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梁家瑞, 徐斌, 胡薇, 李梦茹, 杨硕, 郑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基于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核酸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技术快速检测粪样中美洲钩虫卵的方法,并评价其效能,为快速检测粪样中美洲钩虫卵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根据美洲钩虫的cox1基因序列设计荧光RPA引物及探针并进行筛选,建立荧光RPA检测方法。将美洲钩虫卵基因组DNA稀释至100 pg/µL、 10 pg/µL、1 pg/µL、100 fg/µL、10 fg/µL、1 fg/µL、0.1 fg/µL等7个浓度梯度以测定荧光RPA法的最低检出值,利用荧光RP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肝片形吸虫DNA样本进行交叉反应实验。采集44例人粪样并进行DNA提取,运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半巢式PCR法、荧光RPA法同时检测,评价荧光RP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建立的荧光RPA法可在20 min内特异性扩增出美洲钩虫cox1基因长度为194 bp的片段,最低检出值为 10 fg/µL,与日本血吸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肝片形吸虫均无交叉反应。通过对44份人粪便样本进行检测,Kato-Katz法和半巢式PCR法均检出26例阳性样本,荧光RPA法检出27例阳性样本,其中1号样本荧光曲线在反应后期略高于阴性对照,但未出现与阳性对照相似反应趋势,因此判定为疑似阴性样本。荧光RPA法与Kato-Katz法和半巢式PCR法相比,其灵敏度均为100.00%,特异度均为94.44%,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53>0.75)。结论 荧光RPA法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美洲钩虫高效、敏感、特异的检测,有望应用于美洲钩虫感染的监测及预警。

  • 论著
    李梦茹, 秦志强, 殷堃, 梁家瑞, 杨硕, 郑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规则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的日本血吸虫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SjR2基因片段作为靶序列,设计LAMP引物、gRNA和ssDNA探针,建立并优化LAMP-CRISPR反应体系。用LAMP-CRISPR方法检测含有SjR2靶序列的10倍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以及肝片形吸虫、曼氏血吸虫、肥胖带绦虫、华支睾吸虫、似蚓蛔线虫、美洲钩口线虫、卫氏并殖吸虫、细粒棘球绦虫等蠕虫基因组DNA,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用LAMP-CRISPR方法分别检测15份血吸虫感染的阳性钉螺样本以及30份未感染的阴性钉螺样本,并与LAMP检测结果比较,以评价LAMP-CRISPR方法用于筛查感染性钉螺的应用效果。结果 建立的基于LAMP-CRISPR的核酸检测方法可特异性扩增并检测出日本血吸虫目的基因片段。其最适反应温度为37 ℃,反应体系中gRNA的最佳反应浓度为40 nmol/L,Cas12a蛋白的最佳反应浓度为40 nmol/L。该方法与肝片形吸虫等蠕虫基因组DNA均无交叉反应;以10倍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该方法检测限为 10拷贝/μL;此外,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日本血吸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基因组DNA。45份钉螺样本检测结果显示,LAMP-CRISPR与LAMP检测感染性钉螺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与金标准比较,LAMP-CRISPR方法的灵敏度为100.00%(15/15),特异度为96.67%(29/30),LAMP方法的灵敏度为100.00%(15/15),特异度为93.33%(28/30)。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基于LAMP-CRISPR的日本血吸虫核酸检测方法,具有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快速检测及风险监测的潜力。

