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特约报告
  • 特约报告
    朱民,蔡黎,吴寰宇,王真瑜,张耀光,江莉,马晓疆,朱倩,何艳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疟疾曾是上海市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建国后曾发生过两次流行,经过大力防治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83年疟疾各县年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1986年通过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的考核验收,此后,全市进入全面监测和流动人员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其他疟疾流行省份的影响,全市疟疾疫情略有波动,但基本控制在1/10万以下。2009年上海作为全国6个试点省(市)之一,率先启动了消除疟疾试点工作,2010年按全国统一行动全面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并确定到2015年全市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2012年原闸北区和松江区两个消除疟疾国家试点县通过了原卫生部组织的现场考核,率先达到消除疟疾标准,2015年黄浦等其他15个区(县)在完成自评的基础上,通过市级考核评估,同年上海市完成全市消除疟疾自评,并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交自评报告和验收评估的请示。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上海市的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认为上海市达到省级消除疟疾目标。至此,上海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评估的地区。面临输入性疟疾的再传播风险和维持消除疟疾状态的挑战,上海市已然开始探索维持消除疟疾状态的工作模式。
  • 特约报告
    姜静静,许娴,张滔,虞晨,李卫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徽省是疟疾流行较严重的省份,属不稳定疟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疟疾暴发流行。间日疟在全省范围内流行,20世纪80年代恶性疟在北纬31°~33°之间的江淮丘陵地区的20个县、市中流行。20世纪60—70年代,疟疾发病率曾高达3 214/万。经多年积极防治,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全省自1991年以后未发现本地感染恶性疟病例,1999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1/10万左右。2000年起,全省疟疾疫情出现大幅回升,局部暴发时有发生,病例集中于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至2006年全省报告病例34 984例,发病率达57.2/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居全国首位,其中99%为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其他为境外输入的恶性疟病例。2007年起采取以传染源清除行动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年发病率降为44.69/10万,2008—2013年疟疾疫情连年大幅度下降,年发病率从22.04/10万下降至0.32/10万,2013年,全省仅报告3例本地感染病例,2014年起至今,全省境内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安徽省于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计划于2018年在全省范围内消除疟疾。目前消除疟疾工作进展顺利,两个阶段性目标提前实现。至2016年底,全省已有94个县(市、区)和5个市完成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 特约报告
    夏菁,张华勋,林文,董小蓉,吴冬妮,孙凌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北省属不稳定性间日疟流行区,是全国疟疾流行的重疫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防治,疟疾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2010年,湖北省启动了消除疟疾工作,2010—2016年完成“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2 135 067人次,诊断后24 h内报告率保持100%,2012年以来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3 d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7d内完成疫点处置,有效的避免了二代病例出现;全省共培训疟疾防治人员、临床医生及检验人员共82 485人次。湖北省利用各种方式开展疟疾知识宣传活动,全省累计发放各式疟疾健康教育材料4 185 906份。中期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实现了消除疟疾阶段性目标,湖北省自2013年起无本地感染病例,全省95个县和14个市顺利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但面临输入性疟疾病例威胁,提示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管理,维持疟疾监测能力,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 特约报告
    罗飞,周爽,肖邦忠,李珊珊,袁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寄生虫病,建国后重庆市曾发生过4次严重疟疾流行,年发病率在19.37/万~109.34/万。经过几代卫生工作者的努力防控,疟疾发病率持续下降,1996年后,疟疾年发病率稳定在1/万以下。自2010年重庆市消除疟疾行动启动以来,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广泛促进部门间合作,全面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各级疟疾防治机构完成了行动计划制定的各项指标。2011年后全市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39个区(县)通过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 特约报告
