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蔡侃儒, 邱智辉, 张洁云, 汪文斐, 张明霞, 王召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大样本病例与对照研究明确xCT基因功能性SNP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明确其调控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健康对照和结核患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对xCT基因rs1312037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基因频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核菌特异性抗原IFN-γ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和放射影像学分数反应不同基因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健康对照和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xCT基因及其相关的CXCL1CXCL2IL1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等位基因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0.678,P>0.05),选择的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rs1312037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核病的易感性相关,其中结核患者组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70.2%,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为29.8%;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66.8%,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为33.2%,两组之间的等率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OR=0.86)。AA基因型患者的结核菌特异性刺激分泌的IFN-r斑点形成细胞数量及炎症反应指标明显高于基因型GG的患者,基因型AA的细胞xCT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上调。结论 xCT基因rs1312037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结核感染的易感性相关,并且rs13120371位点是功能性SNP,等位基因A可能增加结核菌感染的风险。
  • 论著
    方小龙, 王莉平, 林立鹏, 朱国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24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Etest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的筛选,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结果 检出102株多重耐药株,21株广泛耐药株,分别占41.5%和8.5%;亚胺培南耐药组筛选出金属酶表型阳性24株,阳性率为37.5%,敏感组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组经PCR扩增金属酶阳性21株,阳性率为32.8%,其中8株为IPM-1,9株为IPM-2,4株为NDM-1,未检出VIM-1、VIM-2;敏感组株未检出金属酶基因,两组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株金属酶阳性和表型结果一致;耐药组耐消毒剂基因qacE?1阳性率为81.25%,敏感组阳性率为75%,两组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多重耐药;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和其产生的金属酶是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机制之一,其基因型主要为IPM-1、IPM-2和NDM-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还存在其他的主要机制;NDM-1阳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呋喃妥因、碳青霉烯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合理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将有利于控制NDM-1阳性菌的传播。
  • 论著
    李玉平, 齐建彤, 郑曙光, 林昶, 朱璨, 柴艺汇, 徐昌君, 王和生, 杨长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促进肝癌HepG2细胞中胆固醇蓄积的最适浓度和最适作用时间。方法 将肝癌HepG2细胞接种于含10%的胎牛血清和1%双抗(青霉素、链霉素)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置于5%浓度的CO2培养箱中培养,每3天进行一次细胞传代,取对数增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研究。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和ox-LDL组(75 mg/L、50 mg/L、25 mg/L、12.5 mg/L)。每组9个样,分3个小组,每个小组3个样,3个小组分别培养24 h、48 h和72 h后测定细胞内胆固醇的积累并用油红O染色法定性观察。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Statistics 17.0进行t检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胆固醇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过ox-LDL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诱导后,总胆固醇含量(total cholesterol,TC)、游离胆固醇含量(free cholesterol,FC)及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the ratio of cholesterol ester and total cholesterol,CE/TC)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尤以50 mg/L ox-LDL诱导48 h时[空白对照组:TC (98.21±2.85) mmol/L、FC (56.25±0.55)mmol/L、CE/TC 42.64±1.50; ox-LDL组:TC (146.7±3.59)mmol/L、FC (79.9±0.55) mmol/L、CE/TC 49.9±3.49]变化最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组胞浆内有不同程度红色脂滴存在,且发现ox-LDL 50 mg/L作用48 h时,因含有过多脂滴而形成了红色聚集的脂团,而未加ox-LDL的空白对照组细胞内无明显脂滴颗粒。结论 ox-LDL不同诱导浓度和不同诱导时间对肝癌HepG2细胞内胆固醇(TC 、FC 、CE/TC)积累都有促进作用,而ox-LDL对肝癌HepG2细胞内胆固醇积累的影响最适浓度和时间为50 mg/L诱导48 h。
  • 论著