  • 论著
    陈瑶瑶, 杨映芳, 孙艳红, 刘照生, 周洁楠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2019年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分子特征,为云南省人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RT-PCR)方法对2例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型检测,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仪进行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使用Mega7.0软件进行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基因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结果 Real-time RT-PCR检测结果显示2例流感样病例标本为H9N2亚型阳性,通过基因组序列测定,获得2份标本的HA和NA全长。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2株AIV HA和NA均与A/Chicken/Zhejiang/HJ/2007在同一进化分支中,属于G57型。2株AIV HA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92%和95.00%,NA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31%和82.03%,与2015—2020年国内获得的人感染H9N2流行株的HA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29%~96.94%(93.77%~98.43%)、92.84%~94.92%(94.18%~96.23%),NA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81%~97.60%(77.82%~94.83%)、94.38%~97.22%(85.47%~94.55%)。2株AIV HA蛋白裂解位点序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分析显示,109、161、163、191、202、203、234位氨基酸与参考株保持一致,而198位氨基酸突变为T。HA蛋白上还发现N166D和168N突变,两株AIV均具有7个潜在糖基化位点。NA基因红细胞结合位点分析发现369、402、403、432处存在氨基酸变异,NA基因均表现为63~65位氨基酸缺失,2株AIV分别存在4个和5个潜在糖基化位点,未发现耐药位点突变。结论 云南省H9N2 AIV的HA和NA基因上受体结合位点、红细胞结合位点和糖基化位点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 论著
    朱银银, 王荣, 杨晨, 李晨, 张洪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南京市2016—2021年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肺结核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通过《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南京市2016—2021年登记的6 980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特征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从2016年的10.79/10万(892/827万)上升至2021年14.61/10万(1 377/942.34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96.487,P<0.001)。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占69.34%(4 840/6 980);40~<65岁年龄组占比最高,为36.85%(2 572/6 980);职业中工人与农民从2016年占比35.20%(314/892)下降至2021年的26.00%(358/1 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25.028,P<0.001);因症就诊是发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方式,占47.13%(3 290/6 980);初治患者占比从2016年的80.38%(717/892)上升至93.17%(1 283/1 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535.288,P<0.001)。每年2月份病例数较少(季节指数为73.14),4、9月份病例数较多(季节指数分别为112.41、113.80)。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6年和2019年有聚集性,其余年份无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6—2021年分别有6、5、0、7、4、2个区(县)处于“低-低”(LL)区域,无“高-高”(HH)区域。结论 2016—2021年南京市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呈现季节变化,不同地区流行情况不同,应根据当地情况并结合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精准防控措施。

  • 论著
    孔令婉, 樊利春, 陈仁伟, 曹霞, 黄翠敏, 吴桂花, 范霞林, 窦倩如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应用经皮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ation, POX)测定和心脏听诊筛查的基础上,建立适宜海南省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筛查-诊断-评估技术体系,评价其效果,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1年海南省19个市县所有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先心病筛查,筛查阳性者于1周内转入诊断机构(各市县人民医院及部分省市级三级医院)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异常者转至治疗机构(2家三级医院)再次确认及评估,所有数据均实行线上数据管理。结果 本研究对19个市县助产机构出生的96 913例新生儿进行了筛查,应答率为99.44%。其中男婴(50 836例)与女婴(46 077例)比例为1.10∶1。采用双指标法筛查出阳性人数2 284例,行超声诊断,心脏超声检查率为98.07%(2 240/2 284),应答率较高,最终确诊先心病238例(发病率0.25%),前三位主要类型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双指标筛查检出先心病的灵敏度(88.24%)和约登指数(0.86)明显高于其他单独指标。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双指标筛查和单纯心脏杂音筛查对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系数值为0.835(>0.75);双指标筛查和单纯POX筛查对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系数值为0.429(介于0.40~0.75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截至研究结束时136例患儿接受开胸/封堵手术,术后恢复较好,其余102例确诊先心病患儿在继续随访观察中。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新生儿先心病筛查-诊断-评估技术体系,各环节紧密连接,筛查应答率、超声检查率均较高,有利于早期诊治先心病患儿,在我省各级机构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继续推广。

  • 论著
    郑晶, 魏尚, 邓慧孜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HBV-DNA水平、甾醇氧-酰基转移酶1(Sterol O-acyltransferase, SOAT1)表达及肝细胞癌肿瘤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了解肝细胞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58例HBV相关肝细胞癌病例及病历资料中HBV-DNA水平数据,同时收集病例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OAT1表达情况并评估肿瘤分化程度。结果 SOAT1高表达病例组和SOAT1低表达组HBV-DNA高水平率分别为81.1%(30/37)和19.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3,P<0.05),且SOAT1表达与HBV-DNA水平之间呈相关性(χ2=7.021,P<0.05)。低分化肝细胞癌病例组中HBV-DNA高水平率为71.1%(27/38),中高分化肝细胞癌组中HBV-DNA高水平率为35.0%(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HBV-DNA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呈现相关性(χ2=7.021,P<0.05)。SOAT1在所有收集病例中整体高表达率为63.8%(37/58),在所有配对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0/58),且SOAT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现相关性(χ2=19.889,P<0.05)。在低分化病例组中SOAT1呈现高表达,高表达率为84.2%(32/38),在较高分化病例组的HCC样本中SOAT1普遍呈现低表达,高表达率仅为25.0%(5/20)。结论 HBV-DNA水平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癌中HBV-DNA水平更高;SOAT1表达水平亦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癌中SOAT1表达水平亦更高;且HBV-DNA水平与SOAT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SOAT1是细胞脂质代谢的关键酶,提示HBV感染可能影响SOAT1的功能及水平从而干预肝细胞脂质代谢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及演进。