    庄世锋,李正祥,陈培厚,王郭清,何卓,吴文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疟疾曾是湖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虫媒传染病之一。经过几代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湖南省疟疾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2002年全省122个县(市、区)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10年湖南省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为满足消除疟疾工作需要,湖南省通过分级培训的方式开展了各种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各级镜检员13 269人次,临床医生52 524人次,疟疾防治人员23 122人次。全省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乡四级疟疾镜检网络系统,每年均按照指标要求开展血检工作,2010—2016年共血检发热病人567 348人,检出疟疾病人1 064例,检出率为0.20‰。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广泛宣传疟疾危害和防治知识,结合“4.26”全国疟疾宣传日,每年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2010—2015年湖南省累计发放健教材料5 022 411份。采取加强疟疾输入病例监测和处置,蚊媒监测等综合有效防控措施,逐步推进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特约报告
    周红梅,许建卫,杨亚明,孙晓东,李建雄,周兴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云南省有史以来都是疟疾流行的高发区,1953年报告的疟疾发病率为237.96/万,2001—2010年报告疟疾病例93 745例。自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10—2016年,云南省疟疾发病数从2 112例,降到 331例,发病数减少了84.5%,发病率从4.63/10万下降到0.70/10万,发病率下降了84.88%。有本地疟疾病例的县(区)从39个缩小到1个,本地感染病例从2010年的729例减少到2016年的2例。至2016年底,全省16个州(市)已经完成10个省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129个县(区)已完成114个州(市)级消除疟疾考核,建立了68个边境咨询站和疟疾三道边境防线等。但仍存在多种传疟媒介、流动人口管理困难、恶性疟抗药性影响、临床医生诊治能力和检验人员镜检技能不足等问题。做好监测,提高诊疗水平和镜检技能以及开展重点人群宣传教育等是顺利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重要措施 。
  • 特约报告
    林明和,王善青,温亮,朱德诚,黄少玲,陶忠,王娜,肖海燕,陈雄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海南省万宁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评估万宁市消除疟疾工作成果,探讨今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万宁市1955—2016 年疟疾流行和防治资料,并对万宁市消除疟疾成效进行评估。结果1955—2016 年万宁市的疟疾防治经历控制疟疾流行阶段、疟疾经常性管理阶段、巩固阶段和消除疟疾4 个阶段。在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6年),万宁市建立多部门合作的防控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疟疾防治和监测网络,加强疟疾疫情管理和现症病人正规治疗,强化发热病人血检质量控制和管理,加大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监测。发热病人年血检率均达总人口的15‰以上。2011年起均为境外输入病例,2017年,万宁市通过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论万宁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2011—2016年连续6 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今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对策是继续加强疟疾监测,特别是针对山麓重点地区和经常上山住宿重点人群的经常性疟疾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疟疾传播。

  • 特约报告
    王华楠,许静轩,李堂赟,毋燕,冉伟霞,张中操,王三风,许小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焦作市疟疾流行概况及防治历程,总结焦作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评价疟疾防治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达标后的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焦作市1950—2016年疟疾防治规划、计划、技术方案、疫情报告数据、防控措施和效果等资料,按照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消除措施、保障措施、防控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疟疾曾经是严重危害焦作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寄生虫病之一, 经过60多年的反复防控,全市疟疾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疟疾发病率从最高185.19/万(1954年)降至1984年的1/万以下,2010年起无本地病例报告。全市疟疾防控工作经历了控制流行、基本消灭、基本消灭后监测、消除疟疾四个阶段。消除疟疾阶段焦作市按照《河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建立了消除疟疾机制,年血检率达2‰以上,疟疾监测网络健全,发生的43例输入性疟疾疫情均及时有效控制。结论焦作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7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后期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
  • 特约报告