    李艳芬, 黄勇, 张莉萍, 陈永迪, 曾汉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东莞市2015—2016年手足口病(HFMD)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6型(CVA6)的流行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 采用RT-PCR方法对HFMD疑似病例标本进行检测,CVA6阳性标本上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扩增并测定VP1基因序列。从GenBank中选取其他CVA6代表株进行参考比对,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用Mega4.0.2软件构建亲缘性进化树。结果 在1 145份标本中检出CVA6阳性标本580份,阳性率为50.66%(580/1 145)。序列比对显示,20株CVA6分离株VP1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3.6%~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7%~100.0%。东莞市CVA6分离株VP1与近年来全球各地流行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3.4%~98.5%和97.0%~99.7%,与CVA6原型株Gdula以及我国山东省1996年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仅为82.5%~85.8%和94.1%~96.4%。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015—2016年东莞地区CVA6与近年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CVA6分离株同源性较高,而与原型株进化距离较远。结论 2015—2016年东莞市HFMD病原以CVA6为主,流行株为近年来流行于全国各地的CVA6新变种。
  • 论著
    杨人贵, 孙边成, 欧新华, 黄政, 李灵之, 陈静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3年至2016年长沙市手足口重症病例感染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V 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V 10)肠道病毒的流行趋势,并对其VP1基因进化概况进行分析。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全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CAV 6和CAV 10型肠道病毒阳性咽拭子、肛拭子或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VP1基因片段,序列比对后用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 2013—2016年全市共检测111份重症手足口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阳性标本80份,检出率为72.07%。80份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CAV 6型10株, CAV 10型8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发现,CAV 6型肠道病毒核苷酸序列之间存在0.8%~6.6%的差异。CAV 10型肠道病毒核苷酸序列之间存在1.1%~5.6%的变化差异。8株CAV 6型毒株均位于D2分支,1株处于D1分支。6株CAV 10型毒株位于E分支。结论 CAV 6和CAV 10肠道病毒在基因水平并未发生明显突变。重症病例中出现CAV 6型和CAV 10型感染高峰年份,但2016年有所降低,应将CAV 6和CAV 10型肠道病毒纳入常规监测,降低手足口发病风险。
  • 论著
    黄静静, 陈亚玲, 熊昌富, 王春雷, 符彩云, 罗兴雄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海南省92例肺结核发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海南省92例耐药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组)和120例非耐药的肺结核患者(非耐药组)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居住地、初/复治、治疗过程是否中断、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是否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统计学处理,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探讨肺结核发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肺结核耐药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居住地、初/复治、治疗过程是否中断、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在非结核医疗定点机构就诊有关(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农村(OR=2.467 95%CI=1.309~4.650)、复治(OR=4.046 95%CI=2.274~7.199)、治疗过程曾经中断(OR=5.195 95%CI=2.877~9.381)、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OR= 7.792 95%CI=4.206~14.436)和第一次在非结核医疗定点机构就诊(OR=5.495 95%CI=3.038~9.938)是产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复治、曾经中断治疗、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在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易出现耐药性。
  • 论著
    张娟娟, 胡方祥, 王云霞, 陈文胜, 郑娟娟, 梅金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5年结核病网络登记报告的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累计登记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2 658例,年均登记率为47.75/10万,涂阳患者的年均登记率为27.5/10万,两者的登记率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39.48, P<0.01;χ2趋势=162.45,P<0.01)。肺结核患者中,男女比例1.87:1;主要集中在15~44岁,占总发病人数的85.00%。户籍类型分布上,以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为主,占全部患者的94.63%;流动人口的年均登记率为52.64/10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23.38/10万),两种户籍类型的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42.48, P <0.01;χ2趋势=162.67, P <0.01)。各职业类型中,以工人、家政人员和学生登记报告患者较多,分别占患者总数的42.8%、51.65%和1.17%。时间上以4—9月份报告患者较多,占患者总数的57.57%,1月和2月份报告患者数量最少。结论 宝安区肺结核登记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工人和家政人员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 论著
