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 著
  • 论 著
    耿燚, 邱芳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凋亡抑制。方法 实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单独使用5-Fu组、单独使用华蟾素组、5-Fu联合华蟾素组(5-Fu+华蟾素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Annexin V-FITC /PI流式细胞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通过MTT比色法得出,作用24 h,Lovo细胞抑制率:5-Fu+华蟾素组=华蟾素组>5-Fu组>对照组(P>0.05),作用48 h,Lovo细胞抑制率:5-Fu+华蟾素组>华蟾素组>5-Fu组>对照组,(P<0.05),提示5-Fu+华蟾素组对Lovo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但抑制率和时间无明显对应关系(P>0.05)。Annexin V-FITC /PI法根据早、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比较,5-Fu +华蟾素组>5-Fu组>华蟾素组>对照组(P<0.05),得出5-Fu+华蟾素组可以加速Lovo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根据G1/S比例,5-Fu +华蟾素组>5-Fu组>华蟾素组>对照组(P<0.05),证明5-Fu+华蟾素组可以更好抑制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减少肿瘤分裂增殖。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对大肠癌Lovo细胞有更好地抑制作用,可加速凋亡,且非时间依赖型,但单用华蟾素注射液并没有比传统的5-Fu效果更好。
  • 论 著
    张岱, 邹森, 郝金娟, 侯佳利, 胡园园, 任莉, 邵一鸣, 洪坤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一例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感染者病毒膜蛋白(Env)基因序列特征及中和特征。方法 使用单拷贝基因组扩增(SGA)方法从患者两个随访时间点血浆样本扩增env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env基因特征;将env基因克隆至pcDNATM3.1载体上,env质粒和骨架质粒pSG3△env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假病毒,使用假病毒分别和两个时间点的自体血浆及6种不同的广谱中和抗体进行中和试验,分析Env蛋白的中和特征。结果 从两个时间点血浆样本中共获得50个全长env基因,进化分析显示两个时间点序列各自聚集成簇,第1个时间点膜蛋白序列有较短的V1区和较少的V1区糖基化位点数目,第2个时间点膜蛋白序列有更高的基因多样性。自体血浆不能中和同时期的假病毒,但能中和前期的假病毒;两个时间点的假病毒对PGT121、PGT135、2G12和10E8抗体均高度敏感,但对VRC01及12A21抗体呈现中和抗性。结论 该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感染者病毒膜蛋白基因持续进化;感染者体内存在CD4bs类中和抗体的免疫压力。
  • 论 著
    贾西帅, 周水茂, 杨燕, 吴凯, 汤伟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巢式PCR鉴别卵形疟curtisi及变种wallikeri效果。方法 收集武汉市2008—2015年疟疾患者血样和流行病学资料。提取患者血样中的疟原虫DNA,进行巢式 PCR 检测。结果 采用巢式PCR检测疟疾患者282例,其中恶性疟原虫206例、间日疟原虫62例、三日疟原虫6例、卵形疟原虫19例。巢式PCR结果显示,卵形疟原虫经典型curtisi 和变种型wallikeri 分别扩增出800 bp和780 bp目的 条带。2012—2015年卵形疟占当年疟疾患者分别为4.1%(2/49)、12.2%(9/74)、8.2%(4/49)、11.4%(4/35),卵形疟总数占全部病例的6.74%,其中,经典型curtisi 14例,变种型wallikeri 3例,混合感染2例,变种型wallikeri检出率占卵形疟26.3%。19例卵形疟病例全部为男性,感染输入地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2例卵形疟混合感染分别来自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其中有2例卵形疟原虫curtisi型镜检 结果分别为间日疟和恶性疟,1例血片重新复核后为卵形疟,另1例巢式PCR检测为间日疟和卵形疟混合感染型。结论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减少卵形疟误诊的情况;加强卵形疟curtisi及变种wallikeri的巢式PCR 检测,避免误诊。
  • 论 著
    蔡兴俊, 黄奕江, 郑亚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通过预先应用胆木提取物的干预,了解其对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剂量相关性。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胆木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实验组通过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随后每日一次雾化吸入OVA激发复制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每次哮喘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给药(低剂量组1.0 mg/kg,中剂量组2.0 mg/kg,高剂量组4.0 mg/kg,地塞米松组2 mg/kg)。在连续雾化激发28 d后断颈处死小鼠,留取BALF,用ELISA方法对IL-2、IL-4、IL-5、IL-10、IFN-γ浓度进行检测;瑞氏染色计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granulocyte,EOS)、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e granulocyte,NEU)。结果 与哮喘模型组对比,经胆木提取物干预处理,哮喘小鼠BALF中WBC、EOS、NEU均降低,其数值与胆木提取物的干预剂量呈负相关;而细胞因子IL-2、IL-10、IFN-γ的浓度则比哮喘模型组升高,其升高幅度与干预剂量呈正相关,细胞因子IL-4、IL-5浓度比哮喘模型组降低,降低幅度与干预剂量呈负相关。结论 胆木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因子(IL-2、IL-4、IL-5、IL-10、IFN-γ)的分泌及炎性细胞在气道中的浸润,对支气管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进行调控。
