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家约稿
  • 专家约稿
    汪伟, 夏菡, 李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人兽共患病是一类可以从动物向人类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知200多种人兽共患病;1 400种人类传染病病原中,约61%具有动物源性,其中75%人类新发传染病为人兽共患病。这些人兽共患病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而且极大影响动物健康、阻碍畜牧业良性发展。为有效应对人兽共患病带来的持续挑战,WHO与各国政府、学术团队、非政府及慈善机构、区域性和国际合作伙伴携手合作,以预防和管控人兽共患病的威胁及其造成的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影响。虽然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由于环境、气候、社会经济、抗菌药物耐药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消除人兽共患病的危害仍面临诸多挑战。基于全健康理念,通过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综合运用现代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技术手段,将有助于人兽共患病防控和消除。

  • 人兽共患病专栏
  • 人兽共患病专栏
    洪梅, 赵文红, 李玉琼, 王伟, 雷代强, 赵应琼, 段兴德, 浦恩念, 樊荣, 高子厚, 王庭清, 邵宗体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金沙江流域云南省巧家县开展鼠疫疫源地调查,了解鼠疫宿主媒介组成及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探讨鼠疫发生和流行风险,为该地区鼠疫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巧家县辖区选取7个乡镇为调查范围,采用笼夜法和夹线法调查小型兽类及其体表寄生蚤,采集宿主动物脏器、血清及其体表寄生蚤样本,同时现场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对采集到的宿主动物脏器和蚤样本进行鼠疫菌培养检测,采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宿主动物和指示动物血清样本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 共捕获小型兽类(小兽)3目6科12属23种525只,农耕区优势种群为齐氏姬鼠(31.05%)、北社鼠(13.90%)和微尾鼩(11.43%),居民区优势种群为褐家鼠(66.67%)和黄胸鼠(20.00%);农耕区和居民区鼠密度分别为20.98%和1.00%。捡获小兽体外寄生蚤5科13属15种277匹,优势种群为偏远古蚤(22.02%)、特新蚤指名亚种(20.58%)、迪庆额蚤(18.77%)和方叶栉眼蚤(11.55%),鼠体蚤指数为0.53。采集全部鼠类脏器和蚤类样本均未分离到鼠疫菌。采集犬血清167份和鼠血清15份,IHA检测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巧家县有鼠疫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分布,鼠密度较高,鼠体蚤指数较低。鼠疫宿主动物、媒介蚤类和指示动物均未检测出阳性,可认为近期该地区鼠疫发生和流行的风险不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该地区鼠疫等鼠传疾病的监测防控。

  • 人兽共患病专栏
    曾旭灿, 林祖锐, 许翔, 吴超, 魏春, 孙晓东, 杨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云南省中华按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 kdr)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2018—2019年,在云南省罗平县、绥江县、腾冲市、盈江县、元江县和勐腊县采集蚊虫。采集的蚊虫经形态学鉴定为中华按蚊,用试剂盒提取成蚊基因组DNA。DNA模板经PCR扩增后测序,测序结果经NCBI同源性比对确定为中华按蚊。扩增中华按蚊钠离子通道ⅡS5、ⅡS6片段后测序,测序结果用DNAMAN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用BioEdit软件对测序峰图逐条分析突变情况,确定kdr等位基因类型和基因型并计算频率。结果 本次调查扩增得到287条序列,测序峰图显示1014位点共有3种等位基因,包括野生型TTG/L(89.20%)和突变型TTT/F(9.76%)、TCG/S(1.04%);5种基因型:野生型纯合子L/L(85.02%),突变型纯合子F/F(6.27%)、S/S(0.35%),突变型杂合子L/F(6.97%)和L/S(1.39%)。在6个采集点中除绥江县外,均以野生型等位基因TTG/L为主。腾冲市野生型等位基因频率最高(100.00%),即未检测到突变,而其余各县1014位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突变。绥江县突变型等位基因频率最高,达到55.68%。5种基因型中,罗平县、勐腊县和绥江县各有2种突变型,盈江县和元江县有1种突变型杂合子L/F。结论 云南省大部分地区中华按蚊kdr基因仍以野生型L1014(TTG/L)为主,kdr突变类型主要为L1014F,其次是L1014S,且突变频率低于中国中部省份。