    陈金, 梁雪莹, 张旭, 李能就, 农莉虹, 江毅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片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分析成因,提出治理对策。方法 在广州市白云区各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 本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LC50介于0.007~3.789 mg /L,抗性倍数介于2.66~18.12倍。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最高,除东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中抗;其次为双硫磷,除西、北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中抗;抗性最弱的是残杀威,除南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敏感;氯菊酯除西片区为中抗外,其它均为低抗;溴氰菊酯除北片区为中抗外,其它均为低抗。LC50分别为介于0.039~0.098,0.007~0.014,2.372~3.789,0.110~0.358,0.016~0.030 mg /L;抗性倍数分别为介于7.21~18.12,7.08~14.17,2.66~4.26,3.38~11.01,6.37~11.95。结论 白纹伊蚊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镇街消杀站及PCO公司的不规范用药,为延缓抗性产生,政府部门需做好药物配比、施药步速、消杀频次等方面的质量把控。
  • 论著
    李慧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利用肺结核患者登记本、管理卡片、病历资料以及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对2009—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结核病防治所门诊登记管理的332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基本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从中选取7个可能影响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的指标,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提供相应的P值和OR值,从而最终确定影响因素。结果 33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本市户籍患者202例,占60.8%,外地户籍患者130例,占39.2%,男女比例为1.71,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为主。治愈305例,治愈率为9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籍、患者来源、治疗前痰菌检测结果、合并糖尿病、肺部空洞及诊断延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变量作为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结果显示户籍、合并糖尿病、诊断延误,是影响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的主要因素,其中户籍的OR值为3.819,明显高于其他影响因素的OR值,是影响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跨区域管理运行机制,提高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诊疗能力,注重合并症的治疗等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 论著
    林文科, 吴吉芳, 郑志昂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海南省中老年人HIV感染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1 257例中老年人进行HIV相关感染因素问卷调查,并抽取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 1 257例调查者中HIV感染者共118例,感染率为9.4%(118/1 257),且2012—2016年HIV感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使用安全套、商业性行为、不知晓艾滋病知识、嫖娼行为、同性性行为及静脉吸毒是中老年人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95% CI)值分别为8.625(6.825~11.316)、5.317(4.216~7.318)、1.863(1.305~2.413)、10.216(8.215~15.437)、18.721(13.658~24.316)、10.375(8.520~16.113)。ROC曲线评价 Logistic回归模型效果,其AUC(95% CI)为0.926(0.873~0.996)。结论 中老年人HIV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影响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HIV感染的发生率。
  • 论著
    黄勇, 陈永迪, 李艳芬, 黎景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东莞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谱构成及流行情况,为东莞市病毒性腹泻防治提供资料依据。方法 2010年7月开始,每周从监测点医院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品,采用 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荧光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核酸。结果 2010—2016年共检测粪便样品5 026份,全部检测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其中600份检测腺病毒和星状病毒。4种病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5.96%(802/5 026)、14.56%(732/5 026)、5%(30/600),1.33%(8/600),总检测阳性率为 30.18%。轮状病毒、诺如GⅡ型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发病集中在2岁以下低龄儿童,各病原体2岁以下儿童感染比例分别为69.10%、62.26%、82.14%、71.43%。轮状病毒每年有1个流行高峰,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达高峰。诺如GⅡ型病毒每年有2个流行高峰,3月和8月达高峰。结论 监测的4种病原体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两者的阳性率相近。诺如病毒以GⅡ型为主。轮状病毒、诺如GⅡ型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主要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轮状病毒和诺如GⅡ型病毒感染有较强的季节性。
  • 论著
    甘立勤, 梁享生, 卢茜, 张起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龙岗区2006—2016年疟疾流行状况及流行特征,为龙岗区消除疟疾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疟疾个案调查表、疟疾个案流行病学报告等途径收集并整理龙岗区2006—2016年“三热”病人血涂片镜检结果和疟疾疫情报告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全区血检监测“三热”病人50 674人次,平均血检率为1.34‰,发现阳性患者172人,血检阳性率0.34%。累计报告疟疾病例85例,其中本地病例7例,输入性病例78例,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病例发生在2009年。病例高峰主要集中于7—9月;按地区分布,坂田街道、布吉街道占报告病例的50%;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男女比例4.31,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0~40岁,多为境外务工人员。发病时间、地区分布以及病例基本特征主要取决于辖区内跨境企业境外务工人员的出境、住所等因素。结论 龙岗区近5年疟疾发病率平稳且低于1/万,“三热”病人血检率超辖区服务人口1‰,符合消除疟疾考核评估验收要求。随着消除疟疾工作的推进,龙岗区输入性病例逐渐转变为以境外输入病例、恶性疟病例为主。由于恶性疟存在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出现重症病例等特点,医护人员、疟防工作者应继续加强疟疾监测、防控。