  • 论 著
    熊玮, 骆瑜, 刘峰, 刘华东, 李江华, 董少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环状RN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原代培养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不同浓度(10~50 ng/mL)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在给予PDGF-BB诱导48 h后,采用细胞计数和BrdU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同时采用高速离心法分离培养液中外泌体,提取外泌体中总RNA,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外泌体中6种环状RNA(环状RNA 30741、1853、723、3069、1776、1092)的表达情况,在Circbase等数据库对环状RNA的靶小分子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Vehicle)相比,给予10 ng/mL PDGF-BB刺激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数目和BrdU OD值没有明显变化(vs Vehicle, P>0.05),20~50 ng/mL的PDGF-BB刺激后血管平滑肌细胞数目和BrdU OD值呈浓度依赖性增加(vs Vehicle, P<0.05)。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环状RNA 1853、723、3069、1776、1092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环状RNA30741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且环状RNA 30741的mRNA水平与VSMC的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性 (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环状RNA 30741的靶小分子RNA包括小分子RNA-21等。结论 环状RNA 30741可能参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过程。
  • 论 著
    周菲, 张敬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 PTEN)及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 在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心室肌中的表达,以探讨PTEN及FAK在压力过负荷性心肌肥厚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过负荷心肌肥厚动物模型,于术后4周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心房钠尿因子(ANF)的mRNA 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和检测大鼠PTEN蛋白及FAK蛋白表达在左心室心肌细胞中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和假手术的LVMI、ANF mRNA 相对含量和FAK蛋白表达分别为3.46±0.20 和 2.73±0.15、0.93±0.16 和 0.63±0.12、126.45±2.78和77.64±5.74,模型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假手术的PTEN蛋白表达分别为87.14±6.11和 120.60±4.22,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蛋白的表达与LVMI呈正相关(r=0.877, P<0.01),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952, P<0.01);PTEN蛋白的表达与LVMI呈负相关(r=-0.825, P<0.01)。结论 PTEN/FAK通路在压力过负荷性心肌肥厚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
  • 论 著
    毛祥华, 邓艳, 徐艳春, 陈梦妮, 董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云南省间日疟病例G6PD基因特征,摸清病例G6PD基因分子流行病学分布,为云南省疟疾规范治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度云南省间日疟病例标本和病例流行病学史等信息,对照G6PD基因特征序列,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获得分析片段,对获取的片段进行电泳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使用MEGA及SPSS进行分析,分析位点突变率、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及地区间突变差异情况。结果共计检测样本188份,基因主要突变类型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20280 C>T和1311 T>C突变率较高,突变率均为78.1%(147/188),1311 T>C系沉默突变(silent mutation),20280 C>T突变表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未发现A95G、G1376T和G1388A突变。通过比对,云南间日疟病例G6PD基因与GenBank G6PD基因遗传距离为0.00~0.028,1311突变型(T>C)与1311野生型遗传距离为0.021。腾冲市1311 T>C突变率为92%(23/25),盈江县1311 T>C突变率为77.8%(102/1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间日疟病例G6PD基因主要突变位点地区间差异不明显,现有的疟疾治疗方案不需要调整,但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药物性溶血的发生。
  • 论 著