    汤洪萍,黄永军,姜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扬州市江都区疟疾流行与分布规律,探讨流行特点,总结防治经验,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都区历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1958—2015年疟疾流行与分布情况、防治历程与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58—2015年江都区共发现疟疾1 199 087例,其中间日疟1 198 904例,占99.98%;恶性疟183例,占0.02%。传播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历经早期防治阶段(1958—1970年)、控制流行与综合防治阶段(1971—1993年)、效果监测阶段(1994—2009年)和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等四个阶段的综合防治,逐步控制了疟疾的传播与流行,1976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1%以下,1985年下降至1/千以下,1988年起连续27年控制在 1/ 万以下,2009年起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1993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15年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结论江都区基本消除了疟疾的危害,但其传播和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应加强输入性人员的疟疾监测和管理。
  • 特约报告
    李兴智,占达天,陈冲,王善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陵水县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陵水县消除疟疾工作,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陵水县1951—2016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对陵水县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疟疾曾是危害陵水县人民健康最为严重的地方性寄生虫病,曾经发生过疟疾大流行,发病最高年份为1958年,报告发病18 231人,发病率1 340.88/万。防治工作经历调查研究、控制流行、综合防治和消除疟疾4个阶段,于2017年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在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6年), 陵水县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经费保障到位,按《海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和巩固工作,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有专人负责疟防工作,疟原虫血检55 124人,各年度血检数达到总人口1.82%~2.59%,血检均未发现阳性病人,血片复核率为10.0%。媒介监测发现本地主要的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已经捕获不到。结论陵水县经过60年持续不断的疟疾防治,有效阻断了疟疾传播,连续保持6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
  • 论著
  • 论著
    郑丽兰,冯海欢,陈鑫华,张驰,邓茗芝,王晓萌,杨淑君,彭鸿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检测基孔肯雅病毒的Real-time PCR方法及试剂盒。方法根据发表在Genbank上15株基孔肯雅病毒基因序列全长,应用ClustalW2.0和DNAMAN8软件筛选出位于其E1基因上的种内保守种间特异的目的片段,并据此设计出最优引物。人工合成该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梯度稀释后,再利用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该特异基因的浓度,建立标准品曲线,用于临床上基孔肯雅病毒的早期诊断。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标准品的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长度与目标条带一致,测序结果显示与目标条带序列一致,说明引物与阳性质粒性能良好。经优化确定CHIKV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最佳的引物浓度为350 nmol/L,最佳的反应条件为:50 ℃ 2 min;95 ℃预变性2 min;以95 ℃ 15 s,60 ℃ 15 s,72 ℃ 1 min进行40个循环扩增,在72 ℃进行荧光采集。根据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出现特异性单峰,并对黄病毒属成员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的检测为阴性,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高;检测阈值达302 拷贝 ,显示敏感性好,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1%,说明该实验设计稳定性良好。结论基于该方法的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够快速定量等优点,有利于临床上基孔肯雅病毒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论著
    杨爽,杨丽敏,杨恒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中药黄连低温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恶性疟原虫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方法采用低温冷冻离心法提取黄连有效成分,获得3个提取物。根据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在药物作用下其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甚至被杀灭的原理,将3个黄连提取物分别用MPI1640不完全培养基溶解,稀释至所需浓度,制作测定板。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测定法,测定3 个黄连提取物分别对疟原虫的作用,计算疟原虫在各浓度的抑制率。用ICEstimator software软件计算各种提取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和完全抑制浓度。结果3个黄连提取物对恶性疟原虫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从0.8 mg/L浓度井开始出现疟原抑制;提取物浓度为0.8、1.6、3.2、6.4 mg/L时,疟原虫在1号提取物的抑制率分别为1.3%、59.1%、94.0%和95.9%,在2号提取物抑制率分别为14.7%、40.2%、70.3%和95.9%,在3号提取物抑制率依次为3.4%、16.5%、89.5%和97.4%。1号提取物的IC50、IC90和IC99分别为38.18、47.56、60.45 mg/L,2号提取物的IC50、IC90和IC99分别为50.00 、93.15、183.69 mg/L,3号提取物IC50、IC90和IC99依次为51.30、87.40、156.08 mg/L。结论低温提取黄连有效成份的方法,能提取黄连中有效成份;中药黄连的这3个提取物具有杀灭疟原虫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论著