  • 论著
    刘新唐, 李玉柱, 韩龙才, 张华, 张海军, 林秋全, 王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在乳腺癌诊断中血清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钼靶X摄影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和42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均经组织病理证实,乳腺癌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30例,Ⅲ、Ⅳ期患者12例。均行钼靶X摄影及CA153、TPS、CYFRA21-1水平检测,然后比较良性组与Ⅰ+Ⅱ期乳腺癌组与Ⅲ+Ⅳ期乳腺癌组血清CA153、TPS、CYFRA21-1水平;比较血清CA153、TPS、CYFRA21-1、钼靶X摄影单项与联合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血清CA153、TPS、CYFRA21-1、钼靶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通过ROC工作曲线分析诊断试验的价值。结果 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TPS、CYFRA21-1水平较良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乳腺癌组血清CA153、TPS、CYFRA21-1水平较Ⅰ+Ⅱ期乳腺癌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53、TPS、CYFRA21-1及钼靶四项联合检测时,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4.1%,Youden指数为74.1%,而误诊率为5.9%、漏诊率为20.0%。四项联合的诊断试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最大,AUC四项联合>AUCCA153+TPS+CYFRA21-1>AUCCYFRA21-1>AUCCA153>AUCTPS>AUC钼靶,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53、TPS、CYFRA21-1及钼靶X摄影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论著
    李思燕, 苏春雄, 兰玲鲜, 韦柳迎, 唐欷柯, 黄金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慢性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IV/AIDS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8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持续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HIV患者,统计分析其长期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69例MHD HIV/AIDS患者中,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病理类型多为IgA肾病。常见机会性感染依次为细菌性肺炎、肺/肺外结核及青霉病。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14%和64.89%,预计平均存活时间60个月;存活≥1年组尿素下降率、平均透析时间、血透后白蛋白计数和血磷均高于存活<1年组,血透后肌酐低于存活<1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1年组患肺结核/肺外结核、青霉病比例低于存活<1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 Regression分析发现血磷及尿素下降率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HD HIV/AIDS透析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针对此类患者矿物质代谢异常、机会性感染较多的临床特点,实施恰当的透析方案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关键。
  • 论著
    邢燕, 温艳, 尤元刚, 袁联潮, 刘健, 陈小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麻风病患者血浆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 ES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CD105内皮糖蛋白的水平,探讨其对麻风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不同临床型别的麻风病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健康者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患者和对照组血浆中的ESM-1、VEGF和CD105水平,并比较两组间上述因子的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ESM-1、VEGF和CD105对麻风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麻风病患者组血浆ESM-1浓度(3.79±0.62) ng/mL高于对照组(3.20±0.85) ng/mL(P<0.05);ESM-1诊断麻风病的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为0.715;ESM-1最佳临界值为3.73 ng/mL时诊断麻风病的灵敏度66.7%,特异度82.4%,约登指数为0.491。患者组血浆VEGF浓度(0.64±0.13) ng/mL高于对照组(0.54±0.11) ng/mL(P<0.05);VEGF诊断麻风病的AUC为0.722;当VEGF最佳临界值为0.67 ng/mL时诊断麻风病的灵敏度45.5%,特异度94.1%,约登指数为0.396。患者组(42.04±9.44) ng/mL和对照组(45.08±9.43) ng/mL间血浆CD105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诊断麻风病的AUC为0.423。结论 麻风病患者血浆ESM-1和VEGF水平高于正常组,ESM-1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较VEGF高,对于麻风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论著
    邓兆享, 林文浩, 彭杰雄, 常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I、PGII、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PGI/PGII)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的水平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protein,CagA)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筛查中的价值,为胃癌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就诊于武警边防部队总医院的186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胃镜和病理确诊的结果分为萎缩性胃炎组53例、早期胃癌组39例、进展期胃癌组46例和健康对照组(含轻度非萎缩性胃炎)48例。