    符艳, 马传仕, 刘璞瑜, 王小焕, 曾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海南省居民血脂异常流行分布及影响因素,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抽样4 697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脂四项指标检测。结果 患病率和加权患病率分别是血脂异常37.5%(33.3%)、高TG症10.6%(12.6%)、高TC症16.9%(10.7%)、低HDL-C症16.8%(16.3%)和高LDL-C症18.5%(14.7%)。血脂异常流行分布呈现为男性(42.8%)高于女性(33.3%),城市(40.7%)高于农村(35.7%),黎族(29.6%)低于汉族(39.5%),离婚/丧偶/分居婚姻状况(44.3%)最高,随着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大专以上毕业(42.9%)最高,50~岁组(44.7%)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血脂异常率与睡眠不足、身体活动不足、性别、年龄、城乡、吸烟、民族等多因素相关;高TC症患病率与睡眠不足、饮酒、年龄和民族等因素相关;高TG 症患病率与性别、城乡、身体活动、婚姻、水产品消耗和饮酒等因素有关;低HDL-C症患病率与地区、性别、年龄、身体活动不足、饮酒和吸烟等有关;高LDL-C症患病率与年龄、饮酒和民族因素有关。结论 海南省血脂异常形式严峻,应针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高危筛查,有的放矢地进行防治和宣传、健康干预。
  • 论 著
    杨人贵, 黄竹林, 欧新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1—2016年长沙市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趋势,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2011—2016年长沙市艾滋病人群进行时间分布、年龄段、职业、传播途径以及检测途径分析。结果 从时间分布来看,长沙市的HIV/AIDS存活病例总数为3 624例。2011年以来病例数呈整体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比例为10.15,男性3 145名,女性479名。男性仍然是艾滋病主要发病群体。25~34岁年龄组病例数占比最高,为35.7%(1 294例)。青年病例(45岁以下)占全部病例的79.0%(2 862例),45岁以上中老年人组病例数占比21.0%(762例),且增速明显。艾滋病感染者中农民为主要群体,占18.8%,其次为无业人员,占16.2%。商业服务、学生、工人、干部职员等群体中病例也时有发现。异性性接触占病例传播途径的48.9%,男男同性接触占47.1%。但近3年新发现的经男男同性传播病例已超过经异性传播病例数,男男同性传播占比分别为52.0%,49.4%和49.0%,异性传播分别为43.0%,48.6%和47.7%。从检测途径来看,通过疾控部门就诊的人数显著增高,占比47.6%,超过医疗机构的35.1%。结论 长沙市近年来艾滋病发病数不断增加,男男同性传播已超过异性传播成为本市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应重点加强农民群体和老年人群体的防控措施和宣传教育,同时应当继续加强对娱乐场所性工作者的干预工作,控制疫情蔓延。
  • 论 著
    鲍静, 马广源, 陈善辉, 肖勇, 凌霞, 钱燕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无锡市活禽交易市场中家禽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评估人感染禽流感风险。方法 采集禽类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禽流感甲型通用及H5、H7、H9亚型病毒核酸,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11月—2015年3月共采集并检测禽类标本1 962份,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48份,阳性率为12.64%;检出的禽流感病毒型别以H9亚型194份(9.89%)为主,其次为H5亚型38份(1.94%)、H7亚型8份(0.41%)和混合型8份(0.41%)。阳性率较高的监测场所为城乡活禽市场(24.06%)和农贸市场(14.06%)。监测期间,不同月份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0,P<0. 01)。不同类型标本中,除混合感染外,咽拭子中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均高于肛拭子。结论 无锡市活禽市场禽类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且型别多样,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应加强禽类及其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实时监测。
  • 论 著
    唐屹君, 叶郁辉, 张海龙, 吴延杰, 张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深圳市腹泻儿童中人副肠孤病毒(HPeV)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深圳市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28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粪便中的HPeV核酸,同时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深圳地区5岁以下腹泻儿童HPeV的检出率为15.36%(43/280),其中5~<25月龄儿童HPeV检出率较高,且常见合并其他病毒的感染;男性检出率为14.59%(27/185),女性检出率为16.84%(16/95),男女患者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HPeV的检出率最高(25.64%,30/117),秋季次之(14.29%,11/77),冬季(3.57%,1/28)和春季(1.72%,1/58)的检出率都较低。结论 深圳地区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HPeV有较高的检出率,持续开展HPeV监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深圳地区儿童腹泻的病因构成。
  • 论 著