  • 论著
    范君, 张娅, 张婷, 余雅, 苏倩, 成君, 汪清雅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情况,为老年肺结核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5—2020年重庆市登记的年龄≥65岁肺结核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重庆市2015年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病原学阳性患者登记率分别为110.95/10万和32.25/10万,2020年分别为84.06/10万和57.29/10万,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年递降率为5.40%,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登记率年递增率为12.18%;2015年全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病原学阳性患者登记率分别为70.75/10万和17.63/10万,2020年分别为50.34/10万和29.14/10万,活动性肺结核年递降率为6.58%,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登记率年递增率为10.57%。2015—2020年共登记老年肺结核患者25 931例,其中21 374例(82.43%)为成功治疗,4 010例(15.80%)为不良结局,治愈患者和死亡患者占比均呈逐年升高趋势(χ2趋势=313.853、100.502,P<0.01)。2015—2020年全市老年肺结核年平均成功治疗率为82.43%,渝东南地区(74.23%)最低,其次为主城地区(81.99%),全市平均、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地区老年肺结核治疗成功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230.199、35.278、108.076、112.130,P<0.01),年递降率分别为2.77%、2.26%、3.0%、4.12%。登记的老年患者中女性、65~<75岁、汉族、初治、无合并症、病原学阴性治疗的成功率更高(χ2=15.234、255.910、146.842、179.998、25.575、131.170,P<0.01)。结论 重庆市老年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但病原学阳性登记率逐年升高,治疗成功率逐年下降,应加强老年患者(尤其是渝东南地区、男性、病原学阳性患者、重症患者等)系统管理与宣传教育,有效控制老年结核病疫情。

  • 论著
    李存香, 祁芝珍, 张青雯, 冯建萍, 金泳, 赵海红, 应凯业, 张晓璐, 李广辉, 金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在不同实验培养环境中的生长表型特征,为后续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与宿主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和基于OmniLogTM微生物鉴定系统的微量液体培养法检测3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生长情况。结果 基于LB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结果显示,鼠疫噬菌体476号经28 ℃和37 ℃作用20~24 h后生长状况优于37 ℃培养的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37 ℃培养的鼠疫噬菌体087号优于072204号。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宿主菌,鼠疫噬菌体476号在双层琼脂培养基上经28 ℃和37 ℃培养20~24 h后产生较为清晰的噬菌斑;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经37 ℃培养20~24 h后在双层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不透明的噬菌斑。基于OmniLog TM系统微量液体培养法的生长结果显示,3株鼠疫噬菌体经33 ℃裂解鼠疫疫苗株EV76时,通过96孔微量板曲线图显示第1列出现横线,且峰值不超过100,随着噬菌体数量的降低,稀释试验孔依次均出现与鼠疫疫苗株EV76相似的生长曲线,实验孔中四唑类染料颜色随着噬菌体数量的减少和宿主菌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加深。由此说明鼠疫噬菌体476号在28 ℃和37 ℃均裂解鼠疫疫苗株EV76;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在37 ℃均裂解鼠疫疫苗株EV76结论 3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裂解能力具有温度依赖性,3种实验条件下的生长结果一致。