    殷艳海,童良前,随燕芳,姜圣男,陈春荣,林婉,文方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131I-VEGF siRNA/SPIO在人肝细胞癌移植瘤裸鼠体内的血液清除动力学及生物分布特性。方法以Bolton-Hunter法使VEGF siRNA标记上131I,以氧化铁超顺磁性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包裹131I-VEGF siRNA。以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 G2细胞悬液臀部皮下注射建立人肝细胞癌移植瘤裸鼠模型。45只人肝细胞癌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外加磁场组(尾静脉注射131I-VEGF siRNA/SPIO+肿瘤部位外加磁场)、非外加磁场组(尾静脉注射131I-VEGF siRNA/SPIO+肿瘤部位无外加磁场)及对照组(尾静脉注射131I-VEGF siRNA+肿瘤部位无外加磁场)。然后进行:(1)血液清除动力学研究:三组人肝细胞癌移植瘤裸鼠(每组5只)尾静脉给药后,分别于0.5 h、1.0 h、1.5 h、2.0 h、3.0 h、4.0 h、6.0 h、8.0 h、10.0 h、12.0 h时间点尾静脉采血20 μL,测量血样每分钟放射性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值并绘制放射性-时间曲线,计算血液半衰期;(2)体内生物分布研究:三组人肝细胞癌移植瘤裸鼠尾静脉给药1 h后进行SPECT显像(每组5只)及MRI显像(每组5只),SPECT及MRI显像完毕,依次摘取移植瘤裸鼠肿瘤、皮肤、肌肉、骨、甲状腺、胃、小肠、大肠、肺、脾、性腺、肝、心、肾、膀胱等脏器称重并测量cpm值,然后计算各离体组织的%ID/g[即组织的放射性比活度 (cpm/g) / 注入标记物的放射性比活度 (cpm/g)]。结果本研究分别以薄层层析硅胶板为载体、1∶1丙酮-生理盐水为展开剂和以新华一号滤纸为载体、1∶1甲醇-5%醋酸铵为展开剂测定131I标记VEGF siRNA的放化纯分别为81.15%和84.05%。外加磁场组、非外加磁场组及对照组移植瘤裸鼠的血液半衰期分别约为(2.27±0.14) h、(2.93±0.20) h和(3.06±0.23) h,外加磁场组半衰期小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CT显像显示外加磁场组肿瘤局部明显放射性增浓,非外加磁场组及对照组肿瘤局部未见明显放射性增浓;尾静脉给药前后MRI T1WI显示外加磁场组肿瘤局部信号明显强化,非外加磁场组及对照组肿瘤局部信号未见明显强化;外加磁场组肿瘤组织的%ID/g分布较非外加磁场组及对照组的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以SPIO作为siRNA载体能够较成功地将131I-VEGF siRNA转导至人肝细胞癌移植瘤裸鼠臀部皮下的肿瘤部位,对进一步研究肝细胞癌的VEGF靶向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示踪体内基因转导均有重要的意义。
  • 论著
    王芳,资捷,刘泽滨,邱丽影,朱国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对Bewo细胞维甲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inducible-I,RIG-I)和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表达的作用。方法首先以终浓度2 μg/mL的RIG-I配体poly(dAT∶dAT)处理Bewo细胞24 h,观察RIG-I、MAVS mRNA的表达。然后将5 μg HBeAg重组质粒pcDNA3.1(+)-HBe转染Bewo细胞,转染48 h后,以2 μg/mL的poly(dAT∶dAT)刺激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别检测细胞RIG-I、MAVS mRNA表达及上清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水平。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HBeAg对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入核的影响。结果poly(dAT∶dAT)可诱导Bewo细胞RIG-I、MAVS mRNA表达(27.86±9.49,21.75±8.04),高于对照组(14.51±6.27,11.59±4.73)(P<0.01)。转染5 μg HBeAg重组质粒组poly(dAT∶dAT)可诱导Bewo细胞RIG-I、MAVS mRNA表达(13.33±4.23,10.48±3.17)及IFN-β产生 [(14.20±5.01)pg/mL],低于对照组[27.86±9.49,21.75±8.04;(47.69±14.3)pg/mL](P<0.01),但与pcDNA3.1-HBe-5组[11.82±3.58,9.39±3.22;(10.82±3.7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HBeAg可干扰poly(dAT∶dAT)诱导Bewo细胞NF-κB p65入核,抑制NF-κB的激活。结论HBeAg可下调Bewo细胞RIG-I、MAVS mRNA的表达,并抑制NF-κB入核及IFN-β产生,这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一种重要策略。
  • 论著
    王学燕,张振开,韦兴强,陈钦艳,周芸,杨庆利,王超,李开文,胡莉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桂林、河池两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特别是HIV/AIDS合并感染HBV和HCV流行病学特征,为广西HIV/AIDS患者合并HBV、HCV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桂林、河池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广西桂林、河池两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共2 980例,合并HBV、HCV和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13.02%、2.17%和0.26%,合并HBV或HCV双重感染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初中文化程度者双重感染率较高。HIV+HBV双重感染率40~49岁年龄组、公共场所服务员合并感染率较高;合并HCV感染率则以20~29岁组较高。HIV传播途径是静脉吸毒者合并HCV感染率较高。HIV合并HBV或HCV双重感染、HIV+HBV+HCV三重感染者ALT 水平均显著高于HIV单纯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桂林、河池新发现HIV/AIDS病例合并HBV、HCV感染较常见,提示应加强对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HBV、HCV筛查检测工作,及时给予干预、治疗,防止合并感染,延缓HIV感染后疾病进程。
  • 论著