  • 人兽共患病专栏
    强钰, 余永娟, 任广旭, 李佳琦, 赖秀仪, 王媛, 雷胜, 张云, 李婷婷, 周云飞, 吕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中小学生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特征,对该地两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方法 2021年3—11月,收集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两所中小学学生的粪便样本。采用PCR方法扩增芽囊原虫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 gene, SSU rDNA),通过序列分析确定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和亚型,使用Mega 7软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同时对不同年级、性别的中小学生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中小学生芽囊原虫感染率为4.1%(13/314),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小学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序列分析,共鉴定出3种芽囊原虫亚型,分别是ST3(n=7)、ST7(n=4)和ST1(n=2),这些亚型均具有人兽共患特性。结论 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对海南地区人群进行芽囊原虫研究,为该地区芽囊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多个人兽共患亚型的检出,提示未来需要进一步对该区域的人和动物进行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进行研究,以探究芽囊原虫可能感染的来源,为该地区芽囊原虫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人兽共患病专栏
    李存香, 魏柏青, 熊浩明, 张爱萍, 张青雯, 杨建国, 李翔, 赵海红, 应凯业, 王生泰, 祁芝珍, 代瑞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微量法间接检测青海高原喜马拉雅旱獭血清中特异性鼠疫噬菌体抗体,为后续噬菌体和哺乳动物免疫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噬菌体治疗、噬菌体与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青藏高原鼠疫疫源地分离的3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和实验室诊断用鼠疫噬菌体为抗原,利用微量板法和双层琼脂平板法定性检测青海高原同德县、贵南县、共和县、兴海县、天峻县5个疫源县采集于2020年、2021年7—9月份喜马拉雅旱獭血清中的特异性鼠疫噬菌体免疫抗体。结果 4株鼠疫噬菌体分别与847份喜马拉雅旱獭血清进行中和试验,通过点滴法均未检测到与鼠疫噬菌体抗原反应的特异性噬菌体免疫抗体。结论 青海高原喜马拉雅旱獭血清中未发现特异性鼠疫噬菌体抗体,这与2020—2021年青海省天峻县、同德县、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5个鼠疫疫源县采样地点的鼠疫流行病学显示为静息期无鼠疫病原体存在的流行特点一致,即无鼠疫病原体的存在,间接说明这些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不存在或者比较微弱的存在,故检测不到特异性鼠疫噬菌体免疫抗体。可能反映了宿主动物与鼠疫噬菌体自然接触频率少,抗噬菌体抗体可能与鼠疫感染的形式和疾病的强度有关。

  • 人兽共患病专栏
    李彬, 付士红, 查冰, 范娜, 李元元, 徐学平, 应思超, 聂凯, 许松涛, 李兴洲, 王环宇, 梁国栋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1年和2017年分别在我国甘肃省和海南省分离的两株盖塔病毒(GS11-155和HNDZ1712-1)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其与我国1964年首次分离的盖塔病毒(M1)的分子差异及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使用病毒基因扩增技术测定新分离的两株盖塔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建立盖塔病毒基因组数据集并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病毒分子特征及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等。结果 两株新分离盖塔病毒(GS11-155和HNDZ1712-1)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1 690 nt和11 621 nt。两株病毒均具有甲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虽然两株病毒的结构基因、非结构基因以及非编码的连接区核苷酸序列长度均完全相同,但是病毒基因组5'和3'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存在差异。两病毒株基因组3'UTR重复序列单元的结构未发生变化。病毒基因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2017年分离的盖塔病毒(HNDZ1712-1)与我国于1964年首次在海南省蚊虫分离的盖塔病毒(M1)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和98.1%。盖塔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两株病毒及其所属病毒株分别形成两个单独的进化簇,甘肃2011年进化簇和海南2017年进化簇,并与1964年海南首次分离的病毒形成完全独立的进化种群。结论 虽然HNDZ1712-1病毒同样分离自海南岛蚊虫标本,但是与1964年海南岛分离的病毒(M1)处在完全不同的进化分支,而与数千公里之外的甘肃省分离株(GS11-155)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提示新分离的两株盖塔病毒与1964年分离的盖塔病毒存在较大分子遗传差异。

