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马红, 许辉, 顾文涛, 李遇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5α-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α-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疗法对女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合并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2017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女性尖锐湿疣合并宫颈高危HPV感染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其中光动力组微波术清除疣体后采用ALA-PDT治疗,干扰素组微波术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联合组采用ALA-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低危型HPV感染治疗效果,即疣体消失,无新疣体出现:联合组(95.0%)高于光动力组(80.0%)及干扰素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治疗效果: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联合组(95.0%)高于光动力组(70.0%)及干扰素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及随访过程。结论 微波术清除疣体后,使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凝胶疗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合并宫颈高危HPV感染,疗效好以及复发率低。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王月云, 唐朝, 刘植华, 林威, 袁世新, 陈斌, 吴波, 乔友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深圳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HPV感染和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深圳市对2 694名成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宫颈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HPV的感染率为17.8%(480例),单纯高危型和单纯低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6.0%和1.8%。高危性HPV感染者432例,以52型、16型、53型、51型、58型为主,感染率分别为3.6%、1.9%、1.5%、1.4%、1.2%;低危型感染者48例,主要致病亚型为HPV81(0.8%)、HPV6(0.3%)和HPV11(0.3%)。单因素分析后,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变量有: 首次性生活年龄、丈夫婚外性行为、生产次数、流产史、性伴侣数、生殖系统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性生活年龄(≤20)、丈夫婚外性行为、生产次数(>1)、流产史、性伴侣数(>1)、生殖系统感染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深圳妇女HPV感染率较高,最常见感染型别为 HPV 52,其次是 HPV 16、HPV 53、HPV 51和HPV 58。感染高峰年龄为30~<40岁和45~<6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及妊娠次数、流产、丈夫婚外性行为和生殖系统感染是影响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林威, 刘植华, 王月云, 富诗岚, 袁世新, 陈斌, 吴波, 乔友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以深圳地区2017年1—9月参与子宫颈癌HPV筛查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结果阳性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HPV感染亚型分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7年1—9月,深圳地区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妇女HPV感染率为10.3%(10 328/100 222),其中5 258例HPV感染者纳入型别分布分析,中位年龄为36岁(P25~P75:31~44),汉族占99.6%(5 238例),已婚者占96.8%(5 090例),单一型别感染者占78.7%(4 13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占94.3%(4 960例)。在4 960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中,HPV52、HPV16、HPV58、HPV51和HPV18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26.1%、17.4%、14.7%、8.9%和8.4%。在298例低危型HPV感染者中,HPV6、HPV43、HPV11、HPV42和HPV44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30.5%、20.8%、20.1%、20.1%和11.7%。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筛查形式和医保类型的HPV阳性者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地区女性子宫颈HPV感染以单一型为主,HPV52是最常见的高危感染亚型。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孔艳青, 汤红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患者的年龄及其变化,并分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活检部位,寻找宫颈最易发生病变的位置,探讨患者的宫颈随机取材检查活检阳性率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7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变程度、年龄及活检的位点。结果 11 99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6.32±8.63)岁。5 206例LSIL变患者平均年龄(35.17±8.21)岁。6 789例HSIL患者平均年龄为(37.22±9.17)岁。26~<36岁和36~<46岁年龄段占宫颈上皮内瘤变的43.89%、31.28%。宫颈1~12点,CIN病变阳性率分别为51.49%、54.46%、51.54%、55.81%、62.60%、61.62%、66.15%、63.32%、55.74%、57.11%、62.98%及54.60%,整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P<0.05)。