    刘思超, 罗泽燕, 徐励琴, 杨剑英, 冯伟明, 苗思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惠州市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污染状况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型及分布特点,建立本地区SA的PFGE分型数据库。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相关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 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对惠州市熟肉制品进行SA检测并对检出的菌株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应用PFGE分型技术对检出的菌株进行电泳分析获得指纹图谱,并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惠州市2014—2017年共监测572份熟肉制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41份,检出率7.17%,其中含葡萄球菌肠毒素17株,检出率为41.46%;41株SA经聚类分析得到34个PFGE型别,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51.70%~100.00%之间。结论 惠州市熟肉制品存在一定程度SA污染,且SA的PFGE分型型别较多,菌型分散,部分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未发现单个型别的菌株流行的迹象。PFGE对SA同源性分析,评价SA的流行趋势、分布特点和相关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论 著
    尚庆刚, 吴志兴, 雷林, 刘维耿, 彭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18~69岁居民血脂水平分布特征及血脂异常状况,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随机抽取深圳市100个社区,共11 213名18~6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脂测定。结果 共调查深圳居民11 213人,其中男性4 580人,女性6 633人。深圳市18~69岁居民TC、TG、HDL-C水平分别为(4.53±1.16) mmol/L、(1.50±1.46) mmol/L和(1.29±0.43) mmol/L,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各项指标水平均存在差异(P<0.05);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组女性HDL-C平均水平均高于男性(P<0.05)。血脂异常4 109例,标化异常率32.27%,男性2 139例,标化率为44.19%,女性1 970例,标化率为23.81%,18~54岁年龄段男性血脂异常率高于女性,55岁后女性高于男性(P<0.05);其中高TC、高TG 和低HDL-C标化异常率分别为7.97%、23.62%和12.72%,深圳市居民血脂异常类型主要为高TG 型;男性高TG及低HDL-C异常率均高于女性(P<0.05),总人群高TC、高TG、低HDL-C及血脂异常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社会因素人群血脂异常率存在差异。结论 深圳市居民血脂异常率高,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人群血脂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 论 著
    王丽娟, 张微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鞍山市城区2005—2014年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及分布情况,为更好的防治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鞍山市肿瘤登记处2005—2014年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和构成比等指标。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为标准。结果 2005—2014年,鞍山城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而世标率2008年之前呈缓慢上升,2008年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2005—2014年鞍山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24.1/10万,中标率为198.0/10万,世标率为192.0/10万,截缩率(35~64岁)为214.9/10万,累积率为(0~74岁)21.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为339.0/10万,女性为309.4/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35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35岁之后上升较快,60岁之后上升更快;男、女发病率均在80~84岁组达到高峰,85岁之后有所下降。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为肺、结直肠、肝、胃、膀胱,占全部恶性肿瘤68.0%。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为乳腺、肺、结直肠、子宫颈、肝,占全部恶性肿瘤的65.6%。结论 2005—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是今后工作防控重点。
  • 论 著
    朱琼仙, 郭元, 陶红霞, 刘相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攀枝花市蔬菜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评价经摄食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 依据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分析其含量水平,采用污染指数法、目标危害系数(THQ)法评估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暴露人群健康风险。结果 蔬菜中镉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其次为汞,4种重金属检出率和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用菌类中镉单项污染指数(1.898 6)及4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1.418 3)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而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豆类均为安全等级。单一健康风险分析儿童高于成人,叶菜类、根茎类中的砷以及食用菌类中的铅、镉、汞、砷THQ>1,食用菌类中的铅、镉 THQ>1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攀枝花市蔬菜中除食用菌类重金属含量轻污染外,其余处于相对安全水平。初步评估攀枝花市蔬菜中铅、汞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而蔬菜中(特别是食用菌)镉和砷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 论 著