  • 人兽共患病专栏
    夏飞, 屈磊, 胡海涛, 杨芳, 曾群利, 刘海朝, 方瑶, 毛旭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BP)经鼻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为后续类鼻疽菌的毒力研究和急性类鼻疽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经鼻主动吸入的感染途径,通过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和组织匀浆计数菌落等方法观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小鼠的病理生理反应、脏器病理损伤和细菌定植情况,分析急性类鼻疽感染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并比较致病性类鼻疽临床株与非致病性类鼻疽泰国株(伯克霍尔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表现。结果 急性类鼻疽菌经鼻感染模型中,BALB/c小鼠死亡多集中在感染后第3到第5天,3×105~3×106 CFU可作为急性类鼻疽BALB/c小鼠病死模型的合适攻毒剂量,而半数致死量约在3×104~3×105 CFU。大体解剖和组织HE染色均可见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形成脓肿或坏死病灶,其中在脾脏最明显,并与攻毒剂量呈正相关。类鼻疽菌感染的小鼠血液、肺脏、脾脏及肝脏中均发现类鼻疽菌定植,且定植量与组织特异性有关,血液中分离到的活菌浓度最高[Log2对数值:(10.28±0.34) CFU/mL],定植总量最高的脏器是肺脏[Log2对数值:(7.54±2.11) CFU]。虽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伯克霍尔德菌株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效应类似(多核巨细胞形成、胞内增殖等),但是对BALB/c小鼠的毒性差异显著。伯克霍尔德菌即使在高剂量(8×107 CFU)时对小鼠仍是非致死性的,而且无法在小鼠脏器中有效定植。结论 成功构建了经鼻吸入性感染BALB/c小鼠的急性类鼻疽动物模型,明确了类鼻疽菌造成的组织病理损伤特点,发现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伯克霍尔德菌株在动物水平上的显著生物学差异。

  • 人兽共患病专栏
    薛莉颖, 谢晓菲, 王高玉, 黄艺, 张丽媛, 何昌华, 贾毅博, 文书, 杜江, 尹飞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恙虫病东方体检感染情况,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恙虫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样本,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PCR方法分别对样本进行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IgM、IgG抗体和恙虫病东方体56kD型特异性抗原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样本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临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样680份,恙虫病东方体IgM、IgG抗体和56kD型特异性抗原PCR阳性率分别为23.97%(163/680)、36.62%(249/680)和20.88%(142/680),焦痂或皮疹率为12.06%(82/680)。根据诊断标准,最终诊断为恙虫病的患者为223例,其中男性111例(49.78%),女性109例(48.88%),平均年龄(53.14±15.12)岁,其中40~<60岁98例(占43.95%),感染人群民族中汉族136例(占60.99%),农民93例(41.70%),秋季发病114例(51.12%)。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为主,36.77%患者出现皮肤特异性溃疡或焦痂。结论 海南省是恙虫病的疫源地,流行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预防重点应是秋季的农村地区,临床特征以高热和焦痂或溃疡为主。
  • 人兽共患病专栏
    薛莉颖, 谢晓菲, 王高玉, 黄艺, 张丽媛, 何昌华, 贾毅博, 文书, 杜江, 尹飞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恙虫病东方体检感染情况,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恙虫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样本,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PCR方法分别对样本进行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IgM、IgG抗体和恙虫病东方体56kD型特异性抗原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样本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临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样680份,恙虫病东方体IgM、IgG抗体和56kD型特异性抗原PCR阳性率分别为23.97%(163/680)、36.62%(249/680)和20.88%(142/680),焦痂或皮疹率为12.06%(82/680)。根据诊断标准,最终诊断为恙虫病的患者为223例,其中男性111例(49.78%),女性109例(48.88%),平均年龄(53.14±15.12)岁,其中40~<60岁98例(占43.95%),感染人群民族中汉族136例(占60.99%),农民93例(41.70%),秋季发病114例(51.12%)。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为主,36.77%患者出现皮肤特异性溃疡或焦痂。结论 海南省是恙虫病的疫源地,流行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预防重点应是秋季的农村地区,临床特征以高热和焦痂或溃疡为主。