  • 论著
    穆成, 孙蕊, 王志锐, 赵慧, 王春花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了解天津地区72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的耐药基因突变特征,评估WGS预测MDR-TB耐药性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9月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患者的临床菌株,使用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和固体比例法药敏试验。排除重复菌株后,筛选出72株MDR-TB进行WGS。使用在线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对表型药敏结果与WGS预测的耐药谱进行比较。结果 72株MDR-TB基因型均为L2分支,准广泛耐药(pre-extensiv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pre-XDR-TB)在现代株和古代株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592)。共发现与12种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81种,对不同药物耐药的菌株中常见突变类型分别为链霉素:rpsL Lys43Arg;异烟肼:katG Ser315Thr;利福平:rpoB Ser450Leu;乙胺丁醇:embB Met306Val;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gyrA Asp94Gly;卡那霉素、卷曲霉素、阿米卡星:rrs 1401a>g;对氨基水杨酸:folC Ile43Thr。丙硫异烟胺耐药株9种突变类型,每种1株。WGS预测不同药物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链霉素:98.15%,88.89%;异烟肼:90.28%,-;利福平:98.62%,-;乙胺丁醇:79.49%,75.76%;氧氟沙星:97.30%,85.71%;卡那霉素:85.71%,98.46%;对氨基水杨酸:27.27%,95.08%;丙硫异烟胺:81.82%,60.66%;卷曲霉素:60.00%,98.51%;左氧氟沙星:97.22%,83.33%;莫西沙星:97.30%,85.71%;阿米卡星:100.00%,100.00%。结论 WGS方法快速,与表型药敏一致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论著
    沈甜, 朱慧明, 田华, 周瑜, 朱易华, 顾德林, 陈俊林, 曹兴建, 袁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以及D-二聚体(D-dimer, D-D)水平对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合并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上海大学南通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结核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性肺炎分为单纯PTB组(n=52例)和合并感染组(n=50例)。采集2组外周血PCT﹑CRP﹑FIB以及D-D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指标间的差异性以及相关性。同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估上述指标早期诊断PTB合并细菌性肺炎的性能。结果 合并感染组外周血PCT﹑CRP﹑FIB﹑D-D水平分别为0.06(0.04,0.16) ng/mL﹑38.00(3.88,96.10) mg/L、4.51(3.02,6.07) g/L、0.59(0.34,1.88) mg/L,与单纯PTB组外周血PCT﹑CRP﹑FIB﹑D-D水平[0.04(0.03,0.04) ng/mL、3.20(0.84,7.22) mg/L、2.96(2.48,3.77) g/L、0.27(0.17,0.36) mg/L]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84、-5.233、-3.853、-4.199,P<0.001)。合并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RP与FIB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85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PCT、CRP、FIB、D-D水平用于早期诊断PTB合并细菌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757、0.794、0.747、0.764。PCT、CRP、FIB和D-D联合诊断的AUC为0.91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提高到85.7%和96.9%,均高于单个指标。结论 PTB患者合并细菌性肺炎时,外周血PCT、CRP、FIB、D-D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检测4者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PTB合并细菌性肺炎。

  • 论著
    孙丽, 张诗海, 胡芳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乳凝集素抗独特型抗体Ab2β在新生乳鼠感染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的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乳凝集素抗独特型抗体;选取120只7 日龄昆明小鼠乳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只,A、B、C三组均采用灌胃病毒方式造模,其中A组造模后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在造模前连续7 d喂服乳凝集素,C组在造模后连续7 d喂服乳凝集素,对照组灌胃不含病毒的细胞培养液。观察各组乳鼠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点的临床表现(腹泻、体重)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乳鼠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含量;HRV感染7 d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乳鼠小肠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新生乳鼠各时间点均未非发生腹泻,A、B、C 3组乳鼠在HRV攻击1 d后出现腹泻症状,B、C组腹泻程度在HRV攻击后2~4 d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乳鼠粪便中HRV抗原含量在HRV攻击后1~5 d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各时间点腹泻程度和HRV抗原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乳鼠感染前、感染后1 d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乳鼠在HRV攻击后3、5、7 d体重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乳鼠在HRV攻击后各时间点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乳鼠在HRV攻击7 d后小肠组织ICAM-1表达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ICAM-1表达细胞数及灰度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凝集素抗独特型抗体Ab2β对新生乳鼠人轮状病毒感染具有很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可显著改善腹泻症状、降低HRV病毒载量,其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肠组织ICAM-1的表达有关。