以阳性率最高的7点为参照,其他各点与其两两比较的χ2值分别为41.0、22.8、37.2、17.8、2.3、4.8、1.6、19.6、17.3、1.8、31.5,其中1、2、3、4、9、10、12点P均小于0.004 5(Bonferroni法校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活检12个位点,病变检出率其中7点最高、其次8点、11点、5点、6点、10点、4点、9点、12点、2点、3点和1点。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主要集中在26~<46岁年龄段。LSIL患者年龄集中在(35.17±8.21)岁,HSIL患者年龄集中在(37.22±9.17)岁。宫颈病变患者活检部位7点、8点、11点、5点、6点、10点可能是最易首先发生宫颈病,选择这六个点位活检检查可能对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雷林, 刘维耿, 王月云, 刘植华, 彭绩, 冯铁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动态分析研究2001—2015年期间深圳市女性宫颈癌的发病趋势,为评价深圳市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深圳市肿瘤发病登记处收集的2001—2015年女性宫颈癌发病数据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计算宫颈癌发病率,以及标化发病率,利用Joinpoint软件进行趋势分析,利用灰色模型(grey model,GM)预测未来年份宫颈癌发病率。结果 深圳市2001—2015年肿瘤登记处共登记女性宫颈癌6 192例,总体发病率为9.48/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6.99/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8.37/10万。从时间趋势上看,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世标率从2001年的1.74/10万上升至2015年的11.51/10万,AAPC为14.3%(Z=6.7, P<0.001)。15年间深圳市女性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增大,最低为2006年(40.3±9.7)岁,最高为2015年(48.4±11.4)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50,P<0.01)。灰色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6—2018年宫颈癌发病率分别为13.12/10万,12.92/10万, 12.71/10万,上升趋势得到一定的遏制。结论 子宫颈癌仍然是深圳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仍需坚持实施目前的宫颈癌筛查项目,推广宫颈癌疫苗的使用。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赵静, 陈汶, 刘植华, 王月云, 龚林, 吴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肿瘤,其相关病因学研究由来已久。其中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导致子宫颈癌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机体微生态环境与病毒感染息息相关。阴道作为子宫毗邻器官,其微生态环境状态可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子宫颈健康。因此,本文即从阴道微生态环境出发,综述了由阴道微生态失衡所导致的常见阴道微生态异常与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周惠玲, 伍金华, 潘连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东省江门市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及其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为该市今后防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癌发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及膜杂交原理,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1 523例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比较不同基因亚型的流行病学特点。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 523例女性生殖道HPV筛查感染率为16.90%(5 326/31 523),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其中52、16、58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7.70%,15.04%和12.32%;5 326例HPV阳性标本中,单一感染者4 331例,构成比为81.32%,双重感染为775例,构成比为14.55%,三重或以上感染为220例,构成比为4.13%,最多可7种亚型同时感染;按年龄分组中>6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占29.96%,其次为>50~60岁组(22.43%),≤30岁组 (17.61%),>40~50岁组(16.66%),>30~40岁组感染率最低(14.17%),>30岁组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广东省江门市就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最常见的是HPV52亚型,>60岁是HPV感染高发人群,应加强HPV筛查力度,为今后HPV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 人乳头病毒研究专栏
    郝艳会, 石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的知晓和接受程度。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协作网图书馆数据库,收集2006—2017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学生对HPV疫苗认知的相关文献,采用AHRQ横断面研究评价量表进行文献质量的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纳入分析。运用R-3.5.0统计分析软件的Meta分析方法对效应量进行合并。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采用Egger法评价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共15篇文献纳入研究,中国大学生HPV 疫苗合并知晓率为18.47% (95%CI:14.23%~22.71%);HPV 疫苗合并接受率为71.84% (95%CI: 68.03%~75.65%)、中、高质量文献组合并知晓率分别为19.16%、7.74%,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组合并知晓率分别为39.79%、7.7%,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文献的异质性较大,I2值分别为98.5%和95.3%,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I2值并无明显下降,故不能确定异质性的来源。Egger法检验发表偏倚,P值分别为0.13和0.49,尚不能认为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中国大学HPV 疫苗的知晓率较低,但疫苗的接受率较高,不同专业和不同文献质量间知晓率有一定差异。
