验交流
    钟和悦,伍秀芳,吴慕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强化铁食物联合铁补充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99例6个月~6岁贫血儿童,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早餐后,口服小剂量硫酸亚铁(5 mg/kg)和维生素C(50~100 mg)。观察组患儿采用富含铁食物和铁剂结合进行。每组疗程均为两个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Hb、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运转蛋白饱和度(TS)均有所提高,其中Hb和SF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升高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儿分别有410和403例治疗效果为治愈,均没有无效例数。结论 强化铁食物结合铁补充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后,患儿的Hb、SF和TS均有所提高,各指标数值均高于单纯铁补充剂治疗的对照组。
  • 经验交流
    王学东,蒋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1例毛蠓幼虫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并阐述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患者漱口液、小便及大便中的虫体,用显微镜观察,通过形态特征鉴定虫种。在感染场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虫体头呈棕褐色,为咀嚼式口器,尾部棕褐色,末端指状突上有长毛,符合毛蠓幼虫形态特征。在患者家中,楼下卫生间地漏直通化粪池,在化粪池及楼下卫生间发现了毛蠓成虫及幼虫。患者使用了被毛蠓幼虫或卵污染的水漱口、洗盆浴引起感染。结论 患者口腔、泌尿道及下消化道感染的是毛蠓幼虫。使用伊维菌素治疗三个疗程治愈。建议卫生间下水道不要直接与化粪池相连,防止蠓进入室内,发现昆虫,及时杀灭。注意个人卫生,女性尽量用淋浴。
  • 经验交流
    叶裕正,杨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职业接触者血铅测定的微分电位溶出法(Differential potentiometric stripping method,DPDD)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method,HGAF),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用DPDD法与HGAF法分别检测同一批职业接触者血清样品以及标准质控样品,以DPDD法为标准方法,以HGAF法为参比法,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相对误差。结果 对血清样品的检测,两种方法高度符合(r=0.996,P<0.05),DPDD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加标回收率为(94.5±2.8)%; HGAF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8%,加标回收率为(100.0±6.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质控样的检测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PDD法与HGAF法检测血铅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一致性良好,能够满足血铅检测的要求,但HGAF法仪器价廉,分析速度快,对检测操作要求简单,适合基层单位快速检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