    陈少雄,蔡钟贤,李登峰,谢璧珠,张俊豪,杨少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开展综合干预措施,评估已开展措施对登革热防控工作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估,摸索出一套适合潮州市实际情况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法在示范区建立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机制,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形成多维度的宣传动员模式,建立和管理区域性消杀队伍,依据抗药性监测结果开展消杀。对2016年创建的示范区西新街道以及对照区的布雷图指数、幼虫或卵密度(诱蚊诱卵器)、成蚊密度(灯诱)、登革热发病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创建示范区前,2015年示范区和对照区布雷图监测结果均长期高于5,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建示范区后,2016年示范区内的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能控制在5(符合防控要求)以下,低于同期的对照区,且和对照区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示范区诱蚊灯指数总体趋势下降,高峰出现在9月上旬,此后逐渐下降为0。示范区的病例从2015年468例下降到2016年登革热病例零报告。结论登革热防控示范区以政府主导,群防群控,全民动员起来,平时注重干预,达到了有效防控登革热的目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登革热防控长效机制并在全市推广,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开展孳生地清除活动,防蚊灭蚊。
  • 论著
    孙道宽,李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金湖县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指导消除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金湖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以来的疫情资料、自评资料和工作资料进行审核。随机抽取3个镇各1个村进行现场评估。采用血清学方法(DDIA),每村人群查病不少于1 000人,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1粪3检)检查。 采用粪便毛蚴孵化法(1粪3检)每村查畜100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对抽样村全部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环境进行钉螺调查,每村查螺框数不少于2 000框。对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监测队伍、疫情报告、实验室检测能力以及疫情处置能力等进行评估。结果金湖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1998—2016年,累计DDIA检查73 555人次,阳性814人次,阳性率1.11%;粪检11 394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例,阳性率0.01%。家畜查病2 150头,未发现病畜。累计查螺36 287.60 hm2,发现钉螺面积70.87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18 hm2。解剖钉螺8 560只,未发现阳性。现场评估DDIA检测3 016人,阳性率2.82%。病原学检查85人,未发现血吸虫病人。家畜查病290头,未发现病畜。查螺面积34.71 hm2,未发现钉螺。专业人员螺类鉴别、钉螺解剖、血清学实验和病原学实验等4项技能测试合格率均为100%,临床医生理论知识考试正确率为97.78%。资料评估得分为92.5分。结论金湖县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未发现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达到了我国消除血吸虫病标准,今后应完善监测工作体系,加强螺情、病情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 论著
    刘翔翊,任文锋,许聪辉,刘小宁,董智强,胡文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1—2017年疟疾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7年广州市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7年广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68例,其中1例为输血感染病例,余56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87.65%来源于非洲,11.46%来源于亚洲,其余分别来源于南美洲等其他地区。全部病例中恶性疟占80.81%,间日疟占13.56%,还发现了罕见的诺氏疟和巴西疟。病例主要集中在20~59岁青壮年,患者最小年龄为11月,最大82岁。疟疾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26.76%)为主,境外务工人员、工人、农民、民工次之(23.06%)。每年10月报告病例数最多,全市12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结论广州市疟疾疫情2011—2014年较平稳,2014—2017年呈上升趋势,同时恶性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非洲输入性病例是最主要的防控对象。建议加强入境人员的检验检疫,对出国人员进行疟疾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避免因输入病例而引起本地疫情。
  • 论著
    徐英,张培,田滔滔,刘建华,张皓,鲁芳芳,宇传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全面了解宜昌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规律及地域分布特征,为开展疫苗针对性疾病防控措施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51—2004年宜昌市疫情资料汇编和2005—2015年中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资料,流脑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数据,对1951—2015年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趋势与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51—2015年宜昌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年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疫苗运用前(1951—1981年)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自然流行阶段,共发生3次流行,且有明显规律性,流行间隔周期8~13年。