  • 论著
  • 论著
    卢佩佩, 李智伟, 王玲玲, 庞盼, 张峰波, 丁剑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布鲁菌感染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 sPD-1)、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A( IL-17A)及Treg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探讨sPD-1与Th17/Treg细胞因子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布鲁菌感染患者(布病组)与健康人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sPD-1的水平,用流式微珠阵列技术(CBA)法检测血清中Th17 /Treg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43例布病组血清中sPD-1、IL-17A水平和TGF-β水平分别为(53.46±17.13) ng/mL 、(10.42±9.86) pg/mL和(7 510.80±314.34) pg/mL,48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7.78±14.01) ng/mL 、(7.17±1.47)pg/mL和(5 461.58±794.04) pg/mL。布鲁菌感染患者sPD-1与IL-17A不相关(r=0.222, P>0.05);sPD-1与TGF-β 呈正相关(r=0.789, 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布鲁菌感染患者血清中sPD-1、IL-17A及TGF-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sPD-1水平与TGF-β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布鲁菌病患者血清sPD-1的水平与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sPD-1可能与TGF-β共同参与了布鲁氏菌病的进展。
  • 论著
    王恺, 林在生, 卢翠英, 詹小海, 吴慧丹, 陈训梅, 林少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趋势,评价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连续5年对全省19个县,380个行政村,1 900户农村家庭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环境卫生现场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间380个监测村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生活27.11%、工业4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水直接排放的比例仍较高(生活94.21%、工业32.63%、养殖业4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卫生规划、宣教和制度的比例分别为13.68%、10.53%和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900个监测户中仍使用非卫生厕所和无厕所的比例分别为9.63%和2.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仍以直接排入下水道为主(52.53%),仍有病媒生物孳生地、蟑螂、鼠迹、苍蝇和蚊虫的比例分别为86.74%、66.95%、46.79%、71.00%和25.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年来福建省农村在垃圾与污水处理、改厕与粪便无害化、病媒生物防治、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多种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应引起政府各部门重视,继续加强管理、增加经费投入和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 论著
    符艳, 陈冬燕, 刘璞瑜, 王小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海南省居民血脂比值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为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8个地区抽取18岁以上4 543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2 h糖耐量实验和血脂四项,计算血脂比,方差统计分析血脂比值与人群一般情况和糖尿病的关系,ROC曲线确定糖尿病患者血脂比值的理想诊断界点。结果 TG/HDL-C、TC/HDL-C、LDL-C/HDL-C和Non-HDL -C/HDL-C等4项血脂比值分别是1.25±1.81、4.00±1.50、2.53±1.04和3.00±1.50,四项血脂比值城市均高于农村,除TG/HDL-C外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血脂比除了TG/HDL-C是60岁组最低,其余三项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血脂比糖尿病高于正常人,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血脂比值预测糖尿病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男性和女性比值理想诊断界点TG/HDL-C分别是4.12和3.98、 TC/HDL-C是1.05和0.97、LDL-C/HDL-C是3.06和2.98、 Non-HDL -C/HDL-C 2.85和2.69。结论 海南省居民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效果不理想,应采用各项血脂比值和Non-HDL-C评价糖尿病患者的风险,以积极指导降脂治疗。
  • 论著
