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李瑞, 高灵茜, 崔梦一, 高洁, 田雯钰, 赖振屏, 张增锋, 樊晓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离于广西猪流感病毒SW/Guangxi/NS2783/2010和SW/Guangxi/NS650/2012跨种属感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miRNA93和miRNA192对病毒复制及宿主抗病毒免疫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定不同稀释浓度的病毒感染细胞HA滴度值,确定病毒最佳稀释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细胞后miRNA93和miRNA19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病毒NP和HA蛋白表达水平;转染miRNA93和miRNA192抑制剂后,重新检测miRNA93、miRNA192、IFN-β及病毒NP、H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稀释度病毒感染人A549细胞后HA滴度的结果显示病毒SW2783的最佳稀释度为10-3,而SW650的HA滴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提示病毒SW2783对人A549细胞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感染能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两株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NP和HA蛋白表达均先升高后降低,加入miRNA93抑制剂,两株病毒NP和HA蛋白的表达均上调;加入miRNA192抑制剂,病毒SW2783的HA蛋白表达下调(P=2.10×10-4),而SW650的HA蛋白表达上调(P=5.45×10-5),NP蛋白反而下调(P=0.034);ELISA结果提示病毒SW2783和SW650感染细胞后炎症因子IFN-β表达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 研究表明miRNA93和miRNA192的表达与SIV病毒增殖及宿主抗病毒免疫有关,可作为干预猪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的新靶点。
  • 论著
    张丹丹, 田珊, 凡苗苗, 韩贵芝, 李宁, 林立, 张春芝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大蒜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小白鼠5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对照组(D组)、大蒜素低剂量组(10 mg/kg,L组)、大蒜素中剂量组(20 mg/kg,M组)、大蒜素高剂量组(40 mg/kg,H组)。饲养1周后,大蒜素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100 mg/kg),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大蒜素组灌胃不同剂量的大蒜素,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持续42 d。实验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血清T-AOC,血清、肝、脑组织中的SOD、GSH-Px、CAT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蒜素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120 s内穿过平台的次数和经过原平台象限的时间比率都显著增多(P<0.05或P<0.01),小鼠血清中T-AOC显著升高,血清、脑、肝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大蒜素能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 论著
    刘幸, 欧阳兵, 杜映荣, 陈洁, 孙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云南地区汉族人群NRAMP1基因3'UTR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关系,并寻找基因型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RAMP1基因3'UTR位点的多态性,比较感染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并对感染组基因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00例感染组与300例对照组NRAMP1基因3'UTR位点的基因型TGTG+/+分布频率为60.7%/71.3%,基因型TGTG+/-分布频率为33.0%/24.7%,基因型TGTG-/-分布频率6.3%/4.0%,两组比较χ2=7.779,P=0.020。基因型TGTG+/-增加了耐多药肺结核的易感性(OR:1.573,95%CI:1.097~2.255),等位基因TGTG-亦增加了其的易感性(OR:1.516,95%CI:1.136~2.022)。在影响因素分析中,患者的依从性(OR=3.919,95%CI=1.071~14.343)、药物的不良反应(OR=0.212,95%CI=0.062~0.728)、合并结核性胸膜炎(OR=0.159,95%CI=0.049~0.523)是等位基因TGTG缺失的影响因素。结论 云南汉族人群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与NRAMP1基因3'UTR位点的TGTG缺失有关,而TGTG缺失又与患者的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有关。
  • 论著
    王伟明, 曹园园, 周华云, 杨蒙蒙, 朱国鼎, 刘耀宝, 曹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江苏省疟疾疫点进行分类并建立疫点分布图制作方法。方法 收集2011—2018年江苏省疟疾病例疫情资料,根据病例的感染来源、感染虫种、感染季节以及传疟媒介种类综合判断疫点类型,采用KML文件格式转换器实现疫点的批量标记,利用Google Earth 加载数据完成疫点分布图制作。结果 2011—2018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 463例,其中,间日疟119例、恶性疟1 928例、三日疟80例、卵形疟316例、恶性疟与卵形疟混合感染20例。2 463例病例中,本地感染病例13例、国内其他省输入病例9例、省内其他市输入病例2例、境外输入性病例2 435例、输血感染病例4例。2 463例疟疾病例经综合判断疫点分类为:已出现传播的疫点13个,为2011年报告的13例本地感染病例;具备传播可能的疫点56个,为5—10月份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无传播可能的疫点2 394个,包括输入性恶性疟1 928例、输入性卵形疟316例、输入性三日疟80例、输入性恶性疟与卵形疟混合感染20例,以及非流行季节输入性间日疟50例。制作了基于Google Earth的江苏省2011—2018年疟疾疫点分布图。结论 依托KML文件转换器实现了疟疾疫点分布图的批量制作,为省级消除疟疾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 论著