疫苗运用后(1982—201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得到较好控制,未发生流行。疫苗运用前后年均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5年间共报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25 413例,年均发病率为12.75/10万,死亡2 249人,年均死亡率 1.14/10万,病死率为8.85%。流脑疫苗运用(1994—2015年)时期 ,流脑发病周期性不明显,季节性高峰突现;发病人群以小学生为主;流行菌群有变迁,维持流脑疫苗高接种率情况下,发病率呈现极低水平。结论宜昌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降到极低水平,低年龄组人群仍是发病重点人群。在提高疫苗接种率的同时,应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持续性、系统性监测,掌握菌群变化趋势与人群免疫水平,以防控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 。
  • 论著
    曹丕,吴建军,苏斌,王哲,闫江舟,宋畅,阮玉华,邢辉,邵一鸣,廖玲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更换二线抗病毒药物后的病毒学、免疫学效果和耐药情况及病毒抑制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75名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失败且更换二线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比较其换药前后病毒抑制率、CD4细胞数及耐药情况。结果换二线药物12、24及36个月的病毒抑制率(VL<1 000 copies /mL)分别为73.4%、79.3%及92.8%(趋势检验,P=0.04),CD4细胞中位数由换二线药物前的193 cells/μL上升到318、371及378 cells/μL(P<0.01)。患者在更换二线药物前及换药后3个时间点的耐药率分别为81.1%、17.3%、14.0%和9.6%(趋势检验,P<0.01)。更换二线药物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NRTI)类耐药率为70.9%,出现频率较高的NRTIs类耐药突变为T215CFYI(45.7%)、M184V(42.3%)及M41L(40.0%);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NNRTI)类耐药率为81.1%,其中频率较高的NNRTIs类耐药突变包括K103NST(47.4%)、Y181C(40.0%)及G190AS(28.0%)。在更换二线药物前后未发现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 PIs)相关的耐药突变位点。更换二线药物后有漏服情况的患者更易在36个月发生病毒抑制失败。结论艾滋病患者更换二线药物后的治疗效果较好,提高服药依从性可进一步提高病毒抑制效果。
  • 论著
    赵小燕,李京洲,杨喜永,郑锡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中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S-100β蛋白(S-100 beta protein , 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 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BMP)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儿科病区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5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做为对照组,排除颅内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hs-CRP在血清及CSF中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S-100β、NSE及BMP在血清及CSF中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患儿血清中hs-CRP、S-100β、NSE和BM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33.17±5.72) mg/L vs (8.86±2.42) mg/L、(1.85±0.49)μg/L vs (0.54±0.08)μg/L、(17.71±2.27)μg/L vs (8.56±1.58)μg/L、(12.74±2.75)μg/L vs (4.29±1.25)μg/L]。患儿CSF中hs-CRP、S-100β、NSE和BM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0.36± 2.54)mg/L vs (3.81±1.84) mg/L、(2.27±0.61)μg/L vs (0.78±0.12)μg/L、(25.32±4.26)μg/L vs (11.87±3.11)μg/L、(18.89±3.37)μg/L vs (6.48±2.72)μg/L]。患儿hs-CRP、S-100β、NSE和BMP的表达水平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升高,与患儿的临床病情正相关(P<0.01);各检测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正相关(P<0.01)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及CSF中的hs-CRP、S-100β、NSE及BMP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神经损伤早期诊断及损害程度的判断。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李领,王丹心,陈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热带地区季度变化对医院感染发病率影响的研究,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6年热带地区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4—2016年共监测住院患者112 640例,发生医院感染2 02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0%;各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第二季度(1.98%)最高,第四季度(1.62%)最低;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2.84%)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15.20%)、泌尿道(12.73%)、胃肠道(6.71%)、血液(5.82%)。结论医院感染发病率呈现较低水平,反映医院感染管控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成效;热带地区医院感染发病率与季度变化密切相关,且不同于其他地区研究,提示环境污染与居民健康、医院感染亦密切相关,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热带地区医院感染发病部位与季度变化密切相关,医疗机构应根据医院感染变化特点,针对性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同时,热带地区医院感染的研究需考虑地区差异性、季度差异性、感染部位差异性。