    鞠长燕, 马艳萍, 张茂俊, 胡鹏威, 金玉娟, 刘楚云, 段永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深圳市禽源、牛源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与相同时期和地区腹泻患者分离的空肠弯曲菌比较,寻找空肠弯曲菌传播的证据。方法 对深圳市2016年3—11月分离的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进行复苏、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应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空肠弯曲菌126株,其中腹泻患者来源22株、禽源44株、牛源60株。除3株不能分型外,其他123株菌成功获得PFGE图谱。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呈现不同的基因特征:人源菌株PFGE带型高度多态化,未发现集中型别;P1是禽源空肠弯曲菌的主要型别;牛源菌株呈现多型别分布,主要型别有C1~C6。综合分析发现,有3个型别(T1、T2和T3)同时包含患者和禽牛来源的菌株。T1型别有12株菌,分别来自患者(3株)、禽类(6株)和牛(3株),T2型别包含5株菌,来自患者(1株)、禽类(2株)和牛(2株);T3型别包含7株菌,仅来自患者(1株)和牛(6株)。结论 本研究发现3个空肠弯曲菌型别(T1,T2和T3)同时包含腹泻患者和禽牛来源菌株,为空肠弯曲菌的溯源提供证据。T1可能是深圳市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流行型别,在腹泻患者、禽源、牛源菌株中均有分布。
  • 论著
    刘婷, 周正, 王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GeneXpert MTB/RIF系统在诊断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AD)合并肺结核(MTB)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350例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和50例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非结核对照组患者的痰标本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评价GeneXpert MTB/RIF诊断性能,并与结核菌培养、T-SPOT法、抗酸涂片染色法等比较,判断优劣以及半定量检测结核菌的效能。以结核菌液体药敏法为标准,分析Gene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GeneXpert MTB/RIF、结核菌培养、T-SPOT法、抗酸涂片染色法4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5.14%、84.00%、89.71%和56.86%,特异度分别为100.00%,92.00%,84.00%,100.00%。GeneXpert MTB/RIF系统灵敏度与T-SP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4.21,P>0.05),高于抗酸涂片染色法(χ2 =36.60,P<0.05)。Gene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RIF)耐药性的灵敏度为86.00%,特异度为90.56%。结论 GeneXpert MTB/RIF与传统的MGIT960液体培养、T-SPOT法和抗酸涂片染色法等联合,可显著提高合并肺结核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结核病的检出率。
  • 论著
    毛祥华, 李春敏, 杨明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重点地区2017年蚊虫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不同栖息地蚊虫密度,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诱蚊灯法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季节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监测结果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共捕获蚊虫2亚科4属5亚属9种16 173只,平均蚊密度为7.02只/(灯·小时)。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57.03%,其次为中华按蚊,占捕获数的33.50%,各地三带喙库蚊捕获数量的中位数为158只。蚊种香农-威纳指数H=1.40;三带喙库蚊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6 022.80;5月为三带喙库蚊活动最高峰,8月为次高峰,不同栖息地中三带喙库蚊分布差异明显(P=0.00)。结论 云南省蚊虫仍具有多样性,三带喙库蚊密度在流行季节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存在乙脑暴发流行风险,4月起即应进行乙脑防控应对。
  • 论著
    宋传清, 王兰珍, 梁桂华, 许银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濮阳市历年疟疾流行和防治历程,评价消除疟疾措施,总结工作经验,为消除疟疾后的疟疾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濮阳市1953—2017年疟疾疫情、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等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濮阳市1953—2017年累计疟疾病例为2 610 142人,其中1953—1983年累计发病数为2 609 633例。曾发生两次大流行,发病率最高达3 519/万(1961年),1984年起降至1/万以下,1989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目标。2008年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病例报告。消除疟疾阶段,濮阳市根据《河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建立了多部门合作机制,完善了疟疾监测网络,网络报告濮阳市相关的疟疾病例143例,全部为输入性,均得到规范管理,于2017年实现市级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濮阳市经过持续多年综合性防治,连续9年无本地感染病例,在河南省内率先达到市级消除疟疾目标。今后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与管理,防止发生二代病例。
  • 论著
    曹磊, 张义, 闫云, 周体操, 陈飒, 马琳, 李广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整理分析1950—2017年陕西省疟疾月发病数据,探索陕西省疟疾发病的季节性特征变化,为消除疟疾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 将1950—2017年陕西省疟疾月发病数按照10年一个阶段划分为7个阶段,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陕西省疟疾发病的季节性聚集趋势,计算不同阶段的发病高峰季节。结果 1950—2009年间,陕西省疟疾发病季节性明显,传播季节(5—10月)发病数均占发病总数的70%以上,疟疾发病存在集中趋势,雷氏Z检验P值均小于0.001,但自1970年以后,集中度γ值逐渐减小,发病集中趋势逐渐减弱;2010—2017年陕西省疟疾发病不存在集中趋势(P>0.05),疟疾发病常年发生,传播季节发病数仅占发病总数的53.95%,无高峰季节。结论 2010—2017年陕西省疟疾发病季节特征发生了改变,与1950—2009年间存在显著不同,进一步证明了陕西省疟疾发病模式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本地感染转变为现在的输入性感染。
  • 论著