  • 人兽共患病专栏
    代波, 汪天平, 许晓娟, 何家昶, 汪昊, 高风华, 丁宋军, 刘婷, 张世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17—2021年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钉螺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历史钉螺调查资料,收集2017—2021年安徽省新发现和复现钉螺环境数据信息,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和分析钉螺新发现和复现环境形成的原因。结果 2017—2021年,全省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840.41 hm2,其中湖沼型地区新发现钉螺559.14 hm2(占66.53%),山丘型地区为281.27 hm2(占33.47%);复现钉螺1 176.87 hm2,其中湖沼型地区复现钉螺669.39 hm2(占56.88%),山丘型地区为507.48 hm2(占43.12%)。池州、安庆、芜湖3个市新发现有螺面积之和占全省89.35%,复现有螺面积之和占全省88.82%。钉螺新发现和复现面积最多为2021年,分别为611.52 hm2和976.84 hm2。新发现和复现钉螺环境主要分布传播阻断地区,分别占65.54%和84.30%;新发现和复现钉螺环境类型均以滩地为主,分别占65.54%和52.12%。钉螺复现环境中,复现时间间距最长为50年以上。洪涝灾害、钉螺随水系漂移扩散等自然因素是造成新发现钉螺环境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总新发现钉螺面积71.44%和21.75%,工程建设有螺环境取土、水利设施建设、耕地抛荒、苗木移栽等人为因素也可导致局部环境新发现钉螺。洪涝灾害是造成钉螺复现的主要原因,占总复现钉螺面积72.29%,历史残留钉螺、工程建设有螺环境取土、耕地抛荒、苗木移栽、生态保护区禁止灭螺、水利设施建设等因素也是造成钉螺复现的原因。结论 洪涝灾害是钉螺复现和新发现的重要因素,工程建设及苗木移栽等人为因素也易引起钉螺复现和新发现。为及时发现并处置新发和复现钉螺环境,防止钉螺扩散蔓延,应加强洪涝灾害后钉螺分布调查和历史有螺环境的常规监测,做好工程建设、苗木移栽等有螺土的处置。

  • 人兽共患病专栏
    陈勇, 张世清, 高岚, 张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0年洪涝灾害对芜湖市钉螺分布的影响,为制定芜湖市“十四五”血防规划和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调查芜湖市历史有螺环境、现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环境钉螺分布情况,对捡获的钉螺压碎镜检,了解钉螺死活及血吸虫感染情况,统计活螺密度等指标。结果 芜湖市历史有螺面积为14 475.24 hm2,现有钉螺境面积为4 588.72 hm2,其中湖沼型及山丘型有螺面积分别为4 210.32 hm2和 378.40 hm2。全市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14.59%,平均活螺密度为 0.50只/0.1 m2。全市钉螺孳生环境 2 745处(块),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分别为491处(块)和2 254处(块),分别占17.89%和82.11%。现有钉螺面积主要分布于滩地和沟渠环境,分别占现有钉螺面积的92.51%和6.29%,还有部分钉螺分布于塘堰、水田等环境。在全部历史有螺环境中,以Ⅱ类、Ⅲ类环境(目前仍具备钉螺孳生基本条件)居多,共1 739处(块)(占63.35%)。全市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268.21 hm2结论 芜湖市钉螺分布点多面广,钉螺多分布于滩地,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本次调查在3个县(市、区)的30处(块)滩地环境出现钉螺扩散。要加强灾后螺情监测,并将Ⅱ类、Ⅲ类环境作为螺情监测的重点区域,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降低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防治进程的影响,促进血吸虫病消除进程。