    朱明胜, 黄周珠, 周淑娟, 黄炯媚, 李海燕, 陈莲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三亚市居民饮用水水碘分布情况,为推进科学补碘提供数据支持依据。方法 2017年5月—6月按照《全国外环境水碘分布调查方案》在全市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水碘含量调查。集中供水乡(镇、街道办事处)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分散供水乡(镇、街道办事处),在东、西、南、北、中5部分各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按东、西、南、北、中各随机抽取1口井,少于5口井的行政村全部抽取;部分集中供水乡(镇、街道办事处)在东、西、南、北、中5部分各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集中供水行政村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分散供水行政村抽样按东、西、南、北、中各随机抽取1口井,少于5口井的行政村全部抽取。水碘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结果 三亚市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只有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水碘中位数大于10.0 μg/L。全市共采集水样137份,其中分散供水水样103份、集中供水水样34份,所有集中供水水样水碘均低于10.0 μg/L。137份水样中水碘在10.0 μg/L以下的比例为69.34%,10.0~91.0 μg/L比例为30.66%,无水样水碘超过100.0 μg/L。浅井水碘中位数高于泉水水碘中位数(P<0.05)和集中供水水碘中位数(P<0.05)、插管井水碘中位数高于泉水水碘中位数(P<0.05)。结论 三亚市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三亚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碘缺乏地区,人们需继续食用碘盐。
  • 论 著
    刘燕, 钟展华, 方巧云, 曾健君, 杨剑英, 徐励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惠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为后续的献血者招募及HIV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惠州市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5年期间无偿献血者的HIV检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惠州市2013—2017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326 388份,HIV抗体筛查阳性待确证标本187例,其中HIV抗体确证结果阳性138例,确证阳性率为4.22/万,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与确证结果符合率为99.28%;HIV抗体确证结果阴性33例,核酸阴性结果与确证结果符合率为100.00%;HIV抗体确证结果不确定者16例,占8.56%,其中核酸检测结果有反应者2例,4周后随访,HIV抗体确证结果转为阳性;男性平均确证阳性率为5.13/万,女性为1.48/万。26~35岁年龄段的确证阳性率最高,最低确证阳性率的年龄段为46~60岁。结论 对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人群应结合核酸和抗体确证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工作,将HIV感染者隔离于献血前,从而从源头上保障血液安全;5年间惠州市无偿献血普通人群HIV感染率一直处于稳定的低流行状态。
  • 论 著
    张竞, 李素丽, 郭艳英, 王新玲, 吴岚, 陈园, 罗蕴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汉、维民族间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α、β细胞功能状况。方法 选取正常体检人群32例、新诊断T2DM患者269例,共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及根据HbA1c水平将新诊断T2DM患者分为A、B、C、D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胰高血糖素释放试验,比较各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lu)等指标,评估各组胰岛α及β细胞功能及分析维、汉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新诊断T2DM中,汉、维民族人群BMI、腹围、HOMA-β分别为(25.96±3.26) kg/m2和 (28.10±4.30) kg/m2、(94.24±9.38)cm和(101.56±13.10)cm、3.52±1.01和 3.87±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血糖、HOMA-IR、△I30/△G30、AUCIns、AUCgl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体检人群相比,新诊断T2DM患者HOMA-IR明显升高,但在HbA1c≤11.0%的三组未见差异,在HbA1c>11.0%组HOMA-IR反而明显降低(P<0.05);新诊断T2DM的HOMA-β、△I30/△G30、AUCIns较正常体检人群均明显降低(P<0.05)。 新诊断T2DM各组间空腹及糖负荷后各时相胰高血糖素及AUCglu均无明显改变;空腹及糖负荷后各时相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维、汉民族间胰岛β分泌功能有显著差异,两民族间不同HbA1c水平胰岛α、β细胞功能无明显差异,汉族BMI>25 kg/m2者较维族易患T2DM 。

  • 论 著