采集受检人群的空腹血,同时检测血清中PGI、PGII、G-17和CagA四项标志物,其中PGI、PGII、G-1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进行定量检测,CagA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CagA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PGI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agA阳性的患者其PGI的水平和PGR要低于CagA阴性的患者(P<0.05),而PGII和G-17的水平要高于CagA阴性的患者(P<0.05)。早期、进展期两组胃癌患者与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相比,其PGII和G-17的水平均升高(P<0.05),PGI的水平和PGR降低(P<0.05),且进展期胃癌组PGI的水平要低于早期胃癌组(P<0.05)。在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之间PGII、G-17的水平和PG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A感染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有相关性,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PGI的水平降低;在胃癌患者中PGII和G-17的水平升高,PGR降低;PGI、PGII和G-17的水平变化与CagA感染有关。联合检测血清中PGI、PGII、G-17和CagA可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
  • 论著
    许俊旭, 王振贤, 王聪, 郝金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师对本地区PTE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及海口市中医医院住院行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angiography,CTPA)检查的192例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按是否伴发PTE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采用多元回归寻找伴发PTE的危险因素。结果 192例患者中,43例伴发PTE,男32例,女11例,冬季发病最多,有13例(30.2%),科室分布广,以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为主,共18例(41.9%)。原发性危险因素:研究组与对照组抗凝蛋白活性值比较,蛋白S(PS)活性(83.22±25.75)vs(101.59±1.23),蛋白C(PC)活性(91.30±20.79)vs(103.22±14.19),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98.6±8.50)vs(103.66±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下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70岁,卧床≥3 d,吸烟或接触生物燃料,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外伤或/和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卒中发作史、高脂血症(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DVT( OR=65.34,95%CI:12.52~341.07,P<0.001)、外伤或/和手术(OR=45.12,95%CI:7.99~254.76,P<0.001)和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OR=9.04,95%CI:2.19~37.22,P<0.05)为住院伴发PTE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PTE患者发病无季节、科室之分,抗凝蛋白活性水平低,DVT、外伤或/和手术和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是本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认识以上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PTE诊断率。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廖利银, 杨晓燕, 韩泽平, 赵莹, 周嘉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州市番禺区登革热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为登革热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确诊的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5例登革热患者年龄4~88岁;男性患者66例,≥ 60 岁者51例。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登革热患者组AST、LDH、HBDH、CK、CK-MB、APTT和CRP分别为(75.39±63.75)U/L、(345.79±146.09)U/L、(247.47±95.27)U/L、(340.98±506.73)U/L、(42.30±47.91)U/L、(42.28±9.48)s和(7.45±10.41)m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0.01±5.79)U/L、(184.95±42.31)U/L、(147.40±32.79) U/L、(97.85±43.84)U/L、(13.46±5.55)U/L、(29.76±4.90) s和(1.79±2.2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登革热患者组血白细胞均数、血小板均数、K+、Na+、CREA和PT分别为(2.84±1.50)×109/L、(79.00±41.25)×109/L、(3.49±0.40)mmol/L、(137.86±3.62)mmol/L、(89.78±24.81) μmol/L和(11.03±2.23) s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67±1.93)×109/L、(237.49±61.25)×109/L、(4.07±0.34) mmol/L、(139.33±1.73) mmol/L、(95.99±15.40) μmol/L和(12.39±1.2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2016年期间广州市番禺区登革热病毒感染流行人群中大多数患者为成年人。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心肌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受损。
  • 短篇论著
    魏明燕, 王国杰, 苏虹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HbA1c(糖化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脂肪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经OGTT试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84例患者,按照HbA1c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HbA1c>6%)46例、B组(HbA1c≤6%)38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监测并记录血清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25(OH)D3(25-羟维生素D3)。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B两组的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25(OH)D3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HDL-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明显降低,25(OH)D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得出,25(OH)D3与TC、TG、LDL-C、HbA1c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7、-0.214、-0.340、-0.768,均P<0.05),25(OH)D3与HDL-C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HbA1C、25-羟维生素D、脂肪代谢的水平与血糖的控制情况息息相关。