    杨皓舒, 仲崇桥, 徐素珍, 付鑫, 许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2008—2017年结核病流行及发展状况,为连云港市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度连云港市肺结核疫情数据资料,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和分析连云港市结核病流行状况。结果 2008—2017年间连云港市共报告肺结核病21 47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48.29/10万)和病原学阳性患者年平均发病率(21.06/10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1),11、12和3月份发病率较高,1、2和10月份发病率较低(P<0.01);灌南县发病率最高,海州区最低,各县区间十年累计发病率提示县级发病率明显高于市区(P<0.01);平均年龄(50.18±19.62)岁,20~<30和50~<70岁为高发年龄段;21 472例患者中16 725例职业为农民,占77.90%,1 234例为家政家务,占5.75%,1 052例为学生占4.90%,其余职业共占11.47%;男性15 913例,女性5 559例,男女性别比为2.86∶1;流动人口231例,占1.08%;汉族共21 422例占99.77%,蒙古族12例占0.06%,其他少数民族共占0.17%。病人来源中,因症就诊(51.04%)和转诊(42.84%)占绝大多数;病原学阴性比例较高,占56.12%;且多数为初治(87.35%)、非重症病例(88.23%);完成疗程和治愈的患者占总数的93.67%。月平均风速与肺结核的报告发病率呈正相关(r=0.256,P<0.05),其与该病月发病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650+0.303X。结论 十年间连云港市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仍不应掉以轻心,应进一步加强全市结核病防控工作。
  • 论著
    符彩云, 陈成江, 黄静静, 熊昌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工作实施和目标完成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为下一步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结核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专题调查与知晓率调查,收集海南省2011—2015年结核病防治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期间各级政府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 7 900.3万元,发现并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8 279人,新发现患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递降5.47%;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年均递降1.80%;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年均递降16.00%; “十二五”规划15项指标中,除了“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和“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其余13项目标按期实现。结论 海南省结核病“十二五”规划实施基本实现预期目标,但疫情依然严重、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面临医防合作、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亟待加强等挑战。

  • 论著
    冯兴丽, 宋沈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贵州省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比较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5—2017年贵州省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的卫生人力、财力、物力等卫生资源配置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贵州省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注册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的百分比分别为49.11%、49.76,执业医师占比分别为24.77%、34.66%,执业助理医师占比分别为1.91%、0.72%;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占比分别为80.28%、87.93%,财政补助收入占比分别为16.75%、9.86%;万元以上设备均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下;县级公立医院医护比逐年上升,城市公立医院略降低,2017年医护比分别为1∶1.84、1∶1.41,床位使用率均下降,分别为88.23%、94.20%;每千人口床位数逐年增加,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分别为2.23、2.63张,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拥有量逐年增加,每千人口注册护士分别为1.11人、1.25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分别为0.67、0.78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2.11、2.44人;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贵州省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卫生资源拥有量均低于全国,财政投入不足,县级公立医院医护比、床护比逐年上升,城市公立医院与之相反。
  • 论著
    李意兰, 陈纯, 刘艳慧, 冯晶, 景钦隆, 李美霞, 李铁钢, 张周斌, 杨智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广州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情况,为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8年广州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广州市共报告198起,发病7 876例,罹患率2.22%。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50.13%,占总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94.29%。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分别占52.02%、47.98%。事件起数排在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水痘、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首例病例发生时间到报告时间的中位数为7.98(0.00~86.70) d,事件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17.50(0.00~93.00) d,两者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12,P<0.001)。结论 学校是广州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 论著