  • 论著
  • 论著
    张琛, 艾军红, 安静, 王培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sunitinib)在体内和体外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感染的效果。方法 4周龄BALB/c小鼠腹腔注射JEV。感染小鼠以两种给药策略进行治疗,分别为连续5 d和连续10 d给与舒尼替尼治疗,后观测其体重变化和生存率;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小鼠脑内病毒RNA载量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脑内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小鼠脑内JEV病毒E蛋白的表达。此外,通过JEV体外感染Vero细胞并给与一定浓度舒尼替尼进行干预,观察细胞存活状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内JEV病毒E蛋白的表达。 结果 小鼠感染JEV后连续给与舒尼替尼可显著提高其生存率,并且连续给药5 d的生存率和体重变化结果优于连续给药10 d。舒尼替尼治疗后减少了脑内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小鼠脑内血管套袖样改变减轻;但治疗前后小鼠脑内的JEV病毒载量和脑内E蛋白的表达变化不太明显;感染JEV的Vero细胞在给与舒尼替尼后细胞病变效应稍有减轻,E蛋白表达少量变化。结论 舒尼替尼治疗能够显著降低JEV感染小鼠死亡率,并且连续给与舒尼替尼5 d的治疗效果更好,JEV感染小鼠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后可减少脑内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改善脑内血管袖套样炎性炎症状,延长小鼠生命。

  • 论著
    金姝青, 樊坚, 曹晖, 高强, 冷培恩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BG-trap捕蚊器在现场使用CO2和BG-lure引诱剂(BG)的诱蚊效果。方法 2020年8—9月,设置2处现场,间隔100 m,每个现场设置2个点位,分别布放1个BG-trap捕蚊器,彼此间隔 5 m。每个点位设置不同流量CO2及不同数量BG,次日同一现场2个捕蚊装置交换位置。收集各捕蚊器所捕捉的蚊虫,分类和记录捕获的蚊虫种类、性别和捕获数,并进行统计。结果 BG +/ CO2 -和BG -/ CO2 +捕获白纹伊蚊密度分别为14只和31只,淡色库蚊分别 2只和16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5,-4.873,P<0.05)。在BG +条件下,CO2 +组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密度分别是CO2 -组的2.6(25/9.5)、12.0(12/1)和3.0(12/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9,-4.592, -3.284,P<0.01),提示吸引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CO2更有效;在BG -条件下,CO2 +组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密度分别是CO2-组的1.8(18/10)、15.5(15.5/1.0)和2.0(9.0/4.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8,-5.259,-2.508,P<0.05);在CO2 +条件下,BG +组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密度分别是BG -组的1.4 (43.5/31)和0.78(12.5/16.0)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3,0.709,P>0.05);在CO2 -条件下,BG +组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是BG-组的1.0(14/14)和2.0(2.0/1.0)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0,-1.000,P>0.05);在BG -条件下,添加0、 1和2份干冰捕获白纹伊蚊雌蚊密度分别为10只、17.5只和18只,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2,P<0.05),捕获淡色库蚊雌蚊分别为1只、13只和18只,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81,P<0.05),但添加1份和2份干冰捕获白纹伊蚊雌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2,-0.540,P>0.05);在CO2 -条件下,添加0、1和2份BG捕获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分别为10只、10只、9.5只和1只、1只、1.5只,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0,0.477,P>0.05)。 结论 使用BG-trap捕蚊器监测中,CO2诱蚊效果优于BG引诱剂,且用100 mL/min流量CO2能更节省使用成本。

  • 论著
    卢茜, 高世同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和所实行的防控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新冠病毒疫情下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深圳市疟疾疫情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流行情况、采取的措施及防治效果。结果 2017—2021年深圳市共报告104例疟疾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97.1%由非洲输入;以恶性疟为主,占80.8%;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年龄段占发病人数的81.7%;患者以境外务工人员居多,占59.6%。全年各月均有疟疾病例报告,8月最多13例,其次是9月12例。2017—2021年共布放诱蚊灯709台,共捕获蚊子3 523只,平均蚊密度为2.60只/灯·夜,未发现有按蚊,优势蚊种均为致倦库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圳市从完善多部门合作联防的工作机制、加强筛查与监测、人员培训、蚊媒控制、物资保障等几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转运、早隔离和早治疗。结论 深圳市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全面实施一系列防控输入性疟疾措施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实现了及时识别发现病例并有效救治,阻止了疟疾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防止疟疾疫情传播和扩散。