  • 论著
    戴春燕, 刘一典, 缪璟榕, 田甜, 丛惠敏, 诸国兵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胸腺五肽辅助左氧氟沙星在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7—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3个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6个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前3个月联合应用胸腺五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治疗5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P<0.05;χ2=6.250,P<0.05);观察组空洞吸收时间及病灶吸收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6,P<0.05;t=5.165,P<0.05);观察组细菌学培养转阴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0,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CD4+、CD3+百分比、CD4+/CD8+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5,P<0.05;t=6.274,P<0.05;t=4.357,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高于对照组(t=8.892,P<0.05),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低于对照组(t=5.9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呼气量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23,P<0.05;t=10.128,P<0.05;t=4.46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8,P>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左氧氟沙星在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炎性反应、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有利,同时可提高痰转阴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能够使患者整体疗效提高,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论著
    林永通, 麦世康, 黄隆, 黎永华, 王冠瑜, 陈丽翠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GeneXpert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cin resistance, MTB/RIF,简称GeneXpert)检测诊断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准确性、可行性及利福平耐药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 选择三亚市结核病定点医院2015—2021年诊断的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样本(4 234份),同时进行痰涂片、固体培养、固体比例法药敏试验和GeneXpert检测。结果 4 234份痰样本痰涂片、固体培养和GeneXpert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24%(1 238/4 234)、32.17%(1 362/4 234)、35.40%(1 499/4 234),GeneXpert法检测的阳性率较痰涂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75,P<0.01);与固体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08,P=0.02)。以固体培养结果为金标准,GeneXpert检测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4%(1 240/ 1 362)和90.98%(2 613/2 872)。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GeneXpert法对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6%(96/99)和98.86%(1 128/1 141),一致率为98.71%;GeneXpert无探针突变组利福平耐药准确度明显低于有探针突变组;初治和复治病例的探针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rpoB基因突变频率特征分析:探针E(50.00%)>探针A(22.12%)>探针D(14.42%)>探针B(6.73%)>联合探针(5.77%)>探针C(0.96%)。结论 GeneXpert检测能快速有效地诊断耐利福平结核病,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本地区耐利福平结核病rpoB基因突变探针主要发生在探针E和探针A,探针C突变最少。

  • 论著
    刘会雪, 张佩佩, 安江科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1(notoginsenoside R1, NGR1)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及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 signal transducers 2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C组)、感染组(Infect组)、感染+低NGR1组(Infect+L-NGR1组)、感染+高NGR1组(Infect+H-NGR1组)、感染+高NGR1+JAK2/STAT3通路抑制剂组(Infect+H-NGR1+SD-1029组)。采用CCK-8测定细胞增殖;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 γ, 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JAK2、STAT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通路、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relatedgene5, Atg5)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autophagy-related gene 6, Beclin1)、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ell lymphoma 2, 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protein, 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Caspases3)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相比,Infect组72 h细胞活力、Bcl-2、LC3-Ⅱ/Ⅰ、Atg5、Beclin-1蛋白水平、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β、TNF-α、IFN-γ含量、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Infect组相比,Infect+L-NGR1组、Infect+H-NGR1组72 h细胞活力、Bcl-2、LC3-Ⅱ/Ⅰ、Atg5、Beclin-1蛋白水平、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5),IL-1β、TNF-α、IFN-γ含量、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Infect+H-NGR1组相比,Infect+H-NGR1+SD-1029组72 h细胞活力、Bcl-2、LC3-Ⅱ/Ⅰ、Atg5、Beclin-1蛋白水平、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β、TNF-α、IFN-γ含量、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NGR1可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肺泡上皮细胞自噬,抑制Kp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和凋亡。

  • 论著
    钟剑波, 袁桂英, 林沛基, 杨年欢, 殷思纯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相关lncRNA1(lnc-LFAR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旨在分析其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β(IL-1β)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CHB肝硬化患者、80例CHB患者分别为肝硬化组、CHB组,并选取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分析CHB肝硬化患者血清lnc-LFAR1、IL-6、IL-1β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umin, ALB)、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及血清lnc-LFAR1表达水平与IL-6、IL-1β的相关性;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CHB肝硬化患者血清lnc-LFAR1、IL-6、IL-1β、ALB、ALT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血清lnc-LFAR1、IL-6、IL-1β、ALT水平[(1.85± 0.62)、(41.76±13.92) ng/mL、(7.78±1.95) pg/mL、(148.37±29.67) U/L] 高于CHB组[(1.42±0.47)、(23.56±7.85) ng/mL、(5.42±1.41) pg/mL、(87.59±17.52) U/L]、健康组[(1.01±0.34)、 (6.70±2.23) ng/mL、(3.13±0.78) pg/mL、(15.44±3.10) U/L](P<0.05),ALB水平(30.54±3.82) g/L低于CHB组(37.27±4.34) g/L、健康组(45.26±5.66) g/L (P<0.05);CHB组患者血清lnc-LFAR1、IL-6、IL-1β、ALT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ALB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CHB肝硬化患者血清lnc-LFAR1、IL-6、IL-1β水平与ALB均呈负相关(P<0.05),与ALT均呈正相关(P<0.05);CHB肝硬化患者血清lnc-LFAR1表达水平与IL-6、IL-1β呈正相关(r=0.598、0.571,P<0.05);随Child-Pugh分级升高,CHB肝硬化患者血清lnc-LFAR1、IL-6、IL-1β、ALT水平逐渐升高(P<0.05),ALB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 CHB肝硬化患者血清lnc-LFAR1表达水平较高,与IL-6、IL-1β及ALB、ALT有关,检测血清lnc-LFAR1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评估CHB肝硬化患者病情。