  • 短篇论著
    孟炜丽, 王芳华, 王春梅, 胡京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6年发生的5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调查资料。结果 5起疫情的首发病例均为涂阳肺结核患者,均存在诊断延误。学校的结核病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患者发现不及时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对肺结核可疑症状缺乏警惕性、诊疗手段有限致患者诊断延误也是疫情发生的原因之一。1所大学存在既往病例且未休学治疗,当地结防所机构密接筛查范围过小、对胸部异常者未追踪诊断结果,致患者漏发现。结防机构疫情处置不规范是导致疫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结论 导致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作为结核病防控工作的主体单位,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便于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医疗机构要提高对肺结核可疑症状的认识,尽量避免诊断延误。结防机构规范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避免结核病患者漏诊。
  • 短篇论著
    陈栋, 操基玉, 杨洋, 高大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六安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了解六安市辖区城市近年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枯水期和丰水期期间,根据《安徽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方案》分配的监测点数,水质监测人员采用网格布点法并结合人口聚集密度进行布点,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4—2016年共监测水样499份,合格水样419份,水质总合格率为83.97%,消毒剂指标未达标是六安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年水质合格率依次为85.09%、84.52%和82.35%;枯水期、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85.14%、82.80%;不同水源类型(江河、湖泊、水库)的水质合格率依次为85.67%、70.59%、91.67%;不同消毒方式(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84.84%、66.67%。分析显示,不同年度和不同水期类型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供水企业、不同水源类型、不同水样类型及不同消毒方式的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安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较好,但仍需重点关注消毒剂和微生物指标,供水企业要做好提升供水能力规划和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 综述
  • 综述
    范娜, 程睿, 鲁晓晴, 王斌, 梁国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蠓虫是重要的吸血昆虫,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由于蠓虫可以通过吸血而传播多种人或动物性疾病,因此蠓虫也是重要的医学昆虫。本文重点叙述了蠓虫的生活习性,国内外蠓虫的种类,特别介绍了国内外吸血蠓虫及其传播的病毒,由蠓传病毒所引起的人类和动物性疾病及其公共卫生问题等,以此推动我国相关研究。
  • 综述
    刘婷, 赖惠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的免疫病理改变主要是IV型超敏反应,其病程的转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因此,本文综述了两种主要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细胞毒T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的作用,以期从中为探索临床结核病的新诊疗道路提供依据。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林忠, 陈奎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海口市城区初治涂阳肺结核不同督导管理模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落实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海口市城区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4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3组,即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防痨医生督导组(对照组),家庭成员督导组(实验1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督导组(实验2组),由督导员对治疗期间的患者进行督导管理,收集和分析3组患者规则治疗率、系统管理率、治愈率等。结果 不同督导管理模式下3组患者规则治疗率分别为85.6%、79.5%、80.0%,系统管理率分别为82.7%、75.6%、75.9%,治愈率分别为80.7%、68.5%、68.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规则治疗率、系统管理率、治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实验1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影响病人督导管理首要原因为患者工作忙或出差。结论 按需求提供人性化的督导管理模式是可行的,实验2组模式顺应国家政策发展趋势,符合结核病的督导管理特点,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结核病人提供大健康管理模式应推广。
  • 病例报告
  • 病例报告
    雷振林, 吴涛, 周世明, 林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肺结核误诊为肺癌的诊疗过程以及对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肺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患者为63岁,男性,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7个月,再发5 d”入院,既往6个月前海南省人民医院曾诊断“继发性肺结核”,予四联一线方案规范抗结核治疗6个月。入院后行胸部平扫及增强CT提示左肺门区占位性病变,考虑肺癌。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示肺组织内可见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增生伴较多淋巴细胞,可见坏死,考虑肺结核。改用以利奈唑胺为主的四联二线药物联合治疗后2周后,复查胸部CT左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好转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