    苏华安, 王立华, 张冬合, 黎丹丹, 严嘉琪, 林苑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江门市老年人(≥50岁)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0—2017年江门市年龄≥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0—2017年江门市报告年龄≥50岁HIV/AIDS共1 085例,79.91%为男性,20.09%为女性;平均年龄 (62.58±8.95)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52.63%;职业以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占65.99%;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4.15%,其中男性病例以非婚异性传播为主,占79.12%,女性病例以配偶阳性传播为主,占58.71%,通过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74.10%,不同性别的样本来源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病例占当年新报告病例的比例由2000年的0.87%上升到2017年的37.37%。病死率为51.71%,并且死亡病例中74.69%是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结论 江门市老年HIV/AIDS病例呈持续增长趋势,病死率高,以异性传播为主,主要通过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应针对老年人群探索新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模式,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加大筛查力度,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
  • 论著
    周健明, 龙清平, 洪佳彬, 李静媚, 洪泽涛, 金玉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新增确证≥50岁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状况,为制定老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龙岗区2016—2019年新报告≥50岁老年HIV/AIDS开展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对随机选取的血清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巢式RT-PCR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并测序,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 NJ)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并将测序结果上传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龙岗区 2016—2019年新报告≥50岁HIV/AIDS数253例,2016—2018年各年≥50岁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4.41%、17.34%、18.41,呈上升趋势。男性占比最高(77.47%,196/253),外省户籍居多(71.54%,181/253),传播途径以非婚异性传播为主(75.10%,190/253)。对扩增成功的48份pol基因序列分析共发现CRF01_AE、CRF07_BC、CRF55_01B、B及G 5种基因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优势亚型;4例感染者携带耐药突变位点,总耐药率为8.33%,8例感染者具有潜在耐药突变位点,。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新增确证老年HIV/AIDS患者的原发性耐药率处于中度流行水平,且潜在耐药突变较高,有必要加强HIV耐药监测。
  • 论著
    谭琳琳, 陈懿, 李骏, 黄赛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广西梧州市老年人HIV/AIDS病例数据,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和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梧州市2014—2018年老年人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结果 梧州市2014—2018年新发现的老年HIV/AIDS报告病例737例,占新报告总病例数的48.01%(737/1 535)。男性病例547例,占74.22%(547/737);女性病例190例,占25.78%(190/737)。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占88.33%(651/737),男性病例年龄最大的83岁,女性病例年龄最大的81岁。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62.28%(459/737),其次是离婚或丧偶,占27.68%(204/73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58%(616/737)。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91.99%(678/737)。病例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为主,占71.10%(524/737),其次是自愿咨询检测,占18.18%(134/737)。97.70%(720/737)老年人HIV/AIDS病例的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有非婚性接触史的病例占84.94%(626/737),有男男性行为接触史的病例占1.76%(13/737)。结论 预防艾滋病在老年人群体中传播,应将性健康教育作为服务老年人群体的重点工作。
  • 论著
    李娜, 罗国金, 廖瑞平, 陈兰, 李丽娟, 肖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四川省彭州市2014—2018年新报告的≥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流行特点,为彭州市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彭州市2014—2018年≥50岁人群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对病例分布特点、传播途径构成以及检测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共报告825例≥50岁HIV/AIDS,每年新报告病例占当年新报告病例总数的比例2014年最低(51.2%),2018年最高(73.1%)。报告病例以50~<60岁年龄组为最多,占40.5%;男性多于女性;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61.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5.0%;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58.0%;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8.3%。病例报告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发现为主,占81.0%,其次为疾控机构检测,占18.0%。结论 彭州市≥50岁HIV/AIDS的报告病例数和构成比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医疗机构检测为主要发现途径,应重点关注≥50岁人群性健康,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其行为和心理特点的健康教育预防干预措施,制定检测相关支持政策,继续加大检测力度。
  • 论著