    方昌勇, 张莉萍, 陈仲威, 黄勇, 李艳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东莞市蚊媒的种类、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本市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每月定时、定点选定1个生境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采用成蚊诱蚊灯收集法监测蚊媒种类密度及伊蚊成蚊,蚊诱卵器调查法监测伊蚊幼蚊,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伊蚊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利用Excel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东莞市2016—2017年蚊媒种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共捕获415只,占捕获总数的79.35%,捕获白纹伊蚊95只(18.16%),三带喙库蚊6只(1.15%),微小按蚊7只(1.34%),蚊媒密度2.51只/灯。2016—2017年伊蚊成虫平均密度指数为2.78,平均密度为0.03(只/灯),每年5—9月伊蚊诱蚊指数较高。伊蚊幼虫监测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2.73,每月的BI<5,不具备登革热在城市流行传播的条件。平均容器指数(CI)为3.88,最高峰为6.83,超出了安全警戒线。结论 本次调查获得较为详细的东莞市蚊媒本底资料及伊蚊季节消长规律,伊蚊核酸检测未检出登革热病毒不代表东莞市伊蚊没有传播登革热疾病的可能,今后应建立东莞市蚊媒监测常态化,更科学地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 论著
    王会珍, 张皓明, 张莉莉, 陶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2000—2014年对云南禄丰干海资、牟定蟠猫、昆明远郊农村、兰坪河西等4地区人群进行亚洲带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流行地区,掌握流行特征、人群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亚洲带绦虫病例线索,设病例居住地为调查点。采用访问法进行病史调查及收集近期感染者带绦虫孕节片病原学检查等方法。结果 病史调查共912户5 081人,查出亚洲带绦虫感染者849人,总感染率为16.71%。病原学检查感染者孕节片标本585份,均为亚洲带绦虫。各地区人群感染率分别为:禄丰干海资22.64%(144/636)、牟定蟠猫8.78%(51/584)、昆明远郊农村2.53%(40/1 580)、兰坪河西26.92%(614/2 281)。不同地区人群感染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民族和职业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行因素调查,四地居民普遍有生食猪肝的饮食习惯占调查人数的93.11%(4 731/5 081),未查见有生食猪肉、牛肉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不良者占调查人数的30.49%(1 549/5 081);牲畜放养率占其饲养户的55.83%(407/729);有“连茅圈”的居民户占41.54%(140/337)。结论 云南禄丰干海资、牟定蟠猫、昆明远郊农村、兰坪河西为亚洲带绦虫病流行区,本病的流行系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生食猪肝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的重要途径。
  • 论著
    王楷翔, 赵娟, 党玉新, 李莹, 曹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保定市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其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肝病程度的相关性,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7年9月758例HCV-RNA阳性者进行HCV的基因型检测,分析其基因型与HCV-RNA含量和肝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758例HCV感染患者中1b型和2a型分别为50.79%(385/758)和36.68%(278/758)。HC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与性别、感染途径及种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b型患者ALT、AST、GGT及HCV-RNA水平均高于2a型和其他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肝病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b型丙肝肝硬化及肝癌比例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b型患者对长效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的ETVR应答率(57.92% vs 83.09%)和SVR应答率(24.68% vs 60.79%)均明显低于2a型患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1b型患者ALT与HCV-RNA呈正相关(r=0.685,P<0.01)。结论 保定市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株为1b型和2a型,其中1b型与丙肝肝硬化、肝癌的产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萧松建, 阮峰, 曾茹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预防再次发生雪卡毒素中毒。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采集样本进行雪卡毒素定性分析。结果 在中毒事件涉及4个家庭中,中毒14人,无死亡病例。发病潜伏期为0.5~5.5 h(中位数3 h)。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腹泻85.7%、呕吐78.6%)、神经系统症状(四肢麻木71.4%、肌肉痛42.9%、口舌麻木42.9%、皮肤瘙痒42.9%、视力模糊35.7%、温度感觉倒错28.6%)、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率过缓42.9%、低血压28.6%)等。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四个家庭购买了同一条海鳗的不同部位,所有病例均有进食,病情轻重与进食量呈剂量反应关系。剩余海鳗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检测技术分析,提取出1093.5、1075.4、1057.5、1039.5雪卡毒素四个特征子离子。结论 本次事件为一起进食海鳗引起的雪卡毒素食物中毒,关键的预防控制措施是加强雪卡毒素食物中毒知识宣传和深海鱼类管理。
  • 短篇论著