  • 论著
    蔡武卫, 林陈鑫, 郑丹, 谢汉国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直接组织匀浆法和肺检法检测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检出率, 寻找简便快捷适合不同场境的检测方法。方法 在前辈报道已确认的疫区的水塘、沟渠、河流边等环境,捕捞收集福寿螺。每只螺逐只称重后,分别解剖成螺肺囊与肌肉两部分,先用肺检法镜检每只螺肺囊内是否有结节进行初筛,把结节用解剖针挑出单独压片用显微镜查找虫体,并在显微镜下鉴定虫种,然后再把肺囊和螺肉一起用组织匀浆法复检。结果 共检测330只福寿螺,组织匀浆法检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的福寿螺63只,检出率为19.1%(63/330),肺检法查见结节的福寿螺52只,检出率为15.8%(52/330),其中肺检法查见结节并查到幼虫的福寿螺36只,其匀浆法也全部阳性,符合率100%(36/36);肺检法查见结节但未查到幼虫的福寿螺16只,其中有6只匀浆法阳性,10只匀浆法阴性,错检率19.2%(10/52 );肺检法未查见结节福寿螺278只,但用匀浆法检查有21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漏检率7.6%(21/278)。匀浆法与肺检法(以查见结节判定阳性为标准)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P= 0.26,P>0.05)。匀浆法与肺检法(以查到幼虫判定阳性为标准)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03,P<0.01)。两种方法对不同体质量的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肺检法2种判定方法在检测大螺(≥25 g)时与匀浆法比较其检出率之间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7;χ2=2.58,P=0.108),但在检测小螺(≤10 g)方面与匀浆法比较其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2)。结论 肺检法的检测效果与组织匀浆法相比, 在检测大螺方面方法简单所需仪器设备更少,其检测速度更快, 适合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现场调查。而直接组织匀浆法灵敏度高,能直观地显示虫态与活度,虫体活力强,检出率高,更适合用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

  • 论著
    李强, 梁会朋, 王隽, 马丽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矽肺易被误诊,易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使病情更加复杂。本文探讨矽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经病原学或病理学确诊的36例矽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100例病原学确诊的单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Ⅰ期矽肺7例(19.4%),Ⅱ期14例(38.9%),Ⅲ期15例(41.7%);结核病程≥12个月25例(69.4%,χ2=17.099),以咳嗽、咳痰、气短为主要症状32例(88.9%,χ2=16.722),胸部CT以结节病灶为主32例(88.9%,χ2=16.722),可见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30例(83.3%,χ2=19.900),曾被误诊17例(47.2%,χ2=7.48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7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1例治疗5个月时死亡,17例(65.4%)在治疗2个月内痰液分枝杆菌培养管(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 MGIT)液体培养阴转,5例(19.2%)在2个月至12个月阴转,4例(15.4%)超过12个月才阴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矽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Ⅱ期和Ⅲ期矽肺为主,结核病程长,以咳嗽、咳痰、气短为主要症状,胸部CT显示肺部病灶以结节为主,多合并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易被误诊;同时,抗结核疗效差,对矽肺患者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筛查非常必要。