    孙慧彦, 于杰膑, 王清民, 刘花, 吴维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2017—2018年海南省育龄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本省备孕夫妇的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7—2018年海南省参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60 152例计划妊娠夫妇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共有160 152人参与检查,男性80 033人,女性80 119人。其中年龄≥35岁的女性占19.93%,年龄≥40岁的男性占13.44%;病史询问结果表明,病史异常率为20.33%;体格检查结果显示,常规体格检查和生殖系统检查异常率分别为27.25%和4.32%;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女性检查项目异常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血常规、白带常规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率分别为50.85%、21.84%和9.39%;男女双方共同检查项目异常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乙型肝炎血清学五项检测、肝功能检测和尿常规,异常率分别为17.39%、14.73%和11.34%。女性TORCH检测结果显示,巨细胞病毒和弓形体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1%和0.15%,说明有部分备孕妇女近期发生急性感染。最后评估显示,具有风险的有16 801人,占10.49%,女性多于男性。结论 备孕夫妇的孕前健康检查对于优生意义重大,应加强宣传鼓励备孕夫妇积极参与。对于筛检出的风险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指导,通过预防措施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论著
    毛宁, 钟威, 梁爽, 蒋轶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辽宁省肺结核病人的就诊延迟现况,分析相关因素,为制定省级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利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辽宁省2017年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的统计方法计算就诊延迟率,采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性别、民族等的就诊延迟状况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辽宁省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61.41%(15 028/24 472),就诊延迟中位数为21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他民族(OR=1.378,95%CI=1.238~1.534)、流动人口(OR=1.153,95%CI=1.042~1.275)及重症患者就诊延迟风险更高(P<0.05) 。低年龄组(≤14岁)患者就诊延迟风险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因症推荐、转诊、追踪及其他来源患者就诊延迟风险低于因症就诊 (P<0.05) ,家务待业及其他职业患者就诊延迟风险低于农民(P<0.05)。结论 辽宁省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较为严重。应根据就诊延迟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积极有效地开展预防干预工作。
  • 论著
    杜谕君, 韩焕钦, 冯晓霞, 陈莉, 蔡宏华, 陈欣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成人恙虫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3例成人恙虫病病例(恙虫病组),选取同期2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收集心电图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心电图异常与器官损害的关系。结果 恙虫病组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比例(56.7%,132/233)高于对照组(40.0%,88/220)(P<0.001)。恙虫病组异常心电图发生频率高于对照组的有窦性心动过速(15.5%,36/233)、胸和(或)肢体导联低电压(10.7%,25/233)、房性早搏(6.0%,14/233)、U波改变(2.6%,6/233)(P<0.05)。恙虫病组心律失常发生频率(38.2%,89/233)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均很低且无统计学差异(P=0.659)。低电压患者发生胸膜炎或心脏增大者比例(68.0%,17/25)高于非低电压患者(41.8%,87/208)(P<0.05),并发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比例(20.0%,5/25)亦高于非低电压患者(5.3%,11/208)(P<0.05)。结论 成人恙虫病心电图异常非常普遍,心律失常常见但严重心律失常罕见;低电压患者需注意胸膜或心脏病变,甚至MODS可能,需密切监护和积极治疗。
  • 论著
    刘小玉, 戴希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5种病原学检查在结核性病理组织及气道分泌物标本中的阳性率差异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经手术确诊结核合并肺结核且接受气道分泌物检查的166份病例的结核病原学检查结果,根据标本来源不同分为手术标本病原学检查组(简称手术标本组)与气道分泌物标本病原学检查组(简称气道分泌物标本组),对抗酸染色涂片(AFB)、实时荧光定量PCR(TB-DNA)、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TB)、Gene-X-pert/RIF (X-pert)、结核培养(CTB)等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手术标本组和气道分泌物标本组总阳性率分别为86.14%、21.08%,X-per阳性率分别为85.89%、29.76%;两组的五种检测技术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一致,均为X-pert、TB-DNA、SAT-TB、CTB、AFB;以手术标本结果为诊断标准,气道分泌物标本结果与其一致性均较差(Kappa<0.4),五种检查阳性率均低于手术标本,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cNemer检验,P<0.05)。结论 病理组织标本结核病原学阳性率高于气道分泌物标本,临床应重视对菌阴肺结核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进行X-pert、CTB等检查。
  • 论著
    班华山, 覃江龙, 廖柏明, 吴锋耀, 吴念宁, 秦英梅, 梁翠金, 黄妹青, 卢亦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特殊人群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203例老年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203例患者在确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时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15(9~26)个/μL。马尔尼菲篮状菌在雨季(4月至9月)和旱季(10月至次年3月)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临床主要表现发热为96.55%,全身乏力为73.39%,体重下降为75.36%,脐凹样皮疹为26.46%。168例(82.75%)患者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以肺结核所占比例最高(45.81%)。胸部CT表现异常征象为94.89%,其中斑片状病变占91.39%,磨玻璃样病变占38.17%,结节性病变占10.21%,空洞病变占5.37%,粟粒性病变占3.22%,胸腔积液占58.60%。好转占57.14%,放弃治疗占31.03%,死亡占11.82%。结论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老年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无典型的特征,常合并肺结核等多重感染,死亡率高。临床上需要对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疗和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 论著