    杨普贤, 黎杏如, 范秀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清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人群的肝吸虫感染、相关生活习惯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开展肝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5年就诊患者采集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法进行肝吸虫卵检查,对虫卵阳性者进行个案调查。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5年就诊人数共2 204人,虫卵阳性者752人,阳性率为34.12%。男、女性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7.24%和2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组中以31~50岁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中以工人阳性率最高,为41.11%,不同职业患者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用鱼生比非食用者风险更高(OR=2.84);人群相关生活习惯及健康知识调查显示对肝吸虫病知晓率较高。结论 开展对有食鱼生史人群的肝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及定期开展查治是肝吸虫病防控的关键措施。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邢清, 臧丽, 庞萍, 宋凌云, 孙迪, 韩松梅, 林家达, 郭清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例Gitelman 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提高对Gitelman 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以2例Gitelman 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反应和随访结果。结果 2例患者均为绝经早期女性,主要表现为正常血压伴低血钾、高尿钾、低血镁、低尿钙、代谢性碱中毒、骨质疏松,一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活,一例患者RAAS未激活,两例患者均临床诊断为Gitelman 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2例患者均给予口服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安体舒通治疗, 低血钾基本纠正,血镁接近正常低值;同时予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脆性骨折发生。结论 成年起病的Gitelman 综合征,尤其是绝经早期女性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症,临床应注意筛查并及时治疗。
  • 病例报道
    厉广栩, 逯军, 赵清, 祁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儿童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 ALD)病例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提高广大医师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儿科1例儿童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病例的家系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汇总儿童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患儿血清极长链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VLCFAs)测定:C24:0,C26:0 ,C24:0/C22:0,C26:0/C22:0异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明显增高,血浆游离皮质醇值(8:00)明显降低,24 h尿游离皮质醇值明显降低。头颅MRI平扫显示双侧脑室后角旁对称性异常信号,呈特征性“蝴蝶翼”状。 全外显基因检测结果示在患儿ABCD1基因发现c.1534G>T的核苷酸变异,该变异导致第512号氨基酸由Gly变为Cys,为错义变异,而一代测序验证患儿母亲该位点为杂合子,患儿父亲该位点未见异常。确诊该患儿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儿童脑型。结论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临床上以智力下降、视力减退、四肢活动障碍为主,头颅MRI 有特征性改变,血清VLCFAs和患儿家系基因检测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如扩大家系成员基因检测分析,对孕母优生优育有实际意义。
  • 病例报道
    杨澄清, 杜荣辉, 曹探赜, 周萌, 梅春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报道1例疑诊为肺结核的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提高对肺毛霉菌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疑诊为肺结核的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胸部CT表现。结果 51岁男性患者,因少量咯血入院,有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胸部CT示双肺沿支气管分布斑片状实变影,伴树芽征,可见黏液栓征,抗感染治疗病灶增多,纤维支气管镜提示血疑块及白色坏死物堵塞支气管,病理确诊支气管肺毛霉菌病。结论 肺毛霉菌病一般具有基础疾病,症状可表现轻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检查。
  • 信息交流
  • 信息交流
    李玉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如何根据收集到的研究专题文献资料,写作医学综述及其注意的问题。方法 综述类文章的写作关键在于专题研究方向的选择和题目的确立,而题目的确立是组织和筛选文献资料的基础。可以利用关键词检索文献,这是最有效、最准确的途径,并且能够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在进行检索时,可通过改变关键词或对关键词进行扩展等方法进行检索,目的就是选择出该专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可靠性、权威性文献。在阅读文献资料时,必须围绕选题方向,对国内外近几年来的有关文献细致甄选,将有关专题研究的内容的资料系统汇集,并清晰标注文献来源,以备后期查证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结果 文献的整理和归纳要以研究专题贯穿始终,根据研究专题将搜集的文献资料组织成逻辑严密、语法严谨的叙述性文字,再经过综合、调整和文辞修饰,汇总成有价值的文献段落、章节,最终完成研究专题的综述和写作。结论 综述有纵向、横向和纵横向三个写作方向和方法,要求作者必须对文献有较强去繁存简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加工和语法规范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