  • 论著
    徐静, 解宝君, 李政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山东省50家医院儿童及成人血培养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药敏特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对2017—2020年山东省50家医院由血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儿童组(<14岁)和成人组(≥14岁)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特征进行比对分析。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1年M100文件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 5.6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山东省50家医疗机构非重复血培养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3 661株,其中2017年675株、2018年870株、2019年1 080株、2020年1 036株。血培养来源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组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与儿童组比较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总体检出率为27.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结论 MRSA菌株检出率持续下降,2020年有所升高;成人组MRSA检出率低于儿童组MRSA检出率,提示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组细菌耐药监测,重视多重耐药菌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论著
    陈沐, 张德荣, 韩俊彦, 袁伟锋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补体系统是否受新冠疫苗接种的影响,同时探讨补体与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和新冠患者的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1日—11月3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近半年内是否进行过疫苗接种,分为近半年无接种史组和近半年有接种史组,检测C3、C4、IgG、IgM、IgA、新冠病毒抗体IgG与IgM、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记录所有患者的住院天数,再根据患者住院天数14 d作为界限,分为≤14 d组和>14 d组,比较两组上述免疫相关指标。结果 近半年内有接种第一针疫苗的患者C3浓度为(0.86±0.157) g/L,第一针已超半年者为(0.96±0.172) g/L,近半年内有疫苗接种史的患者C3浓度更低(P<0.05),但C4、IgG、IgM、IgA、新冠病毒抗体IgG与IgM、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等指标,两组未见显著性差异;住院≤14 d的患者,C3和C4浓度均比住院>14 d的患者更低,但新冠病毒抗体IgG与IgM、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更高(P均<0.05)。结论 半年内启动的疫苗接种可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更早期对病毒进行识别,更有利于清除病毒,但该效应在半年后减弱;结合入院时C3、C4、新冠抗体IgG水平与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等指标可以综合预测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

  • 综述
  • 综述
    吴慕青, 李昂, 符娟, 李光海, 李金谦, 吴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由于长期酗酒引起肝脏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ALD的相关机制并未研究透彻,需要通过改进目前现有的动物模型或建立一种新的更全面的ALD动物模型去模拟人类ALD。ALD的实验动物模型,特别是啮齿类动物,已被广泛用于模拟人类ALD,理想的酒精性肝病啮齿动物模型将有效地模拟酒精对人类肝脏的方方面面。但到目前为止,常用的动物模型都存在一定缺陷,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动物模型能够模拟人类ALD。本文对ALD发病机制、ALD啮齿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科研人员建立ALD啮齿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 综述
    洪子强, 盛燕楠, 金大成, 白向豆, 崔百强, 苟云久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新冠病毒的多种变异株不断出现,在过去两年中,持续的新冠疫情造成了严重的死亡率。在Alpha、Beta、Gamma和Delta变异株之后出现的新的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是Omicron(B.1.1.529),它是由于大量突变的积累而进化成的。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率比Delta变异株高得多,很快取代Delta和其他变异株成为全球的主要变异株。Omicron变异株的出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并在全球引发了一系列恐慌。最近,我国多地出现了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因此本文对Omicron变异株的流行病学和免疫逃逸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还论述了一些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包括快速诊断、对新出现的变异株进行基因组分析、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接种增强针、更新现有疫苗和生产能够产生混合免疫的多价疫苗等。此外,要想成功应对正在进行的COVID-19大流行,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医疗设施的升级和施行严格的防控措施。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杨笑, 范沁榕, 胡仁静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分离得到的Robinsoniella peoriensisR. peoriensis)菌株进行生物表型、耐药情况分析及对该菌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学习。方法 对菌株进行培养基生长特性分析、革兰染色、VITEK MS质谱鉴定、体外药敏实验、16S rRNA基因测序,并进行案例汇总分析、历史药敏结果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结果 质谱鉴定的重复性试验中4次为R. peoriensis,鉴定准确率为99.9%,为国内首次质谱分析准确检测出该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证实本菌为R. peoriensis,基因库登录号为OL826796。全球目前与人感染相关的R. peoriensis共18个病例,以血流感染、假体关节感染、术后创口感染为主,本案例的OL826796与西班牙临床组织分离的HGUE-09/943(GU 322806.1)的同源性为99.58%;体外药敏显示OL826796对青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四环素和甲硝唑敏感。18个病例药敏统计分析发现,可采用E-test法对R. peoriensis进行药敏检测,该菌耐药率:青霉素100%(7/7)、克林霉素70%(7/10)、亚胺培南0%(0/4)、甲硝唑0%(0/9)、美罗培南0%(0/4)、万古霉素0%(0/3)。结论 R. peoriensis是一种少见的厌氧阳性杆菌,无菌部位感染时应引起重视及时与临床沟通报告,谨慎使用青霉素和克林霉素抗感染,提高术后免疫低下患者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