    陈超庭, 沈永奇, 黄汉生, 斯韬, 王志祥, 谢华东, 孔祥应, 林海永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单药治疗Child-Pugh B 级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个肿瘤中心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诊的共67例Child-Pugh B 级中晚期PLC,按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奥沙利铂单药组(治疗组,32例)和对症支持治疗组(观察组,35例)。评价两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1年存活率( survival rate,SR)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32例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 3例,稳定(steady state,SD) 12例,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 17例,ORR为9.4%,DCR为46.9%,mOS为6.2个月,mPFS为2.9个月,1年SR为12.5%(4例);观察组35例中PR 0例,SD 7例,PD 28例,ORR为0.0%,DCR为20.0%,mOS为5.2个月,mPFS为2.1个月,1年SR为5.7%(2例)。两组均无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的患者。两组PR、ORR、DCR、mOS和m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4,P=0.331),但治疗组有更好的趋势。治疗组32例发生常见的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反应15例(46.9%)、肾毒性7例(21.9%)、肝毒性14例(43.8%)、骨髓抑制15例(46.9%)、心脏毒性5例(15.6%)、周围神经毒性9例(28.1%),大多数为Ⅰ度~Ⅱ度副反应。结论 奥沙利铂单药治疗Child-Pugh B 级中晚期PLC安全有效,多数不良反应较轻,对患者有良好的病情控制和生存获益。
  • 论 著
    段媛媛, 周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三峡库区儿童肺吸虫病的发病现状及临床特征,比较该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康复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统计 2000—2015 年在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 91 例不同类型的儿童肺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类,观察两种临床常用药硫双二硫酚和吡喹酮应用于儿童肺吸虫病后,患者的恢复效果,并分析其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在我们本次研究中的91例儿童肺吸虫病例中,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一般症状(主要包括发热、乏力等,7.69%)、肺部病变(29.67%)、肝脏病变(32.97%)、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3.08%)、皮下结节(56.04%)、心脏病变(9.89%)、胸腔病变(4.40%)、眼部病变(1.10%)等。多由于食用生的以及未煮熟的溪蟹或饮用生水而感染。本病使用硫双二硫酚或吡喹酮治疗效果良好,且后者疗效优于前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1例患者中,总共治愈 80 例(治疗后半年至 5 年, 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情况好转8 例,3例无效果(均为硫双二氯酚治疗),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 96.7% ,且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要积极拓宽诊断思路,积累临床经验,注意流行病学史的询问,结合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论 著
    莫芳贵, 许艳芳, 周勇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肝病房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患者,其中轻度患者31例,中度患者48例,重度患者41例,同时选取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进行监测,同时对各组患者的肝功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检测,对四组患者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度组ALT和AST的含量要高于轻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264、10.237,P<0.05),重度组ALT和AST要高于中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1.036、17.209,P<0.05)。中、重度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Th17表达率均要高于健康对照组(t=16.230、18.714,P<0.05);各感染组的Th17表达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2.783,P<0.05);轻、中和重度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Treg表达率要高于健康对照组(t=3.201、3.784、4.115,P<0.05),而不同程度地感染乙型肝炎的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 轻、中和重度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Th17/Treg 比值要高于健康对照(t=21.306、24.397、28.001,P<0.05),且不同程度地感染乙型肝炎的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5.067,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Th17和Treg细胞水平会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Th17/Treg比值较单一的 Th17、Treg 表达率更能反映肝脏受侵害的病情发展。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曹敏, 丁守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的合理判读时间,从而使药敏实验的准确性得到提高。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2 371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新涂阳初治患者2 136例,复治涂阳患者235例。患者痰标本均在实验室质控下完成检测,作为标准结果,同时在本院进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分别培养4周和6周后,将检测结果与标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统计比对培养4周和6周的结果准确率。结果 初治患者培养4周药敏试验结果准确率异烟肼(98.60%)、链霉素(95.22%)、利副平(96.54%)、乙胺丁醇(95.88%)与培养6周准确率(94.48%、96.54%、97.94%、97.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治患者培养4周异烟肼药敏试验准确率(98.30%)与培养6周准确率(93.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周链霉素(94.89%)、利副平(96.60%)、乙胺丁醇(96.32%)药敏试验准确率与培养6周准确率(95.74%、97.87%、97.0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和复治患者:4周和6周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准确性与判读时间存在一定联系,应根据具体药物选择具体时间。