  • 短篇论著
    苏新元,陈言,曾祥洁,李丹丹,马焱,贾鹏本,陈少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海南省部分地区人群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00人份人群血清,感染率为4.25%(34/800);西部地区的东方市、儋州市和中部地区的五指山市感染率(5%~6%)高于东部地区的万宁市(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较高的为30~39岁、40~49岁、50~59岁3个年龄组,分别为7.5%、6.25%和5.6%。这3个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感染率低于这3个年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7.25%)高于女性(1.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局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和中部的农村地区,存在EHF的潜在流行,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局部暴发,建议这些地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人间疫情的监测和防控,防止疫情的流行和暴发。
  • 短篇论著
    张静,冯艳洁,刘毅,郭香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13—2015年秦皇岛市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检测,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小值为4 个/μL,最大值为972 个/μL,均数为(365.4±196.0) 个/μL。其中≤200 个/μL 21例(18.75%);201~350个/μL 40例(35.71%);351~500 个/μL 27例(24.11%);>500 个/μL 24例(21.43%)。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皇岛市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相对偏低,18.8%新发现病例已进入艾滋病期,应加强HIV检测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综述
  • 综述
    宋观波,徐超,李瑾,孙慧,魏庆宽,黄炳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疟疾与艾滋病、结核是世界公认的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公共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6年全球还有44.5万人死于疟疾,疟疾的早期快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感染病例,降低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疟原虫诊断主要分为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传统病原学诊断是疟疾诊断公认的“金标准”,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病原体检测较为费时费力,且受专业镜检人员匮乏,临床经验等因素限制,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已远不能满足疟疾防治工作的需要。免疫学诊断主要采用检测抗原、抗体的血清学方法,由于可用于检测的特异性抗原较少、抗原抗体反应的干扰因素较多,血清抗体产生的时间较长等因素,使疟疾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上还有待提高。进入21世纪,随着核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下一代测序技术等的应用,为疟原虫的实验室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表现出了越来越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疟疾诊断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作一综述。
  • 综述
    林健燕,郭泽强,邱昌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登革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但由于登革热流行区媒介伊蚊广泛存在,一般很难区分登革热病例的感染是否因蚊虫叮咬所致,从而对感染途径不确定的病例最后也归咎于蚊虫叮咬所致。目前非蚊媒途径传播登革病毒已在多个国家证实和报道,感染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输血传播、器官移植传播和职业暴露传播等,非蚊媒叮咬传播登革病毒的风险是存在的,但因证实较困难,人类自身免疫力和多数感染为无症状带毒者等原因而被低估。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覃江龙,吴念宁,梁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晚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患者为41岁男性,持续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1年余,1个月前因出现头痛症状而住院治疗。脑脊液检查提示脑压及蛋白均明显升高,并高于正常值。头颅CT提示两侧额叶低密度灶,轻度脑积水。初始考虑结核性脑膜炎,给予抗结核及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疗效欠佳而自动出院。出院后脑脊液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可引起致命的系统性真菌病,以前在人类感染性疾病谱中是一个较为罕见的的病原体,但现在是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最常见部位是皮肤、肺脏和内皮网状系统,包括骨髓、淋巴结、肝脏和脾脏,但中枢神经系统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