    覃江龙, 卢亦波, 秦英梅, 彭智鹏, 农兰伟, 黄美祯, 牟敏红, 吴念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伴发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病理类型及其特点,为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无菌条件取伴有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HE、抗酸、过碘酸雪夫(PAS)和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D-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描述组织病理特点,并对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感染性皮肤病32例(占39.02%),炎症性皮肤病36例(占43.90%),皮肤肿瘤14例(占17.07%)。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4例,银屑病10例,湿疹9例,卡波西肉瘤12例。马尔尼菲篮状菌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感染率升高(P=0.003)。结论 HIV/AIDS患者皮肤损害的原因感染性主要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且多数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的患者,炎症性主要为银屑病,最常见的皮肤肿瘤为卡波西肉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HIV/AIDS患者伴发各种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 论著
    李凯, 吴金辉, 张东友, 邓运典, 徐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疟原虫感染型别及治疗方法对患者体内恶性疟原虫LDH抗原清除时间的影响。方法 依据临床资料,在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维和二级医院及一级医院确诊的疟疾患者中按照其疟原虫感染型别及治疗过程的差异选取患者,组成4组,每组纳入10例。在疟疾病人疗程结束后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采集外周血,使用基于LDH的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体内的pf LDH抗原残留。结果 恶性疟原虫单一感染组与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组在pf LDH转阴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青蒿琥酯注射治疗组与口服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治疗组在pf LDH转阴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个青蒿琥酯注射治疗组之间在pf LDH转阴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疟疾感染类型对于患者体内恶性疟原虫LDH抗原持续时间无影响,青蒿琥酯注射疗法较口服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疗法能更快地清除患者体内的恶性疟原虫LDH抗原。

  • 论著
    李希尚, 郭超, 康显虎, 李胜国, 李新和, 王兴娟, 杨东海, 王加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腾冲市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诊断、个案调查和处置情况,为基孔肯雅病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腾冲市人民医院报告的1例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采集患者血液,用Real-time PCR法进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媒介伊蚊调查;采取环境整治、灭蚊、防蚊隔离治疗,追踪同行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家庭周围人群控制疫情。结果 患者2019年7月31日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疼痛,8月1日出现皮疹,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发病前有缅甸探亲史,确认为缅甸输入性病例,经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同行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家庭周围人群未发现疑似症状者;滇滩岳家寨、猴桥及滇滩口岸均捕获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4.00、9.80、3.85;灭蚊喷洒90余户,面积2.3万m2,处置后,布雷图指数(BI)控制在5以下。结论 病例为腾冲市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调查处置及时有效,未发生继发病例。
  • 综述
  • 综述
    魏然, 车雅敏, 柯吴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梅毒螺旋体作为“最伟大的模仿者”,其临床表现多样,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因此,梅毒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室确诊。然而目前梅毒实验室诊断仍存在许多问题。为此,美国疾控中心(CDC)性病预防科Allan博士联合美国数十位性病专业领域顶尖教授及公共卫生实验室人员,针对梅毒实验室诊断试验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商讨解决对策,并于2018年9月在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上发表相关文章。本文对该文章进行翻译并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临床医务人员在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面起到借鉴作用。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方正明, 关飞, 王婷, 陆盛军, 刘文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并分析8例寄生虫病例,其中包括脑裂头蚴病、眼部裂头蚴病、肺吸虫幼虫移行症、肺吸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病、包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各1例。8例寄生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其中6例在寄生虫抗体筛查检测阳性后得以确诊。因此,寄生虫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抗体筛查有助于发现寄生虫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