  • 短篇论著
    杨发莲, 杨向东, 于彬彬, 杨富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2017年昆明市嵩明县阳林镇突发皮肤炭疽的处理中,从传染源样本分离鉴定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以提供借鉴,为处置此类炭疽疫情提供科学、准确、快速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WS-283-2008炭疽诊断标准。采集该事件中一头病死牛三处不同部位的解冻标本6份(肉和血水各3份),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37 ℃孵育8~24 h,肉眼找可疑菌落后,显微镜下观察并做标记,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按标记挑选可疑菌落,做噬菌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结果 从3份牛肉、3份血水标本中,各分离到一份炭疽芽孢杆菌。之前当地疾控中心,曾采集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疱疹液,培养并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均无果。结论 突发皮肤炭疽中,采集宰杀的病死畜样本,比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标本更易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采取肉眼加显微镜下找可疑一代菌落并做标记,按标记挑选可疑菌落进行确诊试验,比以往只在肉眼下挑可疑菌落,能快速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
  • 综 述
  • 综 述
    郭鹏娟, 郭钜旋, 王国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也是全球新现再现疾病中发展最迅猛的传染病之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受其威胁,每年有多达5亿人口感染登革热。登革热可以分为四个血清型,各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多血清型同时流行会增加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的发生,给登革热防控带来更大挑战。在过去的20年中,登革热发病率增加了四倍,这一趋势似乎还在继续。同一地区中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血清型登革病毒流行变得更加普遍。因此,预计这些地区的并发感染频率会增加。本文综述了2种或2种以上不同血清型共同感染的情况,并讨论了可能的疾病控制策略。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吴杨, 姚梦雷, 毛安禄, 黄继贵, 官旭华, 李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查明荆州市某乡镇某幼儿园一起腹泻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通过面访和电话调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利用RT-PCR方法对病例标本、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疫情从2月13开始至2月18日结束,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病例91例,罹患率为18%(91/520)。回顾性队列研究未发现可疑餐次。幼儿园对呕吐物未采取消毒措施,也未采用人员疏散措施。检出7份老师肛拭子、2份幼儿肛拭子、1份食堂工作人员(帮厨)肛拭子和1份环境标本(幼儿用碗)为诺如病毒GII型核酸阳性。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可疑传染源为首发病例,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
  • 经验交流
    吉金花, 王正成, 钟玉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腹泻暴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探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预防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昌江县某电厂2016年3月份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该电厂第一食堂就餐人员及食堂员工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的病例41例(含病例搜索),罹患率为1.64%。采集就餐人员病例和食堂员工肛拭子37份标本,其中10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GⅠ型8份、GⅡ型2份),10份阳性标本中6例为患者(注:食堂员工4例、到食堂就餐人员2例) 、4例为隐性感染者。经对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居家隔离治疗,终末消毒食堂餐具、厨房、餐厅等疫点、疫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本起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Ⅰ型、GⅡ型混合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可疑的传播途径是食堂员工感染了诺如病毒,在食堂工作过程中,污染了食物、食堂的环境等,导致食堂其他员工和到食堂就餐人员被感染而引起暴发疫情。严格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疫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