  • 综述
  • 综述
    武佳慧, 宋晓, 彭荟, 公茂庆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发现非编码小核糖核酸(small ribonucleic acid, sRNA)在基因表达及蛋白质活性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影响着包括蚊虫对杀虫剂抗药性在内的多种生物学途径。了解抗药性的分子调控机制对控制蚊虫至关重要。其中代谢抗性是最关键的机制,主要指蚊虫体内的代谢解毒酶(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相关基因的高表达。在已验证抗药性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sRNA与其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阐明蚊虫抗药性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蚊虫代谢抗性机制的研究对病媒蚊虫治理、抗药性监测及新型杀虫剂研发意义重大。本文就抗药性基因、sRNA的生物合成、参与调控蚊虫代谢解毒酶基因及实际应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符高佳, 林道炯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报道1例以婴儿胆汁淤积为主要症状起病,诊疗过程曲折,最终诊断为Alagille综合征(Alagille syndrome, ALGS)的诊断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该类患者的诊断经验。患儿男性,1岁11月,因“发现肝功能异常1年余”入院。查体可见前额宽,眼窝凹陷,眼距宽,尖下巴,肺动脉瓣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生化结果示肝功能异常,伴总胆汁酸和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升高。胸椎椎体CT平扫提示胸3~7椎体呈矢状椎体裂表现,肺动脉造影术提示肺动脉狭窄,基因检查示JAG1突变。结合患儿特殊面容、心脏畸形、脊柱畸形和胆汁淤积临床表现,遗传学分析结果,最终明确诊断为Alagille综合征。Alagille综合征是具有表型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的最常见原因,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显性遗传性疾病。多数患儿起病于新生儿期或生后3月内,多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Alagille综合征需要和各种婴儿期胆汁淤积症相鉴别。由于胆道闭锁需尽早手术治疗,多数以胆汁淤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早期被考虑为胆道闭锁,并行剖腹探查手术,若把Alagille综合征误诊为胆道闭锁而进行手术可使预后变差,由此可知Alagille综合征早期诊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与胆道闭锁相鉴别。因此,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罕见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认知,在疾病早期,准确识别罕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提高诊疗水平。

  • 病例报道
    梁悦怡, 温海楠, 陈东科, 刘焱超, 孙立红, 张盼, 谢守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Aspergillus salwaensis致脊柱感染及实验室检测。采集2020年6月17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脊柱感染患者的炎性肉芽、坏死组织标本进行镜检、培养,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鉴定、分子鉴定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患者女,62岁,临床表现以无明显诱因反复胸背部疼痛为主,初步诊断脊柱感染,左氧氟沙星治疗7 d效果不佳,行胸椎后路病灶清除术治疗,组织标本镜下可见真菌菌丝,分离到的菌株无典型结构,经MALDI-TOF-MS多次鉴定均无结果,氟康唑治疗7 d后病情好转,胸背部疼痛较术前减轻,予出院,门诊随诊。后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Aspergillus salwaensis,立即与临床医生沟通,联系患者将抗真菌药物更换为伏立康唑,术后1年随访患者自觉恢复良好,术区无疼痛,脊柱活动正常。对于无明显诱因的腰背部疼痛且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考虑到脊柱真菌感染的可能。直接涂片报告镜检结果对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对于此类罕见的丝状真菌,菌落形态和镜下形态均不太典型、质谱鉴定不出结果时,采用ITS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助于尽早鉴定出真菌种类,提高鉴定速度。